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已經過 @丘政 本人允許轉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開年利是。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月入十萬說難,也不難。對於草根創業者來說,一旦你找到了成功的鑰匙,剩下的就只要努力就行了。

我來簡單說一下我的創業經歷吧。

我是開連鎖琴行的,最近我的第九家連鎖店馬上開業,我的九家店全部是直營。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目前我所有店加在一起單月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了10萬。

我14年大學畢業,當年懷揣著借來的2萬元創的業,到今年不過也才三年。平均三個月左右開業一家新店,沒有用股權融過資,擴張全是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我屬於從小就不安分的那種。我很早就對自己定位,要做一個商人。在大學畢業前我就開始自己創業,開了一家軟件公司,由於缺乏商業經驗,項目做完後賺回來了一堆應收款,而作為一個還沒畢業的學生,我又沒有催收能力。最終由於現金流問題,公司倒閉,無奈解散了團隊。

項目失敗後,我痛定思痛,我決定下一次創業一定要選一個現金流充沛的行業,最好是預付款形式的商業模式。我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教育行業好。最終經過仔細考察和分析,我選擇了開琴行,做鋼琴培訓教育。

很多朋友問我,怎麼會想到去開琴行,要知道當時我對音樂和鋼琴可是一竅不通。沒關係,技術不是問題,恰恰相反,琴行很多的發展問題不是搞音樂的老闆能解決的,而是需要一個有商業頭腦的老闆。

我選擇開琴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教育行業,琴行是為數不多的還沒有在全國形成巨頭的一個子領域。而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這個行業的巨頭。

大家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市面上很少見大型的連鎖琴行。其實任何一個行業要做大,我總結的就兩點:

1、 產品和服務要標準化,降低對關鍵資源的依賴,才能進行大規模複製;

2、 產品要做到極致。

我通過仔細分析,發現了行業的兩大痛點,其實也是阻礙很多服務行業做大做強的通病:

第一:師資問題。琴行老闆經常容易被手下的老師牽著鼻子走,怕被老師帶走學生,怕老師突然離職,一旦老師出走,在沒有模式和思想控制的琴行看來,就是一次大動盪,雞飛蛋打,家長孩子都嗷嗷叫。

師資管控這個問題,是琴行規模化擴張的最大障礙。

許多琴行幹了十多年,還是老闆親自上陣做教學的。

我給予這樣的老闆一個最貼切的稱號,首席店長。並非老闆。幹到最後永遠只能是個個體戶。

第二大問題:教學質量完全沒法把控,飢不擇食,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學生,都接,一個星期一到兩節課,完全沒有練琴習慣。光上課,沒聯繫。長期如此,孩子因為沒練習量,每節課的效率都很低下,每節課都沒有及格,於是每節課都有新的不懂的問題在積累,最後孩子一聽到鋼琴課就噁心,排斥,老師呢?更噁心,上班跟上墳似的,因為他們教的課,孩子完全沒有學進去,對自己的工作沒有成就感,甚至噁心,自然就想離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琴行留不住老師的原因。如此一來很容易就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招來的老師心思根本就沒放在好好教樂器上,而是做個哄孩子的大忽悠,對於教學任務敷衍了事,學生不愛練,老師不愛教,最終當然教不出成績來,這樣的結果其實都不是所有人想要的。

對於這兩個難點,我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探索,最終找到了一套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師資的依賴問題,在我們目前的模式下,我們首先是編制了標準化的教學流程,老師都是螺絲釘,換誰都是一樣的,自然沒有老師可以威脅到我們。其次也是我引以為傲的獨門秘籍,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將企業價值觀灌輸給老師和家長孩子,這不是普通音樂出身的老闆可以搞定的,如果做不到這點,根本不可能規模化。而這就是我的優勢,我這個人天生就比較會說,有感染力,很多朋友說我不去搞傳銷真是浪費了,哈哈。

琴行是一門生意,不是一門藝術,為什麼很多琴行老闆自己會樂器往往琴行規模和盈利基本都做不上去。就是很多小老闆一直是個體戶思維,時間都花在親自教學生上面了,而缺乏對行業的思考。

對於第二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問題,我的經驗是,一定要有差異化,找到行業的核心價值點做精做細然後集中所有資源窮追猛打。這個核心價值點就是成功的鑰匙。

琴行行業的核心價值點在哪呢,在經歷過痛苦的探索後,我發現,效果為王。不看廣告,看療效。一定要用學習成果建立對老師和家長孩子的正向反饋。

用互聯網的話說,就是把產品做到極致。

於是我首先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我要做的是規模化平民化的鋼琴普及教育,而對於這種商業模式來說,其實決大多數情況下,不是老師教得不好,而是學生練得不夠。

所以我們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採用了旁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招生和運營方式:

第一:只接受離店近的學生,可以方便練琴,家長不用天天開車接送,增加學生出勤率;

第二:不讓學生買琴回家練,必須來琴行在老師指導下保質保量完成練習計劃和練習任務;

第三:必須每天到琴行,必須天天來,除了生病,超過三天沒來的,勸退警告,還不來,寧願生意不做了,直接退款。

我們的學生,必須天天練琴,而且是每個學生必須離琴行近,不用家長天天開車接送,這些條件滿足以後,才有可能天天來琴行練琴,天天接受輔導。短期看,我們是損失了一些潛在的生源和收入,但是長期看,卻收穫了用戶粘性與口碑。學生來了一練就有效果,學生、家長、老師也都越來越有信心。

這裡就得出一個心得,要把你的資源都集中在服務你的目標客戶上,才能做大做強。品牌的辨識度就是這樣豎立起來的,現在客戶一想到我們琴行,第一反應就是水平高,出成績。

我們琴行目前總共已經有上千學員了,用互聯網的話說,就是有流量了。在主營業務穩定之後,我就開始深入挖掘流量的價值。我想出了不少既可以增加用戶粘性又可以增加收益的點子。比方說,我們會在節日或者學員的生日給學員辦一個演奏會,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家長也開心,都很樂意掏錢給自己的孩子辦一場這樣的party,畢竟這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美好的回憶。

(主持人是我)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做琴行需要太多商業知識和商業邏輯了,你得理解樂器培訓的本質,得懂財務知識和現金流把控,還要會裝修成本控制,開店得有一套選址標準,還有裡裡外外的溝通技巧,團隊打造,價值觀灌輸方法,客戶管控,戰略制定,流程管理,模式打造,規模化的教學質量管控,質量與口碑的關係,區域壟斷的邏輯,招生話術,等等等,太多了,寫不完。

以上,沒有一個與老闆的音樂素養有直接關係。

很多老闆並不明白這門生意的本質。

我認為只有商人才能搞定琴行,老師只是其中的一個生產資料,需要商人去整合老師,學生,機構,模式,才能產生正向的反饋。

上次有一個店長跟我打報告,要求更換空調,說空調不給力,店內不夠涼快。被我駁回。

有的琴行老闆把錢都花在了裝修上面,裝修的像個咖啡館似的,很有格調,結果到關門也沒收回成本。

做培訓的本質,不是裝修,不是空調夠不夠涼快。

而是要做好的產品,老闆的三觀一定要正,不忽悠,不騙人,不賺不該賺的錢,天天保持學習的態度做事!用心打造自己在市場的尖刀利刃!最後一定會發現賺的更多。

樂器培訓最重要的是老師嗎?是,也不是。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篩選能教好的學生,不亂招生。

就這樣的要求,讓我們在業內哀嚎遍野的大環境下,不斷增長,高速穩定的增長,我們每家店基本都是爆滿狀態,每天琴房都是爆棚的。

教學質量如何?不言而喻,因為孩子天天都有練琴,老師教的非常順心。

我從一開始就是按正規軍的要求打造我的琴行,在些之前在外面游擊隊琴行的學長帶孩子來參觀,看過了都想留下來。很多學了一兩年的都不如我們這一年的基本功紮實。因此我們附近的琴行很難活下去,因為其他琴行根本就沒有練習量可言,平均水平低下。而我的琴行教出來的學生,可能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平均水平都不錯。用我的話說就是,抓了練琴的,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除非是個豬頭在教,何況我們有那麼多輪流輔導的陪練老師。一些之前在外面學習很自信的家長,都是抬頭進來,低頭出去,一臉黑。

我們最近一年,因為業內雜誌的報道,非常多小琴行老闆找到我們,尋求出路。目前國內琴行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純銷售類,只賣樂器,不培訓。

第二:純培訓業務,不是不賣樂器,而是賣不動,雜牌不好賣,大品牌又沒實力代理,也拿不到代理。

第三:主業是樂器銷售,同時經營培訓業,天天催家長買樂器。

純賣樂器的琴行,就需要壓貨,而屯鋼琴會佔用大量的現金流;

以培訓業務為主的琴行,看上去是輕資產運營模式,卻死活不掙錢;

既做培訓又賣樂器,往往哪個都沒做好,最後把口碑做壞了,又是惡性循環。

而我認為我是第四種,結合了以上三種的優點。以培訓為流量入口,壓一些鋼琴的貨,卻有充足的現金流,而且從來不逼家長買琴,琴的銷量也不低。

而這個方法很巧妙,很多行業都可以運用。

具體是什麼方法呢,哈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通過贊助我的知乎LIVE瞭解:

最後附上琴行某單店7月流水: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月入十萬,難嗎?說說我的創業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