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八大家散文的「傳播媒介」

如果可以穿越回大唐,在那盛世之初,我們可以見到最流行的文章是這樣的:

“……前朱雀,後玄武;左蒼龍,右白虎;環衛匝,羽林周。雷鼓八面,龍旗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三公以位,百寮乃人。嗚佩鏘鏘,高冠岌岌。規矩中,威容翕,無族談,無錯立。若乃山中禪定,樹下經行,菩薩之權現,如來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歡喜充庭。天人儼而同會,龍象寂而無聲。”

這是唐初四傑之一楊炯的《盂蘭盆賦》中的一段,文中描述了武則天於如意元年(692)將盂蘭盆分送佛寺的情形。“三公”以下,百官靜默並立,武后臨御,舉行盛大法會。當時駢文盛行,多數用來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而楊炯文風號稱“骨氣”“剛健”,這篇文章已是被贊為“詞章瑰麗,由於貫穿典籍,不止涉獵浮華”(《四庫全書總目》)的佳品,當時給皇帝上奏疏便是用這樣的文體。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八大家散文的“传播媒介”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葛曉音選譯 北京出版社

而過了幾十年之後,最為人傳誦的文章變成了這樣: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或者是這樣:

“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這就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中早已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這一次文體的改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東漢以來的浮華文風為之一變。這次文體改革的口號是“文以載道”,倡導上繼三代兩漢的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散文,而與六朝以來流行的“今文”,即駢文相對立,因此被後人稱作“古文運動”。改革的發起者是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又為歐陽修等宋代散文大家所繼承。雖然朝代相隔,他們文章的精神卻是一脈相承,共同構築了中國古代散文的高峰。

八家美文得以傳頌至今,明代散文家、藏書家茅坤功不可沒。他編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包括了八家的文章共164卷,幾百年來盛行,“唐宋八大家”的名號便是始於此書。此書因為選本繁簡適中,可作為初學者之門徑,因此幾百年來不衰。不過到了今天,一般的讀書人只怕要對164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望洋興嘆了,而能讀到《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這種名家選譯的小書,可謂有幸嘗鼎一臠,一覽八家美文。

本書作者葛曉音教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潛心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已逾40年。本書是在她積累多年專業研究成果之後,為非專業讀者寫的一本文筆優美、選材精當的小書。在這本書中,她精選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和蘇轍八家文章,共33篇,對八位名傢俱體篇目的選擇都注意與其風格和特色相對應。各篇包括題記、註釋和譯文三部分,分別解釋文章題目的由來,註釋文中的詞句和讀音,再通篇譯為準確優美的現代語言。

“古文運動”不僅是文體的革命,更是文章內容的變革,“闡明儒家古道的宗旨,擺脫駢儷體的束縛,使文章的形式為內容服務。”其對中國古代散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清代。曉音先生在書中提到,“清人特別推重曾鞏,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八大家中,論學論道的文章氣味最接近醇儒,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風格平穩雅潔,有法可循。”本書開篇的總論部分,先是結合社會政治和學術文化發展的背景論述了在此前各個歷史時期散文發展的脈絡,隨後一一分析八位散文大家創作的題材、內容、形式、風格的創新之處。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唐宋八大家散文研究的高度概況和精練,字字句句都有大量研究的支撐,是本書最精彩的一章。

“古文運動”起因於“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由盛而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賦稅繁重、外族入侵等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當時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此時的文人也不得不思考自身的處境,尋求改革的處方。曉音先生曾在《從詩人之詩到學者之詩——論韓詩之變的社會原因和歷史之變》一文中指出,這一時期“科舉也成為寒士的主要出路,但由於憑門蔭勳力而進者猛增,科舉取人數量很小,少部分很快升入朝列,而大多數寒士仍被排擠下來,畢生潦倒痛苦,滿腹牢騷不平”。韓愈的一位朋友,著名詩人孟郊,參加科舉考試多年,即使在46歲那一年進士登第,仍然一生窮困潦倒,最終悲慘地死去。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說真話,敢於流露出真性情,發出“窮苦愁思之聲”,這是古文成於韓柳的關鍵。

曉音先生認為韓愈對古文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使散文在說理記事之中還表現出他自己倔強剛直的個性和憤世嫉俗的激情。

《進學解》一篇充滿了幽默諷刺和自嘲,讀罷令人哭笑不得。文章寫了一位國子監的先生,一早就勸學生好好唸書必有前途,“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話還沒說完,就有學生在隊列中笑道:“先生欺餘哉!”學生說,“國子先生自己徒有學問品行而不受重用,動不動就有罪過。……家裡窮得遇到暖冬,兒子還冷得直叫,趕上豐年,妻子卻餓得直哭。頭禿齒缺,一直到死又有什麼好處?您不知道想想這些,倒反而還來教人嗎?”最後國子先生只好用一番自我貶責聊以解嘲。曉音先生的譯文準確流暢,自然生動,彷彿今天的頑皮學童在故意惹老師生氣。曉音先生指出,《進學解》與《送窮文》一樣,反話正說,是韓愈“以駁雜不經的遊戲之筆,抒發其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騷,文外之旨深厚蘊藉,最能見韓愈的性情面目”。文章的題解部分不僅解釋了篇名的含義,還介紹了《進學解》寫作的時間和韓愈的處境,並引證《舊唐書·韓愈傳》說明這篇文章在當時得到的評價以及對韓愈的仕途的作用,使讀者能進一步理解文章在幽默自嘲之外,明道守志的傲骨。

對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所選文章的篇幅短小,覆蓋文章類別廣,詳細的注音、註解和流暢的白話譯文幫他們搬掉了學習古文的高門檻;對在古典文學領域已有一定積累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的總論和各篇的題記是建立在曉音先生精深而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總結與概括,文字雖短但內容卻豐富和深刻,讀者只要細細體味和回顧,便可按圖索驥,循著中國文章演進的理路,站在這個古代散文的名山之上,登高覽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