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麵食對中國人來說,是最受歡迎的主食,尤其是饅頭,作為北方人的主要食物,麵食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饅頭啦,饅頭做法簡單、口感柔軟美味、饅頭可以搭配任何菜餚一起食用,在我們國人的心目中,饅頭有這不可替代的地位!北方人愛吃饅頭的程度,相當於南方人愛吃米飯一樣,都是情有獨鍾。

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饅頭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食物,我們在製作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些人面怎麼也發不好,有些饅頭做出來不鬆軟,還有些饅頭做出來是酸的等等。其實這些都是需要技巧的。從小我就愛吃外婆蒸的饅頭,外婆蒸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接下來就來看看,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吧。

想要讓饅頭蒸的好吃,在和麵的時候加上2個雞蛋,按照比例500克麵粉加50%左右溫水,放上1%酵母,少量加入白糖,一邊攪拌一邊倒水,這樣才能揉出鬆軟有彈性。

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發麵的時候,夏天是發酵的最好季節,像這時候一般4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冬天要慢很多,冬天發酵的時候可以利用烤箱或者是泡沫箱什麼的,一定要看著麵糰上有大大小小的氣泡、有之中膨脹起來的現象才行。

發麵的最佳溫度是30度左右,所以一般用溫水和麵,30、40度左右都可以,冬季水溫可以適當高一點。麵粉和水的比例一般為2:1,可根據集體情況適當調整。

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麵糰揉到光滑後,用溼布蓋上醒發1小時左右,麵糰漲大有彈性則發好了。若面發不起來,可在麵糰中間挖一個洞,倒入1小杯白酒,靜置10分鐘,面便發起來了。

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將醒好的饅頭,逐一放在蒸屜上,放饅頭的時候,每個饅頭之間要留出饅頭一半的距離。因為饅頭在蒸的過程中會漲大的,如果不留出足夠的縫隙,每個饅頭會互相粘連在一起!千萬不要沸水上鍋蒸,這樣驟然受熱,很容易被燙死

從開鍋算起根據饅頭大小大約蒸15-25分鐘一般就熟了,就算不管饅頭大小和蒸制時間!也有一個檢驗饅頭蒸熟的標準,打開鍋蓋,用手指將饅頭按下去一個坑,如果能夠迅速恢復原樣,證明饅頭熟了。反之則沒有熟。

外婆蒸了30年的饅頭技巧,做出的饅頭鬆軟筋道不開裂,一看就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