浦東機場的伊春夫婦

2017年11月24日

吹夠了江風告別夜上海直奔機場,因為是第二天早上七點的飛機,機場又離得那麼遠,我做了個相當保險的決定——徹夜候機。本以為凌晨的候機大廳會是孤單寂寞冷,其實是我給自己加錯了戲,除了冷哪裡會有孤單怎麼會寂寞,這裡熱鬧得像是在白晝。找了一塊空曠的座位坐下,剛坐下不久就來了一對看起來六十歲左右的東北夫婦,後來知道他們是來自伊春,是專程來上海治病的,待了挺長時間了,特想自個兒家,終於能回家了,可高興壞了,這會兒的伊春該是天寒地凍的,可在他們心裡哪裡都不如家裡好。大媽特能嘮嗑,能把她一大家子的事情都說給你聽,本來擔心之前下載的視頻能不能熬到明天早上,結果完全是我多慮了,大媽認真聊天的態度讓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機。大叔因為生病的緣故看上去很虛弱,大媽告訴我說是食腸癌,從他無力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因為這個病他糟了不少罪,儘管這樣,他依然堅強地擔當起身為丈夫的責任,他讓大媽坐著休息自己去接來水打開瓶蓋遞給大媽喝,他也試圖想跟我說幾句話,但我發現他的嗓子連發出點聲音都是那麼艱難,我盡力湊近想聽清楚他說什麼,卻只能憑零星的幾個字去猜,看著他,有種說不出的悲傷。

浦東機場的伊春夫婦

大媽長得人高馬大的,典型的東北女性模樣,原來她是63年的,比我估猜的年齡小了6歲,在她臉上留下痕跡的不僅僅是歲月,還有疲憊與憂傷,雖然病痛的折磨在大叔身上,但是可以看得出她感同身受的疼痛。她說他們不適合南方的生活,南方太潮溼,不像他們北方即使在大冬天都能有大太陽曬著,說她那兒不冷,只要穿對了衣服,暖和著呢!說著指了指我,你們南方人這種衣服冬天去東北根本扛不住,一定要穿棉衣棉褲,裡面一定得是棉花才行,那就暖和了,連風都吹不進去。據我所知,東北那兒的人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不知道他們是強烈貫徹執行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還是不願意失去帶兩個以上孩子的自由。我認識的哈爾濱人瀋陽人是這樣,這對伊春夫婦也是這樣,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定居在大連,一年到頭最多就過年回去一趟伊春。聽得出來,雖然兒子沒有陪伴在身邊,大媽對自個兒子還是挺滿意的,兒子有穩定的工作,娶了媳婦,安了家,本以為這一生的義務算是完成了,可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了,誰知道磨難又從天而降,一劫接著一劫,叔的大病徹底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不知道這一劫什麼時候能渡過,能否渡得過,真的希望大叔能早日康復,能和大媽多一點快樂無憂的日子。

浦東機場的伊春夫婦

如果有緣再相見,我希望是在各自的旅行中偶遇。大媽說她和大叔在伊春經營著一家旅店,我忍住沒問他們要聯繫方式和地址,雖然差點脫口而出“有機會去伊春玩就住你們家客棧去”,但我沒說,我不想給別人連我自己都不確定是否會實現的希望。我真覺得人的一生就是個不斷渡劫的過程,如果渡過八十一難就算圓滿,那就別再在八十難前妥協。

浦東機場的伊春夫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