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議爲什麼印度可以,中國人卻用不上平價救命藥

7月5日, 我不是藥神提前一天上映

引發轟動, 單日票房破3億

我不是藥神:議為什麼印度可以,中國人卻用不上平價救命藥

豆瓣評分高達9.0

我不是藥神:議為什麼印度可以,中國人卻用不上平價救命藥

▍格列衛是一種直接推動了人類進步的藥物。它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真正的「靶向藥物」。

我不是藥神:議為什麼印度可以,中國人卻用不上平價救命藥

從發現靶點到 2001 年獲批上市,格列衛的「出生」整整耗費了五十年,製藥企業諾華投資超過 50 億美元

格列衛這樣的研發週期和投入,如果沒有專利,估計就再也沒有企業願意生產了。所以,它的價格也非常驚人。

2015 年,瑞士產的原版格列衛,100mg * 60 片一盒定價 23500 元,根據不同的適應症,夠用兩週至兩個月不等。在中國,由於獨特的關稅、定價和銷售制度,它的價格更加驚人。即便是在鄰國印度,原廠格列衛的價格也在一萬人民幣左右。

不過對印度人而言,原版藥價格高昂並不十分要緊,因為印度實行了一套獨特的制度來保證仿製藥的生產,使得印度成為世界公認的仿製藥第一大國。仿製藥不是「假藥」,它是「仿製」其他專利藥進行研發和生產的正規藥物。

所以, 我們不能怪價格太高, 因為救命藥的成本和時間都太長了, 而且藥物專利有自己的週期, 基本上是6年的時間, 時間一過, 市場上就會有很多的仿製藥了, 再說一次, 仿製藥並不是假藥

可是問題在於, 為什麼過了專利期限, 中國依舊沒有造出仿製藥

中國的做藥難在這其中簡直是不言而喻,在不斷的降積壓手段之後,我們藥品註冊申請的積壓項目,終於從 2015 年高峰時的近 22000 件,降到了 2016 年底的 8863 件,並在之後的一年中繼續下降。

好了,費盡千辛萬苦,你的仿製藥終於通過了審評。

據估算,一個仿製藥要在中國走通這個正規流程,至少需要 500 萬到 1000 萬人民幣——這還不算各級尋租、積壓拖延的成本。

由於做藥難,中國的仿製藥整體上並不便宜。

救命藥即便在中國成功仿製,也很難人人買得起,一時半會指望不上。不過,中國人還有一根救命稻草: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即由政府出面,向原產藥企壓低售價。

雖然形勢在逐漸好轉,但在未來的幾年中,國產平價救命藥仍將是可望不可及。中國患者代購印度「假藥」的困局,仍將持續下去。

不要忘了,依據檢方的不起訴決定書,「藥神」的原型陸勇之所以被法律寬恕,首要因素是因為其替病友代購的行為全部是無償幫助,未收取任何額外費用,因此未被認定為銷售行為。

我不是藥神:議為什麼印度可以,中國人卻用不上平價救命藥

▍陸勇,《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的原型,因幫助自己和其他患者代購印度仿製藥,成為新聞人物。

如果病友信賴的代購者不再是陸勇這樣完全無償的完美被告人,所購藥品依然被中國法律定義為「假藥」,那麼代購者仍必然構成刑法上的銷售假藥罪而身陷囹圄。

這是一部電影難以解決的問題。

對於仿製藥這條路, 還要有多少路要走, 實在是目測不到, 可是那些鮮活的生命是等不起的, 這個問題, 並非是一部電影能夠解決的, 它只是向我們反應了這個民生的社會問題, 而真的得到解決並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我們能做的, 可能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事件, 希望通過傳播的形式給予微薄的力量, 希望社會的聲音終能敲醒熟睡的人, 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