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導語: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有組織(有共同目標的人群集合體),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實現目標,組織管理的存在是為了提升效率。

1

目標決定組織存在的意義

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瞭解和關注組織是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知識,尤其是管理者。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大多數在組織裡工作的人們並不理解什麼是組織。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很多在組織裡的人並不開心,更多的人認為他們被組織抹殺掉。查爾斯·漢迪說:“在我看來,有時候組織會成為禁錮人們靈魂的監獄。我自己在組織中工作時常常會有這種體驗。”這位被稱為組織管理大師的人這樣來描述組織,也讓我們瞭解到組織和個人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地管理組織,那麼對於個人來說是極其痛苦的事情。

在我看來: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實現目標,組織管理的存在是為了提升效率。

組織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資源的因素,但是能夠把人們聯結在一個系統中的關鍵因素卻是目標。有些人認為,人們之所以集合在一起是因為利益

,也有些人認為人們集合在一起是因為共同的理念,也許這兩個因素都成立,但這不是真正集合人群的因素,只有共同的目標追求,才會把人們聯結在一起。

不同的目標設計就會導致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也決定了人們不同的行為選擇和價值判斷。因此,目標決定組織存在的意義。(注:巴納德關於組織理論的探討,至今幾乎沒有人能超越,西方管理學界稱他是現代管理理論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一套有關在正式組織中合作行為的綜合理論。組織能否發揮效用,取決於組織本身能否帶動組織成員一致性的行為。)

2

時間概念尤為重要

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正因為此,在組織的理解中,對於目標的正確認識就非常重要了。組織的目標應該明確而且單純,特別要強調的是時間,在一定時間內,只有單純的組織目標才能夠有效地被實現。

對於組織目標而言,時間概念尤為重要。記得有一次在上《組織行為學》課程的時候,一個身處高管職位的學生問我,“追求技術領先是否是企業的目標”,讓我很驚訝。其實對於企業組織而言,它的目標非常簡單:持續的獲利能力。

3

組織唯一的目標:持續的盈利能力

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一般認為,合理的戰略始於確立正確的目標。而我可以套用邁克爾·波特的觀點:能支持合理戰略的惟一目標就是超強持續的盈利能力。如果你的公司不是從這個目標出發,而是直接奔向這個目標,那麼公司很快就會被引到摧毀戰略的歧路上。

讓我們來看看,如果公司的目標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獲得盈利之外的任何東西,譬如這個目標只是將公司做大,或者是成為技術領導者,那都會使公司陷入麻煩之中。因為這些時候,你為了追求這些看似正確的企業目標,投入了所有的資源,但換回來的可能是失去企業持續獲利的能力。

這裡其實是一個因果關係,企業組織因為超強的持續獲利能力而獲得了技術領先以及規模,千萬不能夠反過來把因果倒置,當企業追求大、追求技術領先、追求快速成長的時候,必須記得這些不是組織的目標,這些只是過程中的一個個環節,是一個個結果,但不是目標。

陳春花: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分析一家企業成功或者失敗的時候,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來。不過如果你願意好好思考一下組織目標存在的問題,或許答案會簡單很多。

我可以用另外一個現象來對比說明,人也是一個組織,當然也同樣要求每一個人的目標必須明確而且單純。但是對於所有因為腐敗問題而葬送了一生的人來說,錯誤的根源也是目標不夠單純而明確,當你決定承擔公共社會責任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把經濟利益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如果存有經濟利益的目標,犯錯誤就不可避免。

企業組織也是一樣,因此,企業需要在不同的時期,使得自己的目標明確並且單純,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不至於因為目標的混淆或者多個目標的選擇而耗費了資源。(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