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對於區塊鏈這一新興高科技行業,我國一直秉持著一種支持研發,支持應用的態度。包括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紛紛發表過對於區塊鏈思考的文章。

怪大叔最近在搜索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僅今年五月到六月這兩個月,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公佈了多達六項專利申報,並且非常引人關注的一點是,這六個專利都主要聚焦在數字貨幣錢包,這意味著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對於數字貨幣錢包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突破。

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這六項專利分別為:

  1. 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
  2.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同步方法、終端和系統。
  3. 一種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
  4. 基於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
  5.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登錄方法、終端和系統。
  6.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註銷的方法和系統。

兩個月發佈六項關於數字貨幣錢包的專利,這其中的意義不禁令人遐想。實際上,就在今年,我國央行在數字貨幣交易所、數字貨幣錢包、法定數字貨幣等方向上的態度均令人玩味。

數字貨幣交易所在去年被全面禁止,但是我們知道,全球前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之一的火幣將總部定在了海南。而央視在對話節目中,也暗示了開放數字貨幣交易所並非不可能。

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數字貨幣錢包作為數字資產的儲存媒介,這個領域一直被例如imtoken等眾多民間數字貨幣錢包所佔據。央行卻在默默進行研發,並大量申請數字貨幣錢包的專利,這一點也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就是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態度。BTC作為數字貨幣的元老,其創立之初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解決通脹問題,發展成為擁有貨幣屬性的全球數字貨幣。

但是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的,BTC因其高波動性,威脅到中心化的國家法定貨幣的權威,註定是不能成為一種貨幣的。而數字貨幣領域與現實的金融領域就好比兩個平行宇宙,需要一個橋樑來進行聯通,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有權威背書的法定數字貨幣來扮演這個角色。

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前幾天,怪大叔看到,關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有媒體發表了三個“絕不會”觀點:

1、 央行絕不會發行限量的通縮的數字貨幣。

2、央行絕不會以去中心化方式發行。

3、央行絕不會以區塊鏈技術向全社會公開和透明。

對於這三個觀點,大叔是表示贊同的。

  • 首先,法定數字貨幣不會代替現有的通行貨幣。
  • 如果央行發行總量恆定的數字貨幣,那麼必然會形成通縮。而現有的人民幣是通脹屬性,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旦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就會變成爆炒的電子收藏品,而紙幣會對其不斷貶值,這是得不償失的。
  • 其次,去中心化的方式對於法定數字貨幣並不適用。
  • 原因很簡單,法定數字貨幣是有我國央行背書的,發幣機構只能是中心化的央行,貨幣發行的權利一定是央行的特權,一定不會被允許產生變化。
  • 第三,法定數字貨幣一定不會是公開透明的。
  • 也就是說,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諸如發行量、發行方式、貨幣流向等信息仍然屬於國家機密,不能被洩露。
央行連發六項數字貨幣錢包專利!國家隊要進場了麼?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話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更多的其實是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化人民幣”,一定與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區塊鏈上的各種代幣有著本質區別,可以說是對下一代人民幣的一種優化和補充。

但不管怎麼說,法定數字貨幣大概率會在不遠的將來出現。甚至於會出現央行背書的數字貨幣錢包、央行背書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我們似乎已經慢慢看到了區塊鏈技術的光明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