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精准扶贫中的等、靠、要难题?

如何避免精准扶贫中的等、靠、要难题?

摘要:国家精准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广大贫困落后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地方抓住了机会,结合扶贫政策,成功实现脱贫。但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脱贫的目标,仍然需要攻坚拔寨、啃硬骨头,其中最主要的阻力就来自深耕在村庄、村民甚至是部分干部心中的等、靠、要思维。等、靠、要的思维不仅阻碍了村庄的发展,更直接损害的是村民自身的利益,也对扶贫工作的推进带来不利影响,解决等、靠、要难题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等、靠、要;精准扶贫;主动性;

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了确保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国家在政策上给予的大力支持,各地积极投入资源,奋战在扶贫的一线。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重,现在所剩的贫困村都是最为艰苦的地区,需要更加精准的扶贫智慧。其中某些地区出现的等、靠、要难题,就是精准扶贫推进的最大阻力之一。

从这位“受委屈”的第一书记身上,可以看出等、靠、要说白了就是不主动谋发展、凡事有政府、落后没法子、扶贫就是要帮我家等错误观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村庄的共同特点,大多是极度贫困,思想闭塞,无交通、无资源、无区位的落后地区。而这样的难题绝不仅仅出现在笔者所调研的村庄,恰恰大量存在于目前所剩的扶贫村庄中。可以说,不克服贫困村中的等、靠、要难题,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如何避免,如何才能让这些村主动、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呢?

一、转变被动观念是关键

转变自弃思维。由于这些贫困地区,一没资源,二没人才技术,加之长期与外界发展脱节,导致很多人在思想上形成了“能吃上就行”、“这个地方太落后了,穷的什么也没有”、“没文化能有啥办法”等陈旧自弃思维。这不仅对自身脱贫不利,有时候对帮扶的干部也形成了消极影响,造成推进扶贫工作困难。在笔者调研的几次入村调研中,有很多扶贫干部甚至在喝酒之后,哭着诉苦,体现出了对帮扶村庄脱贫的消极看法。如果扶贫的干部都有了自弃思维,普通村民就会更加失去希望,也不会主动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

转变理所当然思想。随着各地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扶贫,这些地区形成了政府就应该满足我的需求,不满足就不是扶贫等错误的观念。要知道,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会养懒人。扶贫更是想授之于渔,让更多的人利用政府给的资源支持,积极主动地区争取发展机会,才能更快、更好地脱贫。

主动把握机遇。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是贫困地区难得一遇的发展机会。贫困地区要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在原地等待,打一棒走一步,而是要主动争取政府给予的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支持,结合自身的优势,乘风发展。在精准扶贫开发的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湖北的某些村庄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出了“虾村”、“桃树村”、“油菜花村”等特色村庄,成功实现了脱贫。

二、小村要有大智慧

扶贫不是一家的事,更不是个人的事。很多村庄都没有认识到脱贫,需要家家户户的团结努力,各自单打独斗很难实现整体脱贫。一家脱贫不算是脱贫,各村应该把扶贫开发看做是整个村庄发展的大战略,撇弃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思维,应当协调调动整个村庄的优势资源,每个人都有义务积极参与到村庄的发展中,团结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如果各家都在计较你的扶贫款有3000元,为什么我的只有2000元这类问题上,还怎么有心思再投入发展中呢?

眼前的利益是短暂的,村庄要有足够的智慧把目光放的更长远。如何利用政府给予的资源,让每个人出力参与村庄长远发展,才是各家需要积极讨论的。作为扶贫的驻村干部,要耐心与村干部一起,让每一位村民认识到这一点,避免认识方向的错误。

三、扶贫干部是关键

越是落后的地区,越需要有担当的村干部。村干部长期在脱贫的第一线,好的村干部,也更加容易受到村民的认可。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层干部,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让扶贫政策落地,对抱有等、靠、要的挂念的人,要积极进行引导教育,坚决不让这部分人拖整个村庄发展的后腿。如果干部都抱有等、靠、要的思想,哪里还能带领村民脱贫呢?此外,干部要主动为村庄谋发展,将整个村庄的脱贫工作,当做是为整个村谋福利。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为本村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村干部要主动实践、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看得见的效果让村民主动放弃等、靠、要的自弃思维,积极支持扶贫工作。让村民认识到,扶贫绝不仅是干部的工作,而是真心要让每一位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大计。

扶贫工作觉不仅仅时是保姆工作。各级扶贫干部不能为了政绩考核,害怕帮扶村民的投诉,而变得畏手畏脚,抓不住扶贫工作的重点,沦为了到处帮忙私事的保姆。各村的扶贫工作都是严格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做到主次分明,有理有据。对于上进谋发展的村民要积极给予支持,对于等、靠、要的村民,也要进行严格批评教育,坚决不让扶贫变为养懒人。

四、避免一刀切,更要细致

越是关键期,就越需要细致耐心,避免一刀切式的扶贫。现在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期,也是攻坚拔寨的艰难期,所剩的贫困地区情况各异,更加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解决。各地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让各村真正能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红利。只有这样,这些等、靠、要的思维才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在笔者调研的村庄,各家每年都有将近3000元的扶贫款,政府往往在发完钱后,就不再对各家使用这笔钱的情况进行追踪调查,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如果扶贫还是向过去那样,扶贫款到位之后就一概不管,还是大水漫灌式的扶贫,钱花完之后,各家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善。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不论是钱款扶贫还是政策扶贫,都要有长效的机制对扶贫效果进行追踪,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好扶贫款、扶贫政策,形成良性循环。根据扶贫效果随时进行调整,以此带动村民积极脱贫,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结论

等、靠、要的观念,不仅会让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变得困难,更会让村庄错失脱贫机遇,损害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利益。随着扶贫工作向更为落后、艰难的地区开展,等、靠、要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而这是精准扶贫开发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地政府、村庄、干部及村民,要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更应该要把握住发展机会,主动积极争取、利用扶贫资源,才能乘着东风扶摇直上,实现本村的整体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