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帶來「學歷泡沫化」,讓高學歷人羣走向創業路,機會變小了?

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學歷層次越來越高,但是無數專業學者和職業經理人分析:如今的研究生質量並不高,給人一種“外強中乾”的感覺,高才低能的研究生真的太多了,他們的能力與招聘崗位的要求差遠了,入職後在短短的實習期根本無法學會崗位要求的東西,為此,很多大型公司的HR十分苦惱。考研帶來的“學歷泡沫化”讓中國教育又面臨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是完全否定“讀書無用”這個觀點似乎有點偏激。

考研帶來“學歷泡沫化”,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機會變小了?

考研人

現在的年輕人內心都排斥給公司打工,不想去上班,對於自己去創業當老闆,感覺自己的實力、人脈、資金都不行,而且是生是死,前途一片迷茫。很多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想過創業,但是突破不了自己,有條件都不敢邁出第一步,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成功機會變小了嗎?

近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周圍很多學歷高的人很多不願意創業,越是名牌大學畢業,越不願意創業,事實上,在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學歷與創業的關係的確有一些尷尬。一些比較極端者很容易把這個問題引向新“讀書無用論”,經常會拋出一些“憑什麼人家中學文憑,創業卻比你更成功”“為什麼名牌大學培養的都是廢柴”的口水話題。

考研帶來“學歷泡沫化”,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機會變小了?

考研人

讀書當然是有用的。但是,讀書和學歷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維度。在現代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學術共同體的機制之下,學歷僅僅是一種表徵學習經歷、科研能力、學術潛力的指標。學術成就、創業能力、創業意願本來就是不同維度的事情,不應該做機械的“換算”,更不應該盲目演繹出“讀書無用”的結論。而且,學歷越高,代表著對自己學術能力方面的投入越大,付出的“機會成本”越多,人生的下一步更容易進入學術界、科研界等領域,以取得更穩定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考研帶來“學歷泡沫化”,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機會變小了?

創業者

學歷越高越容易成為一個“風險厭惡者”。這次調查顯示,高學歷、名校的畢業生創業意願相對較低,說明有著較好教育背景的人群本身就業優勢比較明顯,願意走向低風險、穩定收入的職業生涯,這也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反過來說,也不是“學歷越低,創業越成功”。

在改革開放之初的“雙軌制”時期,很多人靠簡單勞動就能賺到第一桶金。而在現在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較為成熟,“價值窪地”的尋找、“風口”的確定、新經營模式的構建等,都需要豐富的知識作為決策背景。目前較為成功的創業者,一般都有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

考研帶來“學歷泡沫化”,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機會變小了?

考研人

學歷和創業並不是互相排斥的,不應該走極端。既不能像之前一些地方搞成了“唯學歷論”,以為一張文憑就能包打天下,引進一兩個名牌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就能解決“經濟”問題,也不能在“雙創”的大背景下走向另一個極端,讓“讀書無用論”死灰復燃。對社會而言,應該做的是優化創業環境、提供創業扶植、降低創業門檻,激發高學歷群體的創業熱情,讓更多的作為“風險厭惡群體”的“好學生”走向創業之路。

對於這個問題,感覺這個社會上高學歷創業取得的成績大一點,如今,互聯網大佬們大部分都是高學歷出生的,他們創業過程中還不斷去國外留學,學習更加的先進的經驗,對於讓高學歷人群走向創業路,人數會變小,成功機會變小,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