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清朝滅亡後一些漢人不想剪辮子?

止戈8251

清代男性發型髮量之研究

首先先批評一張圖

這是一提到剃髮易服就會有人引用的清代髮型變化圖,但如果仔細考據一下的話,會發現這張圖不靠譜。下面是一張故宮博物院藏的康熙帝讀書圖

從這張畫像我們可以看出,康熙甚至留了鬢角,髮量比上面那一張圖所有的髮型都多。所以清代的髮型髮飾,可研究的問題還很多。

清末剪辮考

回到辮子上,很多人認為晚清很多人拒絕剪辮是因為滿清奴化教育的影響。其實這也是一種典型的誤會,為了解釋這個問題,必須回顧歷史,仔細梳理清代髮辮的文化含義。

清軍入關之後,推行“剃髮易服”,男性要留辮子,這其實是一個服從性的測試,乖乖剃頭的就是服從清的統治。這個政策的性質是民族壓迫,推行的時候使用了過分的暴力,招致了很多人、特別是明末知識分子的反抗。據我的不完全統計以死相爭的有鄭雲錦、楊廷樞、閻應元、馬純仁、麻三衡、黃道周;消極抵抗的有顧炎武、黃宗羲、餘若水、歸莊、屈大均、畫網巾等等。


到了清末,清政府面對列強的入侵,屢戰屢敗,社會思潮湧動,各個階層都開始尋找應對的措施。最早的是維新派,希望在保留帝制的前提下,改造民眾振興國家,他們要求學習西方的技術和文化,要求剪掉辮子。在著名的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向光緒皇帝上了一到《請斷髮易服改元折》,認為辮子“有礙生產、難以清洗、不便打仗、落後象徵”,應該向西方學習,剪掉辮子。但是由於百日維新夭折,所以這一措施並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和實施。

還有一派是革命派主張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手段上利用了民主主義情緒瓦解清政府的合法性,文化上構築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民族敘事,將“剪辮”和“排滿革命”所綁定,其見解和主張也多為大家所熟知,代表作有《論髮辮緣由》、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獅子吼》、汪精衛《民族的國民》等。

清末剪辮

辮子的雙重意義

通過上面對歷史的梳理,我們發現有清末有兩股勢力號召剪辮,一股是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維新派,一股是要推翻帝制的革命黨,那麼辮子作為落後保守的代表,就有了兩層含義,一層象徵滿人統治,一層象徵傳統帝制和傳統文化。當時的很多知識分子,譬如辜鴻銘是擁護帝制的、張勳是擁護帝制的、王國維也是擁護帝制的,他們把辮子看成是帝制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自然不會剪去了。

辜鴻銘

王國維

此外,清末普通民眾已經視留辮子為習俗,改變這種習俗是很難的。當時的報紙刊載“滬上光復已兩月有餘,辮子仍未除淨,而各界同胞尚有心懷猶豫,躊躇不剪者,是滿賊之醜俗猶存,民國之聲威有損”。辛亥革命之後,國民政府也下達了剪辮子的行政命令,但是在執行的時候同樣使用了暴力,這也招致了一些不理解的民眾的反對。


螺旋真理

清末民初,剪辮子是一種風潮,甚至是一種革命態度,但有些人不願意剪辮子,總結下來無非這幾點原因:

1、200多年被強迫留辮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短時期內改變對有些人確實有困難。

2、對革命持懷疑態度,對大清還存有幻想。

3、滿清的遺老遺少和妄想復辟封建王朝的人,以留辮子作為自己的政治態度。

在留辮子的表現上,有些人為了矇混過關,就從箱底翻出了儒巾,將辮子盤在頭頂,戴上儒巾,腦後無垂辮,掩藏嚴密,揚長過市。有人因此編出童謠戲謔:“看看都是道士,誰是真道士,誰是假道士,誰也不得知,真是鬼迷張天師。”

更有甚者,對剪辮子視為大敵,組織“保辮會”“復古會”等相對抗,眾人皆知的張勳所統帥的“辮子軍”就是典型的一例。

辮子問題,從清初到民國,就不僅僅是習俗問題,而是充滿政治的意味。

清廷入關以後,強迫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人放棄原來束髮挽髻的習慣,改從滿族剃髮留辮的習俗,有“留髮不留頭”之說,曾引起漢人的強烈反抗。

既然清廷已經將辮子問題絕對政治化,反清的團體或派別,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利用辮子大做文章,把辮子問題作為反清的政治工具。那些“反清復明”的秘密會黨如天地會、哥老會等都割掉辮子,留髮束髻,以表示與清廷勢不兩立。太平天國也一律留髮,清廷因此稱他們是“長毛”“長毛賊”。

到了清末,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也將剪辮子納入反清革命的政治中,作為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辮子的去留成了是否革命的標誌,是否支持三民主義的前提。因此,包括孫中山在內的激進的革命黨人,總是自己首先剪掉辮子,以此表示獻身革命的決心,同時以剪辮子相號召,呼籲反清革命。

辛亥革命前夕,剪辮子已經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個別有遠見的官吏還上奏清廷,要求解除留辮的律令,但清廷仍然頑固地堅持,三令五申不許剪辮子,可是這時候剪辮子已經形成思想風潮,清廷也控制不住了。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的將士和所有民眾,都剪掉了辮子。黎元洪被捉拿到諮議局後,對剪辮子也憂心忡忡,思想鬥爭了3天之後,也不得不剪掉了辮子,以示加入了革命隊伍。

湖北軍政府成立後,一連發布了數道命令,要求迅速剪辮子和清廷決裂。在他們的宣言中,不但重申剪辮子的重要性,而且揭露了清廷借辮子壓迫廣大人民的血腥罪行。

在武昌起義的推動下,剪辮子風潮迅速蔓延到全國。到1911年冬春之際,剪辮子風暴達到了高潮。清廷覺得已經無法抗拒,就於12月7日發佈上諭:“凡我臣民,均準其自由剪辮。”此令一出,不少清朝官員也紛紛剪辮子,這標誌清廷已經土崩瓦解。袁世凱經過一段觀察之後,也於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的那天晚上剪掉了辮子。袁世凱剪辮子的消息傳出後,北京城頓時出現了剪辮子熱潮。

民初的剪辮子風暴雖然出現過一些過激行動,的確存在著打人、抓人、罰款等過分之舉,但還沒有一個因抗拒剪辮子而被起訴、判刑或被殺頭的,大多數軍政府都明令對於普通百姓剪辮子與否採取聽其自然的態度。

辛亥革命後,溥儀呆的紫禁城裡的人也都還留著辮子,民國政府多次派人催促他們剪辮子,但都被搪塞過去,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過激的強制行動。在北京大學,辜鴻銘這樣的有影響的名教授仍留著一條花白的長辮子,也沒有人講他政治上不合格。

這些事情表明,辛亥革命在剪辮子問題上,和清初強迫人民剃髮留辮子相比,取得了文明上的巨大進步。


麻辣一加一

談到金錢鼠尾,我總是想往地上啐一口唾沫:呸!吐完吐沫,接著說這事兒

1644年以後的十幾年,漢族人民為腦袋上不頂辮子,展開了可歌可泣的鬥爭。而近三百年後,竟然有無數漢人拒絕剪掉辮子,究其原因,我覺得大概有這麼幾點:

1、慣性思維。這個是最常見的,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接受以前的生活方式,要他們剪頭髮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告別過去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會想到這有什麼寓意,只是單純覺得少了辮子彆扭而已;

2、奴性思維。晚晴時候,多的是漢族大臣和士大夫叫囂著要維護“祖宗家法”,而這個祖宗卻恰恰是和他們沒半毛錢血緣關係、倒多的是血海深仇的滿清祖宗。只是最有血性的那波漢人,已經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中殉國,剩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3、既得利益。所謂的慣性思維和奴性思維,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既得利益在裡面。革命者大多都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才會造反的,而那些維護自己的辮子的,與其說是在維護大清,更不如說是在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而已。



青言論史

近代史上,大家都有這樣的誤區,國民開始剪辮子是清朝滅亡以後的事情。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至少在晚清的後幾十年就開始有剪辮子了,只是當時還沒完全形成風氣。

當然清朝滅亡後,漢人不想剪辮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民眾文化心理的異化吧--有形的辮子易剪、無形的辮子難剪。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各位看官,且聽聊史侃大山來侃一侃

清代未亡時,民眾剪掉辮子摘引

1906年,周斕(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將領)考取了湖南高等學堂預科時就曾因剪掉辮子而被開除。

載濤在1909年論及剪辮子時說:“非剪髮易服,不足振起全國之精神”。載濤是誰?光緒的胞弟、宣統的叔叔

1910年大清國資政院的會上,曾經通過了剪掉辮子這樣的違反“清代祖宗之制”議案。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敏感話題、政治不正確”。

當然真正成為風氣的,是在辛亥革命後,當時是國民政府的一項措施。

(圖:抗拒剪辮子的大清遺民)

民眾不剪髮的原因

當時對剪掉辮子一事,可以說是阻力頗大的。分享一些當時的見聞

1、當時對剪掉辮子一事,廣東粵謳是這麼描述的

【誰叫剪髮,個的係國粹攸關。剪辮兩字,勿作為閒,辮子共拒漢人,關係有限,總係我 地歷來裝束,點好話除刪。廷臣不曉,重頻來諫,點曉拒共清朝關係,實在非凡。剪了就與有礙大清,同一樣咁慘。保存辮髮,要當做係保守江山。辮呀,任得人地把你來憎,我亦唔肯加以白眼 。真可嘆!剪髮鼻點平憂患,奉勸剪辮人仔,你要聽下世續個種言談】

很明顯,作這一粵謳的是一個保守的蓄髮者。剪辮子阻力尚且如此之大何況其他省份的民眾呢。當時紛紛成立的剪辮團體與民眾之間的衝突也是時有發生。

(圖:國民革命軍在街頭為民眾剪辮)

但是我們都知道,廣東是最早剪辮的省份之一,早在清末資政院通過的剪辮議案之前,廣東已經成立了“華服剪髮會”,由粵商何樂琴發起,並決定從1910年12月31日起全體會員一齊剪辮。

2、代代蓄辮,已成習慣。聽聞剪辮,望天撲街,也不知道為啥

傳了十世,個一條辮,十世相傳就有十世緣,點解緣份結得咁囄黏,終亦會斷?我想著擔頭問一下天,大抵天公亦順住,個的人心轉,就把姻緣拆散,總在一聲傳。呢會梳櫛唔拈,爭住鉸剪,娣過你剪得先時,抑或保我剪先。講到人事無常,就歸了陰隋個便 , 真係容也易變 , 識到今時快活,就要想下從前。

從這粵謳裡也可以看出,之所以不想剪辮子,是因為習慣使然。漢人也心存疑竇,望天撲街也找不到答案。

3、到底是忘記“薙髮令”的恥辱還是文化心理的異化?有形的辮子易剪,無形的辮子難剪。

滿清入關,在全國頒行“薙髮令”。然而清朝統治者知道,剃髮留辮,會帶來當時民眾的反抗。如果過分的強調只能官逼民反。所以我們看到,清廷修《明史》,你在這部正史裡找不到“千鈞一髮”這個詞,即使是《清實錄》裡,你也找不到。為何?因為在當時清廷推行“薙髮令”,清廷對“發”字的使用極為敏感。能不用“發”就儘量不用。

這就導致了民眾慢慢遺忘了這一歷史事件。也正是遺忘了這一歷史事件,使得一般無知識的普通漢人,“已將剃髮留辮當成自己民族固有的習俗加以遵行和維護”。

甚至是滿人,他們也遺忘滿人祖宗曾經逼漢人剃髮留辮這一段歷史,認為剃髮留辮是漢人的固有傳統。

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即使史學大咖錢穆,生於清末,甚至一度不知道清朝皇帝乃是滿人——“伯圭師隨又告餘,汝知今天我們的皇帝不是中國人嗎?餘驟聞,大驚訝,雲不知。歸,詢之先父。先父雲,師言是也。今天我們的皇帝是滿洲人,我們則是漢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了民眾已經忘記滿人統治漢人的歷史。

但是僅僅忘記,是不足以解釋剪辮會遭到民眾的暴烈抵抗的。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心理的異化。剪掉有形的辮子容易,但是文化心理的這根無形的辮子難剪啊。

聊史侃大山,不定期與你侃一侃歷史背後的那些趣事。


聊史侃大山

滿人於明朝崇禎十七(1644年)年入關,為了達到"去除明化"的目的,要求漢人必須削髮垂辮!若有固執不從者,當斬!

在漢文化中,頭髮被人們視為極為重要的東西,故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毀傷"的說法!但在改朝換代和當權者威逼脅迫的大背景下,人們一改明朝時期的裝束,取而代之滿清統治者要求的裝束。這一變就長達二百七十六年之久!

所以,辮子式髮型經過近三百年的沿襲已成為滿清百姓根深蒂固的情結,因此當清朝滅亡的時候,許多人都不願剪掉從老祖宗那傳承下來的辮子。這和明朝滅亡時一些人"留髮不留頭"的思想如出一轍。

另外還要指出的是,我們現在從一些描寫清朝時期的影視劇中所看到的"陰陽式"辮子頭只是滿清發型演化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清朝前期,滿清統治者為漢人"設計"的辮子頭被稱作"金錢鼠尾辮",即只留頭頂面積約為銅錢大小的一些頭髮編成細如老鼠尾巴的辮子。到了清中期則演變為"蛇尾辮",直到清末才發現為電視中常見的"陰陽辮子頭"。圖為清朝辮子髮型的演變過程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這是一條送分題吧。


很多人誤解了明末清初因為剃髮令激起的普遍反對,認為漢人們奮起反抗,是因為不願意留辮子,但其實在當時人的心目中,最無法讓人接受的其實不是辮子,而是隨著辮子而進行的剃髮。


眾所周知,清初官方要求的”金錢鼠尾“,要求把“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

而在中國傳統中,頭髮是不能隨便剃的,屬於父母賜予自己的寶貴遺留,剃了頭髮,就是不要爹了。這種觀念甚至比忠君愛國還強烈------國家是朱家的,而頭髮則是自己家的。


所以明末時期很多原本已經在清軍面前臣服的江南城鎮,因為剃髮令而重新舉起反旗。

甚至連遠在臺灣的鄭經政權,和清軍打打談談,在與清政府的歷次談判中,始終無法達成協議的問題之一,也是臺灣的漢人不願意剃髮。


再說一次,那個時代傳統漢人無法接受的,是”剃髮"而不是“辮子”!


反映到清末,也是一樣的問題,留西洋髮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還是剃髮!晚清留辮子的限制已經放寬,大多數都不用剃那麼幹淨了,有時甚至你買個假辮子塞在帽子裡也能矇混過去,可現在,革命黨說-----為了去掉辮子,頭髮也要剃掉!!!


所以其實清末時期大多數人不喜歡剪辮子。原因和清初不願意留辮子的原因其實一樣-------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頭髮!而不是真忠於大清。。。


開個玩笑-----今天的護髮產品穿越到古代一定暢銷----很少見過對頭髮的保養保護這麼熱情的民族了。



紅楓歷史觀

清代建立初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種殘酷的高壓措施和改變漢族人髮飾的政策,激起了江南士紳集團很大的暴力反抗。

但不到三十年,到了康熙年間,中國老百姓是一種順從的性格,基本已經習慣了留著髮辮生活了,大部分人對留辮子已經不反感了。乾隆時期發生的叫魂案件,就與剪髮辮的蔓延息息相關。因為,是否留髮辮是滿清政治合法性的象徵。一旦有人試圖剪去髮辮,那麼這種行為就會被看作挑戰政治權威和叛亂的側面表徵。

有人剪頭髮逐步演變為一種政治恐慌,有髮辮代表著安全與政治正確。故而,留髮辮是政治正確這種歷史記憶不斷強化和延續,逐步成為一種慣性和制度化的理念而存在。晚清西方勢力湧入,留髮辮被看作不衛生,中國人散漫,不精神,不利於工作勞動,甚至是愚昧不文明的象徵。剪去髮辮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一些漢族士大夫,滿洲親貴其實已經接受了這種觀念,然而大部分人在這種慣性之下,仍然不能接受不留髮辮。義和團一些大哥們,甚至發明出辮子功,自以為藉此可以對抗洋人的槍炮。

1900年之後,革命風潮與民變四起,一些革命黨率先剪掉髮辮,一些開明的改革者也剪去了,但是全社會因循積習,難以順利推行文明開化,剪辮子沒辦法給老百姓一個合理的說法和交代。

大部分士大夫仍然堅持留髮辮,留著長辮子,認為這是民族自主的表現,不能聽信西方那一套,遺老遺少們以留髮辮為榮,表達自己的忠誠,辜鴻明就是一個例子,張勳的辮子軍也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可笑的是,留髮辮曾經是漢人反對的。如今,髮辮成為民族象徵,藉此反對西方。也是,習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一些人頭上的髮辮再怎麼切割修剪,心裡的髮辮什麼時候能真正解開呢?!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傳訊社

其實不僅僅清朝滅亡時,在我小時候,仍能聽到村裡的老人說,在已經是新中國的五六十年代,村裡仍有極個別的老人留著辮子。此時距清朝滅亡已經半個多世紀之久。既不是清朝貴族後代,也未享受過清朝的恩惠,這些目不識丁的農村老人自然不是為了懷念或紀念清朝。他們之所以留著辮子,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習慣了


1644年,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滿清八旗倚仗精銳的八旗兵和大批漢奸部隊,以血腥的手段、無敵的運氣佔領天下。為了穩固統治,滿清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以消除漢人的文化認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就是滿清統治者的最真實的寫照。也就是這個時候,醜陋的金錢鼠尾成為了漢人的唯一發型。

清初,為了反對剃髮易服,無數志士仁人前仆後繼,以死抗爭,滿清也因推行剃髮易服,屠殺無數,堪稱血腥至極。既不實用、又醜陋至極的金錢鼠尾,為什麼到了清朝滅亡時卻成了很多漢人拒不剪髮,誓死的保護對象呢?

不得不說,清政府近300年的愚民、奴化教育對於滿清而言,是極為成功的,清王朝能夠有300年的統治本身就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到了清末,很多漢人反倒認為金錢鼠尾和長袍馬褂就是漢人的傳統,他們已經徹底習慣和適應了辮子。

最搞笑的是,清朝滅亡後,部分滿族,也就是八旗子弟,也認為辮子是漢人的傳統,為了表示抗爭,他們居然剪掉辮子以明志。

清朝滅亡後,一直到民國的幾十年間,的確有大批的漢人依然留有辮子,但是這批人數量雖然多,但是比例並不高。在這部分留有辮子的人中,也的確有一部分人是由於清朝的原因留有辮子。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清朝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以此懷念清朝或者懷念清朝時的特權,甚至抱有不切實際的妄想,這部分人也就是所謂的遺老遺少。



但所謂的遺老遺少,人數其實很少。真正大批留有辮子的人,一般處於偏遠山區或交通閉塞地區。這部分人,絕大部分人留辮子,一是習慣,二是消息不靈通,甚至不知道清朝滅亡。再加上在他們的印象裡,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穿著打扮,他們也就毫無意外的延續了下去,包括辮子。


鳶飛九天2018

1912年三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發佈“剪髮令”,命令“

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遵者違法論”。

聽起來很嚴厲,執行起來很難。南京上海等南方大城市還好,但小城市或者偏遠地區,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以梅蘭芳為例,他在“剪髮令”發出三個月後剪掉了辮子,但是他的隨從,無論梅怎麼勸,死活不願意剪掉辮子。梅只好趁他們睡覺的時候強行動手。

英國領事史密斯曾記載到:“公眾輿論對革命是冷淡的。人們沒有任何熱情……在街上很少見到剪了辮子的人。”而在浙江嘉興,竟有“頑民千人之眾,以反對剪辮為號召”,把積極推動剪辮令的官紳之家搗毀。

滿清入關後,推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曾激起無數漢人反抗,始作俑者大漢奸孫之獬更是被老家人五花大綁示眾街市,人們在他身上遍刺針孔,插上毛髮,然後斬首市曹,暴屍通衢,其家人也被斬草除根。

為什麼到了清朝滅亡,一個個卻把辮子視若珍寶,剪掉辮子如喪考妣?

(1)洗腦帶來的遺忘

現代人都知道,辮子是滿人生活習俗的產物,也是清朝的特有髮飾,在此之前中原人男性是不留辮子的,但滿清末年的老百姓卻在多年的灌輸下,早已忘記了歷史,在他們眼裡辮子是自古以來祖宗定下的規矩,根本不能改變。

漢人如此滿人也是如此,溥儀的洋老師莊士敦講:有些滿人也已經忘了自己的祖先曾強迫漢人剃髮留辮這段歷史,反而認為剃髮留辮本就是漢人的習俗,故辛亥時,有滿人割了辮子對“革命”表示抗議。而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小時候甚至一度不知道清朝皇帝乃是滿人。

(2)洗腦帶來的歸順

如果是普通百姓的遺忘是愚昧無知的體現,那一些知識分子就是死心塌地的歸順,例如大學者家辜鴻銘,他當然不會不知道“辮子”承載著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辮子推為“國粹”,據說這位老兄對小腳也是情有獨鍾,沒事就在那研究老婆的臭腳丫子。另一位國學大師王國維也是大辮子的擁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剪辮子,他說: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無知也好,歸順也罷,這些人猶如巴甫洛夫訓練的狗一般,經過長期訓練形成條件反射,縱然是辮子剪了,他們心底依然保留著一根大大的辮子。



日慕鄉關

中國人對滿清的辮子是很敏感的,因為它曾經作為落後愚昧的象徵,尤其是晚清時,革命黨人提出驅除韃奴之類的民族主義主張,更是將辮子作為漢人的恥辱。章太炎、魯迅等人那時都是接受和宣揚這種主張。等到滿清滅亡,辛亥革命成立,1912年當時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發過一道剪髮令,就是要國民都剪去辮子。但實際上,歷史的慣性很大,即使在民國成立之後,很多人因為恐懼或習慣還是留著辮子,或者因為文化認同而有意留著辮子,有的人還對辛亥革命本身並不認同,所以選擇文化保守。因為中國地大物博,當時很多信息都不暢通,不像現在是網路時代,當時在一些偏遠地區,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大清已經亡了,甚至在民國成立好幾年之後,這種情況都存在,因此他們留辮子大多是多年積累的習慣。總之原因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