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专家:根本不是游山玩水

乾隆六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专家:根本不是游山玩水

乾隆十四年八月,时任两淮盐政的吉庆上书朝廷,称皇上去东北举行狩猎、去西边巡幸五台山,去东北拜祭孔子,但经济富庶的江南一直没有巡幸。

吉庆在奏折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乾隆皇帝能满足江南民众的期望,恳请南巡。吉庆本以为乾隆会立即答应,可乾隆只在奏折上朱批“览”,意思说我知道,没有下文。

“皇帝是不是不好意思?不行,作为臣子,我们要为皇帝分忧!”当年九月,吉庆联合江南诸多大臣一并上书,恳请乾隆巡幸江南,还搬出康熙就曾六次南巡。乾隆处处学习康熙,这道奏折正好说道了乾隆心中。当年十月,乾隆南巡计划终于敲定。

乾隆六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专家:根本不是游山玩水

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开始首次南巡,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最后一次南巡,前后共六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究竟花了多少银子?难以统计,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乾隆南巡时声势浩大,花费惊人,不可能所有钱都从国库来支出。比如第一次南巡两淮盐商就赞助了一百多两银子,“江省幸蒙恩允南巡,万姓欢腾,淮商倍切所需费用久愿公捐,其踊跃难形情状。”

与现在公费旅游不同,乾隆每巡幸一处,当地为了迎接圣驾到来,对道路、桥梁、码头、甚至附近的山体都要进行修缮,这都是惊人的开支。乾隆南巡劳师动众,耗费惊人,究竟为了啥?

乾隆六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专家:根本不是游山玩水

相信99%的网友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这还要问,肯定是游玩啊!”专家却给出了不同看法,“乾隆南巡游山玩水只是一方面,重要目的是了解水患,兴修水利。”

通过对乾隆南巡路线解读后发现,扬州城现在的许多水利设施,至今还发挥着作用或沿用原来的名称,这与乾隆南巡是分不开的。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对淮河的治理有提出新的要求。

乾隆六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专家:根本不是游山玩水

因此,专家们将乾隆南巡目的总结为两点:一是治理长江水患,以及查看当地漕运情况;二是查看当地民情。显然,这种解释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笔者认为,乾隆六下江南最大目的就是乾隆标榜康熙,游山玩水是最大目的,而查看民情则是顺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