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柯:比成績還是比無恥?

楊林柯:比成績還是比無恥?

【楊林柯專欄】

比成績還是比無恥?

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各個學校競相貼出自己的輝煌“喜報”:今年又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全省100名以內多少人,700分以上多少人,佔比多少,600分以上多少人,單科最高分多少,哪些學生已經接到世界前50名的學校錄取通知書……反正再爛的學校也會找到宣傳題材,綜合分比不過你,我就比單科;高分段不如你,我就說一本率、二本率;臉比不過你,我就比腿;胳膊比不過你,我就比膚色……反正總有亮點。

許多教師和家長都成為學校的義務宣傳員:××學校再創佳績,今年高考又有新突破。成績出來不到一個小時,滿屏都是高考戰報。此情此景,我只有無語和沉默,尤其是對那些應試超級中學的廣告,我甚至有些反感:還能比這更無恥嗎?你們把各個地方的優質生源掐尖到你們那裡,三年集中營式的訓練,最後都成為你們的成果了,有沒有教育常識?

這倒讓我想起一些城市開發區的建設,把農村地方的各種大樹挖過來,根系縮小,樹冠砍掉,掛上吊瓶,栽到新的土地上,就成了開發區的樹。這些開發區在保證自己“環境優化”的同時是否考慮過大樹原來所在地的“水土流失”?

現在各個應試名校的教育是不是和此類現象有些相似?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因為高考成績似乎突然有了某種“正當性”,考試分數好,就是辦學“質量”高,藉此忽悠社會,撈取名利,吸引各路師生上鉤,還能比這更無恥嗎?

其實,對於招到優質生源的學校,不是教師在教學生,而是學生在促使教師成長,教學相長,良性循環;而生源不好的學校,教師面對的大都是一些“問題學生”,教師常年和這些“問題學生”打交道,不小心也就成了“問題教師”。道理很簡單,就和下棋一樣,跟高手下棋,水平會不斷提高;和臭棋簍子下,會越下越臭,核心還是對手的問題。對於學校而言,教師就是最重要的資源;而對於升學率而言,學生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師的作用則是次一等的。因為教育常識告訴我們:基因是主人,教育只是僕人。種子的力量才是最關鍵的,你把草本植物能培養成木本植物嗎?就是袁隆平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他要把水稻培養成一棵大樹,也只是一個“中國夢”而已。何況一所普普通通的學校面對一群鮮活的生命,取得了一點教學成績,有了知識填充的果效,就成為你學校的了?甚至有個別常蹲畢業班“把關”的“名師”在個人宣傳中說自己培養了多少學生考入北大清華,這樣宣傳自己,難道不感到臉紅嗎?

最怪異的就是各路學校借高考大作廣告,你學校是幹什麼的?教育是幹什麼的?如果學校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那麼說明你搞的教育就是喪盡天良的教育,就是毀人不倦的教育。不管你把自己打扮得有多麼正義,多麼常年堅持“素質教育”,一旦你打出為應試教育升學成績做喜報的招牌,你的底褲就露了出來。我個人偏見:商品可以做廣告,但學生不是學生的“商品”;學生是人,而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教育的目的。你學校把人作為“商品”大作廣告,就像一個良家婦女不想好好過日子,卻突然打出廣告:“我能讓你滿意!”那你這學校變成什麼玩意了?

一位學者到過世界許多大學,如美國的哈佛、耶魯、英國的牛津、德國的洪堡,在這四所大學中,德國的洪堡大學在中國恐怕最沒名氣,但人家已經有2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人家從來不說自己是名校,也從不搞什麼“校慶”。倒是把教育秩序搞得像農村菜市場一樣混亂和喧囂的地方卻大做特做教育廣告。

在全國各地的高考廣告中,恐怕衡水一地最下功夫了,因為衡水中學神一樣的存在。但是,衡水當地大部分孩子卻不能正常進入當地的學校,因為外地生源的大量進入,衡水當地的家庭不得不繳納高額贊助費才能上本地的學校,這一點,你知道嗎?

教育競爭其實控制的是每個人,高考廣告就是競爭的一部分。奇怪的是我們一部分教師一邊批判應試教育的種種罪惡與不幸,一邊又炫耀自己學校的應試成績,不斷為這個怪獸加油助威。教師的精神分裂其實源於教育價值的精神分裂,而這種教育價值的精神分裂又和國家精神的價值分裂脫不了干係。在學校,有許多教師其實也是精神分裂的,甚至也包括我自己,在批判中妥協,在妥協中批判。想想,之所以逃避自由,是不是無路可逃,還是我們被某種東西綁架了?

很快就要放暑假,我聽說古城某應試牛校暑假在初一就準備集體補課,這不是有病嗎?現在教育的怪圈就是一些有病的人非得要控制正常人,不懂教育的人張牙舞爪地指揮著千軍萬馬,把學校弄成了“陣地”,把教師搞成了“隊伍”,教育成了“戰線”,那就繼續這樣整吧,看你們整出個什麼世界。

前幾天一個孩子給我說:“老師,我昨晚睡得早,十二點就躺下了!”我不知道說什麼。現在幾乎每個老師都說上課有孩子睡覺,但這樣競爭下去,最後誰遭罪,但看那眼鏡的度數、近視的人數、夭折的生命……教育場域中的人應該心裡最有數。

一些老師在學校的裹挾下比來比去,充當幫兇,壓榨孩子生命,控制孩子自由,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楊林柯:比成績還是比無恥?

楊林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中國而教”項目組特聘專家,中華教育改進社社員,陝西師大文學院碩士生導師,出版各類編著40多種,為《教師博覽》簽約作者,《教師月刊》2012“年度教師”,入選《中國教育報》2014“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著有《推動自己就是推動教育》,現在陝西師大附中高中部任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