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家長認爲四五歲最適宜分牀

五成家長認為四五歲最適宜分床

網絡

五成家長認為四五歲最適宜分床

網絡

  家長調查:五成認為四五歲後再分不遲

  兒保專家: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分床

  去年國家衛計委出臺的《0歲-5歲兒童睡眠衛生指南》指出,“嬰兒宜睡在自己的嬰兒床裡,與父母同一房間,幼兒期可逐漸從嬰兒床過渡到小床,有條件的家庭宜讓兒童單獨一個房間睡眠。”對於這一點,蔣新液表示認同,她認為,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跟父母分床睡,這是因為父母的呼吸會影響孩子吸入新鮮空氣,其次,嬰幼兒抵抗力較弱,家長身體如有不適很容易傳染給孩子。另外,跟父母同睡還容易把孩子捂得過熱,溫度過高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從安全角度來說,有的父母一個晚上要分好幾次對嬰兒進行哺乳,有的家長太累太困,被子捂到孩子或是身體壓著孩子口鼻都沒有注意到,有可能讓孩子窒息。雖然分床後媽媽們每次起床哺乳相較同床困難了些,但是總體看分床還是利大於弊。

  但是,也應該看到影響分床睡的一些客觀條件。蔣新液表示,一般來說,孩子1歲以後就可以持續分床睡了,但前提是家長要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睡眠習慣。有的家長讓孩子白天無休止的睡,晚上就不想睡;有的孩子晚上喜歡吃夜食,吃、睡還沒完全分開,談分床睡就不切實際。當然,居住空間夠不夠、孩子健康狀況允不允許分床等都是制約因素。

  分床睡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真有那麼重要嗎?未必!蔣新液認為,獨立性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決不能脫離開整體教養,只談睡眠習慣的影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整體的社會關係形態對孩子獨立性的影響遠遠超過單純的睡眠方式。比如,有的家長決定讓孩子自己睡,目的是想讓孩子獨立,但在生活中,卻處處限制孩子自由,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給孩子自主選擇權,那麼又何談孩子的獨立呢?所以說,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分床睡只是獨立性的一個體現而已。

心理專家:引導孩子分床要自然過渡忌強迫

 要把分床睡看作是一個跟吃飯穿衣一樣的一個自然規律看待,不能給孩子強加灌輸分床睡的重要性。無錫市合德婚姻家庭心理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王靜雯表示,3歲前是安全感構建的非常重要的階段,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基於對外界的安全感覺而建立起來的。分床睡的孩子由於缺少與媽媽的肢體接觸和家長的及時回應,長期下來他們雖然養成獨睡習慣了,但很多時候這類孩子的心理是不夠健康的,比如容易煩躁、緊張、缺乏安全感。當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後,已經慢慢開始有獨立的自主意識了,比如他們盼望有屬於自己的小東西:專屬的小被子、小床,甚至專屬的小房間的時候,爸媽可嘗試跟孩子分床,但不強迫一蹴而就,並且需要基於更多的耐心和寬容。

  而能否分床成功,也是有一些技巧性的。王靜雯建議,一定要在睡前多陪伴、擁抱孩子。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跟他一起看書,讓他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孩子入睡前儘量不要太興奮,不要看電視,家長不在睡前批評、斥責孩子。臨睡前讓孩子排空小便,儘量不起夜。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可與孩子暫時同睡,待他康復後再讓其獨自睡。(葛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