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領41億元天價罰單!會計師事務所「四大」變 「三大」?

美國當地時間7月2日,聯邦法院裁定,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下稱:FDIC)支付6.253億美元(約41億元)的賠償金,由於其在審計過程中疏忽大意,未能發現阿拉巴馬州Colonial Bank(下稱:殖民銀行)的重點客戶存在大規模欺詐舞弊行為,從而助推該銀行於2009年宣告破產。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數據,普華永道在中國2017年度業務收入為51.7億元。而根據普華永道官方披露, 2017年財年(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全球業務收入達377億美元,2016年為359億美元。

因安信達與客戶安然聯合造假,2002年8月,這家全球的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倒閉,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成“四大”,這次會不會由“四大”變“三大”?

曾經就職於普華永道的一位註冊會計師表示,該銀行的體量比不上當年的“500強”安然,而作為全球第一會所的普華永道,也不會因此遭受滅頂之災。“一個是瀆職,一個是協助舞弊同流合汙,性質並不一樣。”該注會師如是表示。 最大審計瀆職案

美國普華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Consulting,PwC)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它由兩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 Waterhouse(普華)及Coopers & Lybrand(永道)於1998年7月1日全球合併而成,在152個國家中設有860餘家分公司和辦事處,有超過15.5萬名的專業人才。在大中華區域,普華永道擁有4000多名員工,在北京、天津、大連、廣州、上海、青島、西安、廈門、蘇州、重慶、深圳及瀋陽設有辦事處。

2009年,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奧卡拉的Taylor, Bean & Whitaker(下稱:TBW)和阿拉巴馬州殖民銀行相繼倒閉以後,普華永道陷入了多起訴訟案。

據相關媒體報道,事情的起因是TBW創始人Lee Farkas和殖民銀行高管相互串通,殖民銀行與TBW之間持續了數年的舞弊行為。殖民銀行為TBW提供了大量房屋抵押貸款供其進行證券化,是TBW最大的客戶,也是TBW 的母公司。TBW破產前曾是美國第十二大抵押貸款公司,也曾是美國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innie Mae)的第五大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發行商。

由於被監管當局(而非審計員)發現有超過30億美元的虛假抵押資產,TBW 於2009年8月迅速倒閉破產,TBW有7名高管被刑事指控入獄,其董事長Lee Farkas 被判30年有期徒刑。隨後,殖民銀行也受牽連,宣佈破產。

由於TBW 的審計機構是德勤,而普華永道擔任了殖民銀行的審計,兩家都被受害方FDIC告上了法院,陷入了長時間的訴訟。

案件主要情況如下:

2012年,TBW破產計劃的受託人FDIC起訴德勤和普華永道,理由是其在審計中有疏忽,並要求德勤支付70億美元的賠償金,普華永道支付55億美元的賠償金。

2013年,在審判前幾周,德勤同意和解,雙方同意不披露和解金額。2016年8月,在開庭後不久,普華永道也同意和解。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這樁訴訟案已在“雙方都很滿意”的情況下得到了和解。

據瞭解,FDIC狀告普華永道的理由是其審計“粗糙”,未及時發現殖民銀行與TBW的高管串通造假,致使TBW破產時的損失擴大,讓FDIC蒙受了更大損失。

原告律師團稱,普華永道有能力識別並阻住串通欺詐的發生,6年時間內出現過很多明顯的財務“警示”,但普華永道均“視而不見”。

而目前給出判決的案件則是FDIC以殖民銀行託管人的身份提起訴訟,該案件於2017年2月開庭審理,索賠金額高達10億美元。

因殖民銀行倒閉,所涉及總資產超過250億美元,FDIC 在該破產案件中的損失高達42億美元,該案也成為美國曆史上第六大銀行破產倒閉案件。然而,從2002年至2008年,普華永道給殖民銀行出具了無保留審計意見。

美國聯邦法院在2018年7月2日裁定,普華永道必須向FDIC支付6.2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4億元),因普華永道在審計上的瀆職,未能發現這家銀行的重點客戶存在大規模欺詐舞弊行為,未能發現殖民銀行約10億美元的資產實際上並不存在或已分文不值,從而助推該銀行於2009年宣告破產。

“我覺得,如此大的舞弊行為沒有發現,是有些離譜。”曾任職於普華永道中國的上述注會師表示,對於普華永道來說,虛假銷售這類表內事項(尤其涉及主要客戶的銷售)沒被查出的確很奇怪,而且涉及10億美元資產,不應該沒有一點察覺,但該注會師表示,對於美國普華永道未查出舞弊的具體原因,他無法下論斷。

另一位注會師表示,審計工作的限制其實是很多的,許多項目都存在金錢、時間、人員不充足的情況,工作過程中他們還需要與客戶鬥智鬥勇。他也表示,這樣的事情不能全怪到會所和工作人員身上。行業不合理的事情不少,審計項目收費經常較少。

該人士表示,對於審計人員來說,審計工作最為無奈的一點,是審計的對象基本也是付錢給自己的客戶,這使得會計師事務所的立場有些尷尬,哪怕是“四大”,審計程序受到擾亂時,有時也不得不妥協,因為客戶是可以換所的。

“付錢的人是被審計的對象,那麼我們究竟該為誰負責呢?”上述審計人士提出了困擾自己多年的問題。

近年來,包括普華永道在內的“四大”在各國屢屢受罰,而中國在今年也曝出消息,證監會暫停接收國內六大會計師事務所的首發和再融資項目資料事項(六家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是立信、瑞華、眾華、興華、致同、大華)。4月,證監會還對10家審計機構及53人次註冊會計師、9家評估機構及20人次資產評估師分別採取了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誠信檔案。

一旦牽涉到審計道德問題,審計人員被裁員,注會師被註銷資格,事務所被罰款警示……種種措施令業內警惕不已,對審計程序的嚴格執行也越發看重。

上述高級項目經理則表示,因為種種原因,近年審計費用的漲勢喜人,這件事是嚴格謹慎的事務所樂於見到的。“嚴格執行審計程序,認真負責,做到問心無愧的審計師,不會感覺到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