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誰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更大呢?

手機用戶67112236676

在對孔子其人和思想、對老子《道德經》以及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史進行研究後可以明確的說,孔子對中華民族貢獻大。

先說老子,《史記》不能明確其人。連人是誰,生於何年、歿於何月,哪裡人氏,什麼姓氏都明確不了,遑論貢獻!

《道德經》本來是一篇有積極意義和很高價值的文章,可惜被後世曲解太多,使其應有的價值未能充分釋放出來。“道家”思想只用了老子的名,更多是莊子及其後學的思想對後人產生的一些影響,但離初始的《道德經》相去甚遠,消極的東西多。這些消極的東西對後世造成的影響不小,但它不是貢獻,也不是“老子”的。

而作為承前啟後的學者,作為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述前代歷史和思想,輯《春秋》《詩》《書》《易》《禮》《樂》,使這些大部分得以流傳至今。孔子民本思想、仁與禮的思想、德治思想、教育思想、忠恕思想、中庸思想等等經兩千多年傳承,已經滲透入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中。即使那些對孔子狂噴之人,也在用含有孔子思想及言論的話進行日常交流而不自知。

提問說“如何證明”,我上面已經說了。其實只一部《詩經》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更何況還有《尚書》《易經》《禮》《樂經》《春秋》呢!


陳廣逵

這個問題很宏大。真要較真地去問,老子和孔子誰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大,那就要了解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我們從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三者的不同來比較。因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治國理政的思想,無非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綜合,這叫做治理的哲學。

儒家的人生觀是積極進取的。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就在於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這個人生價值就在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能夠達到三不朽的人。而三不朽就是儒家的人生理想。這個三不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所以,孔子認為,做人就要實現為個人、家國、天下的價值的統一。也就是宋代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這種人生觀一直激勵著歷代的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社會和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直接推動了國家的振興和發展。這是一種正面的推動力量。

道家的人生價值觀就是順其自然,自我完善。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認為,人活著就要順應自然,自然咋樣你就咋樣,你個人不要和自然鬧彆扭,而是要順著自然的規律,在自然中達到無為而無不為。這是一種封閉的、消極的處事哲學。反映在國家治理的政策上,道家哲學追求的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原始的狀態。事實上,這隻能是道家的一種美好的理想。不過,道家的順其自然的思想,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為自然的生態主義,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發展觀。某種程度上,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然而相對於儒家的積極進取的治理方式來說,消極的、退隱的、自我封閉和完善的道家哲學,對國家的促進作用弱於儒家。

儒家的世界觀是人要在世界的舞臺上建功立業。要把人的價值實現放在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實現上。用孟子的話說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們要心懷天下,要有平治天下的責任心和擔當。所以,儒家的知識分子大部分是勇敢擔當的愛國者。

道家的世界觀是,世界最好都清淨,最好就我一個人,享受清風明月,沒人打擾,在寧靜的環境中,享受那份孤獨和快樂!所以道家的知識分子大部分是隱士,雖然他們身懷絕技,雖然他們有雄韜大略惡,但是他們不高興不開心,乾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兩種世界觀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是刑天舞干鏚器,猛志固常在,一個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對社會的貢獻完全是不一樣的。

因此,儒家思想是指導人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如何建功立業的,道家思想是指導人們如何修心養性如何獲得心靈的寧靜的。從歷史的進程來看,還是儒家對中國社會的促進作用大!

當然,功夫不能用老,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對於個人來說,

我們用儒家指導我們的工作,用道家滋潤我們的靈魂,儒道並用,則人生圓滿;對於國家來說,儒家是我們的主流,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在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用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導我們的生產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享受美好人生。儒道並用,則我中華崛起指日可待!


好玩的國學

孔子教你如何當官,老子教你怎樣做人。想想這世界是為官的多,還是做人的多,就知道孔子和老子誰的貢獻大了。

雖然老子的《道德經》沒有如同儒家的《四書五經》一般用作考取功名的教材,但是幾千年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最終成了老子的粉絲。

再來看《道德經》裡出現了多少成語:

知足常樂,自知之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根深蒂固,功成不居,無為而治,和光同塵,多言數窮,天長地久,上善若水,金玉滿堂,功成身退,目迷五色,寵辱若驚,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餘食贅行,知雄守雌,佳兵不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多藏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出生入死,福禍相依,深根固柢,根深蒂固,長生久視,報怨以德,以德報怨,請諾寡言,得寸進尺,哀兵必勝,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安居樂業,等等。


而孔子呢?恐怕只有一兩句在老百姓日常生活流行,三人行必有我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


閒看秋風999



老子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歷代聖人的思想理論,並運用於叫人認識自然規律,用自然規律引導世人順其自然而休養生息。叫世人知萬物之性,知性而為能為之事,常處吉地不盲目妄為,以避兇險。老子是當時集道家思想理論之大成者,後世諸子百家都是道家的分支。

儒家學說只是道家思想的一個分支,孔子及其儒家徒子徒孫,重人德而輕自然之道。重講人間之道而忽略了天地之道對人間之道的巨大影響。儒家以孔子的君子之道為依據,制定了仁義禮信智忠勇等。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忠孝仁悌等三綱五常法則,規範世人的思想行為,以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地,便於社會統治,希望社會長治久安。

可是人性的貪婪和自私是動物的本性,人比動物更勝。物產豐富時貪奢侈,物產稀有時強者講暴力。經過佛教和儒家學說一,二千年的教化,人們的思想行為還是現在的局面。

而以道家思想產生的其它諸子百家的思想確以潤物無聲的作用化入到了中國人的意識裡,遍面開花結果。你只要從世人的日常用語中就可看出,人們在爭論是總講:你講不講道理。一個“道”字以深入到每個人的心裡。大道不平眾人踩等等。道教全面繼承和發展了道家思想,並應用到社會中。以道家思想理論發展出的道醫和丹道和道術,即現代所指的中醫中藥,及針灸術。以及丹道冶煉術發明的礦物製藥法。道術即中國傳統武術即養生修練護衛術及內外丹的醫藥,醫術及治練術等方法。

因此,老子與孔子誰對中華民族貢獻更大。我認為是老子,因為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文明和文化的總根源。老子是代表道家思想的,他是當時之集大成者。後世諸子百家從他那裡發源而來,由此就一清二楚了。因沒有父就沒有子,沒有種子的傳承,就沒有下代的開枝散葉。


墨核子


老子像

首先,要分別介紹一下,老子和孔子,是何許人也。

按照生卒年順序,我們先來介紹老子。

老子出生在春秋時,名叫李耳,在藏史室工作,相當於今天的省圖的圖書館館長。

老子的思想囊括在道德經之中,其中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治國理政。老子提倡無為而治,即不要過度教化和約束百姓。

第二個方面,修身養性。順應自然,遵循自然之道。

第三個方面,修道權術。不可過度為之,物極必反。


孔子像。

再來解釋下,孔子。

孔子的知名度,我想我不必多說了。

1988年,在諾貝爾獎論壇上,有1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致表態,如果想在21世紀,和平而平穩的生活,應該到孔子的時代,到孔子的思想中去尋找智慧。

孔子還被認定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第二位是馬克思。

可見,孔老夫子的影響力早已跨越重重高山,傳播到大西洋去了。

那麼,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呢?

第一,治國理政。仁,禮。

仁,是指仁者愛人。是勸導統治者應以大愛之心,治理百姓。這樣才會得民心。

禮,是指以禮治國,其正是以法治國的對立。禮,就是規章制度,道德。提升百姓的道德,有恥便有德,方可治理。



第二,修身養性。積極進取的入世態度,即學習治國理政的道理,然後輔助統治者復周禮,施仁政。

在這裡,多說一句。

孔子3000弟子,賢者72位,均在各諸侯國督政。

可見,孔子不僅是哲學家,更是教育家。創立了儒家學派。


從老子與孔子的主要思想來看,二者的影響力都是很大的。

但從統治者的角度而言,儒家學派的思想更符合統治階級利益,所以封建社會,尤其是後期,尤以儒家思想為要。


趣談文化

應該說這是一個常識問題,孔子的貢獻對中華民族而言,明顯大於老子。

一:孔子思想是積極的,入世的。他正式開闢了中華文明的先河,使上至統治者,下至平民百姓感受到道德倫理的教化,使人成為真正的文明人,具有普世價值。比如(大學),(中庸),(孟子),(論語),還有詩,書,禮,樂,等儒家經典,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他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古往今來不知激勵著多少男兒成為英雄豪傑,為保衛華夏民族建立不朽的功勳。

二:而老子呢?當然也很了不起,他應該可以稱得上中國的大思想家和哲學始祖。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明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但他有些思想總是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搖擺,有時甚至是消極避世的,比如:雖有舟楫,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復結繩記事而用之。另外,老子思想更適用於權貴之間。兵家之間,商家之間的明爭暗鬥。對老百姓而言,我認為只有一個順其自然的人生觀管點用。


三:老子唯一的著作(道德經)雖然博大精深,但也難勉晦澀,是玄學之一,雖然傳播廣泛,但又有多少人能能領會透徹呢?而孔子的論語就不同了,在古代和近代知識分子中,倒背如流者,大有其人。是古代公務員國考的主要內容,影響極其深遠。


手機用戶弘毅

老子主張是以“道大,天大,地大人大”為核心為東方哲人生命觀,敬天貴人法自然的本體論及認識論,凡是對以民眾生命有害及壓制社會民生的,老子是批判的。並告誡眾人世界是變易的,春秋強弱是要轉化的。知雄守雌,知退知減。不唯名困,不惟利累,人法地……道法自然,守樸返真求自在。老子是個人總結夏商周中國數千年古人社會發展智慧,悟透出一套東方人看世界,參生活,適自然,避俗累找自在的雲端快樂智慧。老子智慧人類世上首創。孔子自言:“述而不作”,孔聖人亦是先秦智集大成者,寫易傳冊集詩經,總結先秦政治倫理說,開創民間大學,教導六藝之說。孔子本人熱愛先周國家禮制文明,聞先周遺禮樂之聲“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可見獨衷盛周文明。總之孔子以其勤勉與智慧,獨創中國早期民間大學“有數無類”,並“因材施教”,繼承先秦的商周盛世文明理念,主張”克己復禮”,“為政以德”,“節用愛人”。孔子理想人人守信尊守國家制度禮俗法度,社會國家就會由亂到治。老子的東方批判哲學思維體糸,為有道的國家制度,為有德行的官與民行為都立下標準,對中國人文思想獨立,解放開拓了東方思想陽光大道,自老子莊子,屈原漢賦起,中國人有了獨立自主,敬天,愛大自然,愛國貴人拜祖敬自由的人文精神,老子之思維為中華文明開闢了科學之門人文天梯,為東方政治倫理說學,成中華思維辯證法開山始祖,為東方古軍事學,古曆法數學,古養生醫學,古代邏輯思維,古代美學自然模仿說,和藝術風格流派說的建立與發展,老子是中華文明三江源頭“正如魯迅言道家旻中華文化源頭”。孔子開創的教育說“先秦商周政治倫理說”更多對個人學業修養進步,東方國家統治管人方面的精髓。老子像仙者立雲端,返古上天入宇宙,談有說無,讓人們返樸歸真,知避懂進退。樂天知命。孔子像位農林部長,天天向世人講天下農場主,如何給林苗不汙染環境,如何防火防澇防蟲,如何把不同材質的小樹培養成國家,縣鎮,家族的房屋棟樑。老子與孔子兩人理想方法不同,傳經說道角度原則不一。就像兩位各自從珠峰南坡北坡登攀珠峰一樣,兩位聖人都登上中華文明峰頂。一樣了不起。後無來者,令世人永遠高山仰止。


呆念想

當然是孔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大。老子雖然滿腹經綸,但他逃避現實,明哲保身,過隱遁的生活。若不是西出函谷關被阻不讓走,試問《道德經》能流傳後世嗎?再好的東西也同屍骨一樣爛掉。說孔子為統治者服務,那是以偏蓋全,不瞭解孔子的生平及歷史,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見樹木,未見森林!

老子講道是哲學,站高看的遠;孔子講德是道的一部份,是具體的人的學問,是具體科學。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補充。但沒有哲學,可以生活;可沒有科學,難以生活。從這點看,孔子卻是貢獻大,不愧至聖先師,萬載受尊。


康榮後甸子



老子的貢獻是,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哲學體系,包括下列內容:

世界觀、辯證法、認識論,方法論等。

而孔子的貢獻是開設私塾。做《春秋》,為《周易》做傳,修訂《詩經》、《尚書》、《周禮》、《樂經》。為華夏文明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孔子思想更加博大精深。

哲學思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思想生八卦。泰極否至,否極泰來。

政治思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法治思想: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

道德規範:親親之愛。父母有慈,兒女有孝,兄長有必,弟妹有敬,丈夫有情,妻子有義。見利思義。



總之,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看,老子貢獻更大。在對華夏文明的綜合貢獻上,孔子更勝一籌。


楊朱學派

老子,孔子分別被後世尊為道家,儒家的創世宗師,是春秋諸子百家中地位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兩門學派,對中華古文明的傳承,獨創,引領起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若論貢獻大小,卻各有千秋,難以比較!據傳孔子曾登門向老子虛心請教周禮知識,問答完畢,二聖進行了誠摯的思想探討交流,彼此和而不同,卻相談甚悅,孔子稱老子是:見首不見尾的神龍!老子稱孔子:上天降世的麒麟!,可謂惺惺相惜,讚佩不已!龍麒交匯,道儒千古!據世界權威漢學大家李約瑟博士(英國,曾是生物學家)曾說:如果把中國文化比喻成一棵參天的大樹,那麼道家學說就是樹根!挺拔的樹主幹就是儒家(魯迅也認同道家是中華文化的根底)老子,孔子,創立引領的道儒學說,不僅參與引領造就了輝煌燦爛中華民族古文明,同時也滲透進入我們民族思想血液和行為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