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借腦引智」 助力脫貧奔康

日前,嶽池縣新任第一書記暨駐村工作隊隊長崗前培訓活動在該縣黨建紅塔館舉行。47名新任職第一書記、5名調整任職第一書記暨駐村工作隊隊長參加了培訓。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嶽池縣內挖潛力、外引人才、借力高校,打好“人才扶貧”組合拳,使人才成為脫貧致富、全面小康的“助推器”,全縣自我發展後勁和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內挖潛力:

“五年萬人計劃”打造高素質的基層“領頭雁”

2015年3月初,嶽池縣啟動了村(社區)黨員幹部素質提升“五年萬人計劃”,持續改善全縣基層黨員隊伍文化層次偏低、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結構不優等問題。

該計劃啟動以來,不少基層黨員幹部通過到國家開放大學、四川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接受大專、中專學歷教育,已成為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幹部,推動了全縣扶貧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經過3年的系統學習,王華順利畢業併成為中和廟村致富帶頭人。他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帶領村民將村裡原有的400餘畝的臍橙樹進行改良,並利用電商渠道、現場採摘等方式進行銷售。

“村裡本來有種植臍橙樹的傳統,但因為銷售難,村民們不願意進行管護。”王華說,改良後的臍橙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能夠賣到5元一斤,現場採摘最少的時候也是3元一斤。

“去年,僅臍橙一項就為村裡帶來了20多萬元的純利潤。”王華笑著說,以前無人問津的臍橙樹變成了村裡的“搖錢樹”。

外引人才:

“智囊團”為扶貧工作注入活水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5月16日晚上7時,苟角鎮熊家溝村“流動夜校進百村·知識普及助脫貧”主題知識講座準時開講,該村第一書記陸勇偉為村民們詳細介紹了土地流轉的相關法律知識。

在嶽池,由該縣高層次人才聯合會組織的“流動夜校進百村·知識普及助脫貧”主題知識講座深受群眾歡迎,授課採取“村民點菜+講師配菜”的形式,讓授課內容更符合農民的需求,課程內容也更加充實。

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後,嶽池縣將這些高層次人才充實到脫貧攻堅最前線,先後選派14人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又抽調45人到扶貧辦,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專項督導。

與此同時,嶽池縣除了在貧困村開展“流動夜校進百村·知識普及助脫貧”主題知識講座外,還利用高層次人才建立農、林、漁、牧、副專業技術服務隊,為貧困村及村民精準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編制貧困戶產業規劃,嶽池“智囊團”為全縣扶貧工作注入了一汪活水。

借力高校:

“1+N”人才支撐模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山上缺水,土地相對貧瘠,可以選擇耐旱的柑橘樹和桃樹品種。”5月17日上午,嶽池縣農業局副局長張傑與伏龍鄉芝陽寨村第一書記李冰就村裡產業發展方向展開了討論。張傑認為,山上發展經果林,既可以實現村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還可以增加山上的綠地面積,鎖住水分,讓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今年50歲的張傑,是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從今年1月22日起,他掛職到嶽池縣農業局任副局長,分管種子站、植保站等方面工作。剛一上任,張傑就深入走訪各個貧困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全縣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張傑在芝陽寨村走訪時發現,山高溝深的地形,讓該村想要建立提灌站解決生產生活用水的難度成倍增加。

在張傑的指導下,芝陽寨村決定將原有的山坪塘清淤維修加固,以此解決山頂產業發展所需。同時,積極爭取退耕還林政策支持,在山頂、山腰處發展柑橘種植近200畝、桃樹20餘畝。“如此一來,村民們有了收入,集體經濟也得以發展壯大,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李冰說。

今年,和張傑一起到嶽池縣掛職的專家學者還有4名,這得益於嶽池縣與四川大學聯手打造的“1+N”人才支撐模式。

“1”即選派1名縣級領導。四川大學選派1名處級幹部或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複合型人才,到嶽池縣掛任黨政副職,負責統籌四川大學對嶽池定點幫扶和掛職幹部隊伍管理工作。

“N”即掛職N名專業人才。四川大學面向嶽池文化旅遊、現代農(林)業、經濟金融、城鄉規劃建設等重點領域選派副教授或具有一定工作經歷的碩士學位以上研究生,到對應部門掛任副職,負責掛職領域相關項目規劃、管理與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