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能源行业几多愁?

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能源行业几多愁?

是好还是坏,一切皆有可能。

该来的可能马上就会来。明天,7月6日,毫无疑问是关键一天。按照特朗普政府的公告,美国将可能在这一天对数百亿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明天如何?中国正在静候。

背景

原本将握手言和的中美双方,又再起波折。美国于6月15日在白宫发布对华关税清单,将对1102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时宣称第一组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于7月6日开征,对160亿美元的第二组关税还需进行进一步评估。当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回应称,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但是由于中美存在12小时的时差,中国将先于美国加征关税吗?

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能源行业几多愁?

:据报道,中国将于7月6日零时或凌晨1时起,对美部分输华商品加征关税,这是否标志着中美贸易战的开始?

:我们已经回答过类似问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已经明确强调,中方已经做好准备,只要美方出台所谓的加征关税清单,中方将综合使用各种必要措施,坚定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也就是说,中国是否对美加征关税取决于美国是会悬崖勒马还是一意孤行,不会率先挑起冲突。

假如双方加征关税落实有何直接影响?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机器人、航空航天、工业机械和汽车等818项产品;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商品: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相比美国对华的清单中1000多种产品,除了清单产品集中、重点突出,中国制裁美国的力度更大,因为中国出口美国1美元商品可能才赚几分钱,但美国出口中国商品附加值更高,可能赚2毛、3毛钱。

我们反击的力度、反击的时机、反击的对象都是有讲究的。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主要是针对高科技领域,这是中国的一个痛点;而我们此次是针对农产品进行反击,也是美国的一个痛点,因为中国是美国干果等小宗商品的大买主。目前,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消费国,仅次于加拿大。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

目前双方发布的加征税清单,从短期内来看对我国的产业影响是比较有限的。首先,中国出口的通讯、信息技术相关的产品固然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单独每一个行业当中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占有率是非常低的。这些行业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金额占整个行业出口金额的比重也不是很高,内需是这些商品的主要市场,不是出口导向型的。

反观中国加征关税清单中的产品,中国要么是美方商品最大的单一市场,要么是它的主要市场。出口到中国的金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从20%到60%不等,如果它想通过拓展多元化市场替代中国市场可能是非常小的。

由此看来,第一轮的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不是很严重,但是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从隔空喊话变为具体实施,对全球贸易格局和市场信心造成的冲击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后果。

另一只靴子何时落地?

一旦两国各自打出了第一张牌,中国接下来要打的就是“能源牌”了。在中方公布的第二批160亿美元的增税名单中涉及大量石油、化工产品,原油也赫然在列。

石油:1~6月份,美国对中国原油出口量平均为36.3万桶/日,占中国进口总量比例超过3%。如果对第二批商品也加征25%的关税,则美国原油将不再具有价格优势。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为轻质油和凝析油,伊朗原油从品质上来看有补充的可能性,或者也可以从其它盟国进口。

合作项目:在能源合作方面,去年中美签订的千亿美元大单将会难以落地,中国企业对美国油气出口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情将深受打击。

石化产品:美国出口的石油脑、汽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等石化产品在我国进口量中占比微小,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化工产品

:若关税增加,进口量减少,会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的震荡。由于化工产品多为中间产品,成本向产业链下游传导,利空化工大部分子行业,利好进口替代空间大的子行业。

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能源行业几多愁?

综合分析,中国打出“能源牌”的对我国的影响在可调节范围内,对特朗普主张的“能源主导”政策的打击将会更大。但这只靴子会否落地?明天的结果至关重要。

中美贸易或现 “黑色星期五”,能源行业几多愁?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策划统筹:张鹏程

校对:刘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