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宮女,冒充太后被戳穿,惹得皇帝大怒,皇帝卻不敢治她的罪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古代的宮女至少是要比一般的普通老百姓過得要好些,似乎只要是進了皇宮,那生活自然是要高人一等的,但宮女的苦恐怕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有的窮盡一生也不過是混得個溫飽而已,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了那深宮之中,若是跟著一個不太講理的主子,還有可能隨時會丟了小命,本文要聊的這位宮女原本的命運也只能是和大部分的宮女一樣,然而她卻莫名其妙的成為了皇太后,體驗了一把至高無上的感覺,不過後來還是被人戳穿了,皇帝對此感到十分憤怒,但卻又不敢治她的罪,這又是何原因呢?

古代一宮女,冒充太后被戳穿,惹得皇帝大怒,皇帝卻不敢治她的罪

(沈氏劇照)

話說那是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洛陽城中有位退休的老宮女,只知其姓高,故稱其為高氏吧。從她的樣貌來看,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的,恐怕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未來將是怎樣,畢竟一個老宮女的晚年通常都是比較悽慘的,高氏不會不明白這一點,然而高氏卻意外的捲入了一場烏龍事件之中——她被誤認為了太后。

很多人要奇怪了,太后不應該呆在宮中嗎?怎麼還會被人誤認?其實答案很簡單,此時的皇帝乃是唐德宗李適,而他的母后沈氏(睿真皇太后)早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覆判的時候就不知所蹤了,多年來李適一直對自己的母親朝思暮念,到他繼位之後雖然有錦衣玉食供著,但他卻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那不知所蹤的母親,所以一直都派人在民間搜查,一發現有像沈氏的人就立即上報,而這高氏便是“可疑對象”之一,不過她也是最像的一個。

古代一宮女,冒充太后被戳穿,惹得皇帝大怒,皇帝卻不敢治她的罪

(沈氏劇照)

在古代通訊、交通都不發達的情況之下,要在茫茫人海找一個失蹤了多年的人幾乎就等於是大海撈針,歲月會侵蝕一個人的容顏,改變她的氣質,光從外表來尋人,那隻能是徒勞,所以唯一能夠確認所謂的“嫌疑對象”是否是沈氏的證據就只剩下一點,那便是她是否對宮中生活有所瞭解,因為一個人即便老去,她的記憶多多少少還是會留存一點的,面對官兵的質問,高氏對答如流,畢竟她曾在宮中生活多年,起初她並不知對方是何目的,她自然的回應這反倒讓對方更加堅信她就是失蹤多年皇太后,於是他們便將她帶回了皇宮。

古代一宮女,冒充太后被戳穿,惹得皇帝大怒,皇帝卻不敢治她的罪

(老宮女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到了皇宮中的高氏才恍然大悟,自己這是撞了大運了,各種太后式的待遇讓她受寵若驚,估計也正是因為如此,她的內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從本來極力否認,到後來“被迫承認”自己就是太后,她也顧不得欺君之罪了,畢竟自己年事已高,能多享一年福那都是賺了!可這假的就是假的,後經調查,這根本就是誤會一場,關於戳穿她身份的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她弟弟高承悅,另一說則是由他侄子樊景超戳破,但原因幾乎是一樣的,就是害怕事情敗露後禍及家人,所以他們選擇主動戳穿,不過高氏這其君之名是坐實了,不僅德宗大怒,其左右官員也是議論紛紛,建議德宗將她處死。

德宗在失去母親多年之後,好不容易將她迎回,本是喜事一件,到頭來卻是一場誤會,還被人騙了,可想而知他得有多氣,但在他平復了自己的心情之後,他做出了一個另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那便是將這高氏送回原籍,除此之外,並沒有追究她的欺君之罪。難道德宗是不氣嗎?不,他是不敢!這你要問了,皇帝要處死一個有罪之人,談何敢不敢?其實德宗自己給出了答案,他正是擔心自己若是殺了這高氏,以後更沒有人敢為他提供母親的線索了,只要他自己尚在人間,他就不會放棄任何一絲尋找母親的機會,至於高氏,畢竟她也給自己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慰藉,也就不予追究了。

古代一宮女,冒充太后被戳穿,惹得皇帝大怒,皇帝卻不敢治她的罪

(唐朝皇帝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在蠢哥看來,這高氏倒還真算不上是什麼大罪之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要找到一個失蹤的幾十年的人,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唐德宗難道會不明白這一點嗎?也許他早就已經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對於唐德宗來說,“睿真太后已死”這種可能應該是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的,正因為如此,高氏的出現反而讓他重燃找到母親的希望,填補了他缺失了多年的母愛,反倒還應該算是有功了。不過從結果來看,依然是個悲劇,因為唐德宗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睿真太后,後世對唐德宗的評價大多數是負面的,雖說他算不上個好皇帝,但他對於追尋自己母親這件事的執著,還真是配得上他這“德宗”之名,至少還算是個孝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