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到底指什麼意思?

55e4680


《老子道德經原文譯文》

//擬自然現象為道基,以人常生態為德本,二者協調萬物生機盎然矣。

研讀老子——找到人與自然的互動規律並轉化為實用常識,常識即道理,道理還需放之四海皆準,謂之大道。//新註解版本自校,廿由八曰西2018~2020//

第1章原理(術語一元)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道地道人道,有道則立無道則廢。可紀可載為名,失依失據則刪減名除。自然循運衍生萬事萬物,陰陽調和秉承運物延續。摒棄雜念易於觀察到萬物運動的變化規律,礙於雜念看到的只能是萬物運動的淺層外表。象徵隱喻同時存在,形容意示各有不同。萬物機理若隱若現,窺探天地奧秘從悟道中入門。

(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意指: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分不開的//同一物品擺放不同位置將有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說道德經裡同一句子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章節裡其意思都不盡相同//)

第2章對立(兩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衍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人們應該掌握的常識人性有陽光的一面,就有陰暗的一面。有柔弱的一面,就有堅強的一面。事物的本質是對立又統一的例如:有與無相生!難與易相成!長與短相形!高與下相傾!音與聲相和!前與後相隨等等是人們日用不覺的常識。所以明白人做明白事,前人著述導化後人。以認識人與自然界物的互動規律,作為生活上的日用常識。人性如是,應不設門規界限,不攬技獨秘,上下傳承。

第3章倡導(三才)

第4章載道(象徵)

第5章居中(生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之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物競過程萬象紛繁,自然運物應趨而出。智者開悟窺破生死,視一切因果賞罰之必然。自然界物,同存於一個空間及環境,佈局不擾動則與,一側涉事則牽動一方甚或全局,涉事逾深擾動更甚,唯運物均衡至趨於平和。

第6章畜養(肖合)

第7章鞏固(宿紋)

第8章兼善(徵兆)

第9章盈滿(宮格)

第10章裁定(十方)

第11章輪迴(循環往復)

第12章取捨

第13章角色

第14章教訓

第15章修養

第16章應用

第17章人生

第18章羈變

第19章合理

第20章個性

第21章教材

第22章準側

第23章規矩

第24章審慎

第25章定義

第26章珍惜

第27章因果

第28章揚長

第29章羈心

第30章謙遜

第31章沉溺

第32章溯源

第33章德行

第34章師表

第35章目標

第36章互信

第37章安身

第38章品德

第39章兼得

第40章反應

第41章薰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自強不息的人,銳意進取永不歇步。固守本份的人,不欲建功祈求無過。沒有主見的人,猶如水上浮萍,遇湍即急見灘即附。可以說每個人的造化並非全是與生俱來,而是關聯從小教育啟蒙培養,以及經歷環境磨礪,還有即是與其所接觸的群體薰染相關。載道當富出貴,能否承襲看德性。命數貧賤生寒,能否改變看意志。聽天由命抑或奮力爭取則看稟賦覺悟:格局恢宏者必然常受爭議!明白事理者必然貌顯滄桑!氣勢十足者必然內欠實質!謹言慎行者必然不拘一格!功成身退者必然精神內斂!人若得悟大道至理,始於觀察始於思考始於實踐集大成者融會貫通則人生贏家。

第42章序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順逆數69取象勘圖和推易定義先天順數後天逆向,一曰排列,二曰次序,三曰佈局演義三生萬象。萬物相互依存而又各恃特牲,數字和文字與景物緊密相連。不能歸納其中的事物視作殊異,忤逆,不合情理的個別例外,卻也有把個別例外運用到極致的例子。因此需要認識自然界物的規律有生就有死有茁壯就有枯萎,有順就有逆有往就有返。既成之形象,其志可傳。萬狀之異相,野事勿切。

第43章樹教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秉承文化樹人,鑄就人人兼具解疑釋惑的知識力量。知識是打開思想認識世界的唯一窗口,文化是聯繫所有文明之主幹紐帶。樹人之德,唯文化知識,夙願人人皆可得與普及。

(注:文化力量可突破任一摒障阻力而見功。二千五百年前老子提出文化軟實力)

第44章心態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聲望跟實力相抵則身份!實力跟地位匹配則權杖!身份跟權杖彰顯則把柄執杖!籍借身份奢求必行不義,權杖之下索取必背良心。喻言擺正己身是一種態度,直視人生是一種氣概,心態良好足見載物皆泛善可循。

第45章厚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謙遜者恭謹禮讓,而使人不生嫌隙。厚德者樂善好施,而使人不生妒忌。忠者使人敬佩!義者使人信服!士者使人瞻仰!施大於受,舍大於得,銘言是天道恆常人道厚德。

第46章得失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在順境時得勢,自然錦衣足食簇擁鮮花。人在逆境時失勢,難免餐風凜宿人神走避。願景總有虛擬的成份而不易得到,好景總有奢華的伴隨而不想失去,環境總會隨著時間遷移而更改。因此淡然看待一時的得失成敗,是對起伏人生的幡然醒悟。

(注:走馬以糞參照~鮮花與糞便聯繫在一起//例: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47章境界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小。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精神集中,可以把事情想的更寬廣更長遠更有深度。意識投入,可以把事物看的更清晰更透澈更加深刻。精神和意識鬆懈煥散,所想所看無疑不著邊際目無頭緒。善於思考的人懂的收懾心神所以能把事情分析清楚,善於觀察的人懂的專心一致所以能把事物洞悉透澈,力能思考察看合一的人更能體現智慧集成之境界。

第48章增益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把握學識之妙運用察知隱藏著的未知智羈至有卓越的成長進步!放棄對事物的索知和求真無疑不進即退,不自省將一退再退,固步自封將一無是處。增進學識需要不斷求索和集眾智,縱有賦才而挾情緒辯思,始終學而懵知,認識不足與缺憾才顯卓見真知。

第49章公道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法治人人平等,是對生命的莫大尊重。守法者犒,違法者懲,彰顯法治公平。守規者賞,違規者罰,體現制度嚴明。法治公平制度嚴明是保障社會安定的長治措施,社會安定則生產有序是維繫國家正常運行的重要一環。制度之下人人皆有法可依,法治之下人人皆有據可憑。

(注:公道~人心=以百姓心為心)

第50章成就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成功與失敗。成功一途源於積極勤奮爭取!失敗一途出於消極懈怠放棄!贏在及時順勢把握機遇,輸在封閉固守不知進取。成功沒有捷徑可尋,靠的是努力拼搏堅持。平凡人生非凡成就,耐受的住嚴寒酷曙方能化蛹成蝶,經受的起風浪打磨方能屹立不倒。懼怕挫折將不前,懼怕羞辱將不進,懼怕碰壁將不逮。成功沒有秘訣可研,靠的是意志毅力恆心。

(注:十有三的意思是指~成功有十個條件如果佔三個就看到成功的跡象,如果再佔三個就有六成希望,如果再再佔三個就有九成把握//成功的十個條件是~積極勤奮爭取這是第一個三!第二個三及時順勢把握機遇!第三個三意志毅力恆心!剩下的只需要努力拼搏堅持Ok!失敗的原因只佔一個三就敗得一塌糊塗了,那就是消極懈怠放棄//入軍不被甲兵~戰場上活下來的才算是精英)

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刑之,勢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也。長而不宰,此之謂玄德。

(說說:文化傳承,學術延續!)


55e4680


被誤解的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老子名言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因為大家都喜歡從字面來理解這句老子名言。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要說起這句話,大半的憤青都會告訴你,這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標準的無政府主義宣言,標準的對社會不滿。這句話在各種憤青的文章中,在當前下三流的網絡YY小說裡那是隨處可見,主角通常是弱小無助,飽受壓迫和不公,於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立時或悟道飛昇,或肉身成佛,或從一個人人可以欺負的小癟三變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這些人的思維都可以總結為一種抑鬱太久的被壓迫感大爆發,就好像老天欠了他十萬元一樣。可是呢?另一方面這幫無政府主義的傢伙又沒膽子喊出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類的話,更不敢扯出個大旗子大叫“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最後,只好喊一喊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表達一種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說實話,其實我挺同情這些人的,無政府主義沒什麼了不起,一個人在學生時代沒有經歷過無政府主義的階段,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沒有青春,我也經歷過那種思想特別衝動覺得這世界上誰都跟自己過不去的時代,不同的是現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點用都沒有,社會是不公平,社會就是這麼不公平,如果你覺得社會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變這一切。

這裡大家都可能誤解的一個詞就是“芻狗”老子的“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裡去了。<strong>

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於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聖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所以說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它就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如果有人去拉動它,那麼風就自然吹出來。

我是淨明派忠孝道法脈法字輩弟子

如果您喜歡道教文化請關注此號


用戶54781091139


喜歡看修仙小說的朋友,常常會被神奇的修仙功法所吸引,甚至會幻想如果我能擁有這一身飛天遁地旳本事才好,可你們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修行者是怎麼樣的嗎?我,算是半個修行者,在沒有人引領的情況下,摸索著練了幾十年,直到五六年前才知明白所謂的功法,其實是兩層意思,功靠練,法靠悟。筋骨皮肉練的再好,如果不“明道",終究只能是一個沒有境界的武夫,《道德經》在我多年的研讀過程中,結合修行獲得了一點有別書本上的理解,在我與朋友們分享的同時,也希望能得方家的指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道德經》第5章,說實在的對於這段話的解釋,從古至今的各種版本加在一起,都可以出版一本超1OO萬字的書了。但是,不管哪種解讀,我個人以為都背離老子的原意,或者說,我們所見過的解讀只是望文生意的表象,我這樣說可能會遭人唾罵,如果我今天要不說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來,只怕都要遭廣大網友口誅筆伐了。

首先,要解讀《道德經》的真正奧義,我們不能把自己當作凡人,我所說的凡人,就是一個有著正常思維的、需要每天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也就是《道德經》說的“下士”,要讀懂《道德經》,我不能平視或仰慕,是要站在雲端之上向下俯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為什麼要加一個“鵬之背“呢?不要這三個字似乎也便不影響文章的意境,對吧。其意義何在呢?其實,在這兩句話中,莊子告訴了我們三個含義,一個就是“怒而飛”的氣勢;再就是鯤鵬不管有多大,飛多高,我莊子都在上面俯看。是不是有點孫悟空了逃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味道呢?而在《逍遙遊》中的鯤鵬再大,也逃不過莊子的法眼去,三,莊子是一個旁觀者。這就是我要說的《道德經》解讀之法。

人們常說,人所處的高度和地位不一樣,他的眼界也就不一樣。就像人們交際的圈子,如果只讀了小學,你交往的圈子大都是小學時的同學;讀了中學圈子就大都限於中學;如果你是大學甚至於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畢業,你的交往中還存在小學和中學這樣圈子嗎?道德經開篇不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嗎?不是說“天大,地大,人亦大"嗎!因此,我們在讀《道德經》時要敢於腦洞大開。如果結合列子和莊子讀道德經,收穫則會更大。

其次,我們讀《道德經》要從儒家思維裡面跳出來,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旁觀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經》的真髓。為什麼呢?因為儒家將《道德經》斷章取義了。瞭解一點《道德經》源流的朋友應該知道,《道德經》原來的書名叫《德道經》,德在前道在後。同時大家也知道自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道家就衰落了,董仲舒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大家應該知道孔子曾數次問道於老子,然而我們在讀的時候,卻往往忽視了《道德經》中《德》這一部分的敦敦教言。老子的本意是讓平凡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悟道的存在,而儒家卻將其變成統治者統治人們的道德枷鎖,這不是斷章取義是什麼?因此,我在此有必要給朋友提示一下,讀《道德經》先讀《德》後讀《道》,這樣去理解去解讀《道德經》就容易多了。

第三,對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解讀,“不仁"和"芻狗“這兩個詞是重點,如果對這兩個詞的理解發生了偏差,就真應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句話。"天地不仁",我們能看到三種不同的解讀:一是否定句,即天地很不仁愛,或者乾脆是仁愛的反面;二是反問句,天地如果不仁愛。 三是排除句,天地無所謂仁愛。

然而,我認為這三個解讀都偏離了老子的本意,生活中我們人最能體會“道味"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病,另一種就是男女交歡。也許你會說我是不是瘋了,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因為一個人的病痛除了患者,男女之事除了經辦人,別人是無法體會得到箇中"痛、快“的。“病“就如同“悟道“一樣,你懂了就懂了,悟了就是悟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局外人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中醫才會有“不仁“這個詞——麻木不仁。我們常把道家稱之為"黃老之學”,有點歷史知識的朋友都知道,道是從巫分離出來,而醫則更是如如此。我們常說了解事件的最好辦法是把“根子“挖出來,因此,“不仁"的解讀應該中醫的角度去解讀。麻木不仁這個成語,是從中醫借用過來的。這裡仁指的是感覺或知覺。而絕不能解釋為“仁愛"。

芻狗:現在對“芻狗"這詞解讀,百分之百分都說成是:祭祀所用草扎的狗。這,這純粹就是胡說八道嘛,我們翻開歷史看一看,在老子那個年代,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時候,不用人去殉葬就已經很難得了,會用草狗去敷衍天地神靈和先祖?就算是現在,逢年過節祭祀去世的先人都還要擺點酒肉,何況幾千前的人呢?古人認為,祭祀是非常神聖的事情,並置有專門的機構——禮部,周朝的時候分得更具體,而且每次祭祀的事情還要錄刻在甲骨或青銅器上,《周禮》也因此而名,不然孔子為什麼要復禮?復的又是什麼禮呢?如果真是用草扎的東西祭祀,為什麼沒有傳下來的痕跡?牛羊豬這"三牲祭禮"一詞又從何而來呢?這也是我前面什麼說要跳出儒家思想的原因,因為這是仕大夫們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說給老百姓聽的。你們這些個刁民有什麼好怨的?為了祈求你們能過得好一點,連祭祀天地神靈和先祖祭品都用草狗代替了,難道你們不知道狗肉上不了席桌?不規規矩矩的做順民,想造反是不是?

那麼“芻狗”是什麼東西呢?芻狗是一種蟲,或者說是螻蟻。你也許會問我證據呢?證據得從蘇軾給改王安石詩說起,說,蘇軾去拜會王安石時,他看老王在紙上寫著:明月當空叫,黃狗伏花間。小蘇心想老王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明月能叫嗎?花朵能趴得了狗嗎?於是就將老王的詩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陰“,小蘇辦完事在回家的路上,偶聽幾個小孩說到黃狗是一種蟲時,才知道自已把老王的詩改錯了。而且現在許多地方都還有把蛄螻、地蠶叫做"狗"的習慣。好了閒扯淡這麼多,下面我來把正文給解讀出來。看著是不是通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呀是沒有感知力的(對什麼都麻木不仁),它高高在上,不過是把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當作螻蟻罷了。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裡的聖人,不是那些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的人。文中的聖人指是“王",即統治階級。在《道德經》中“王,邦、國"等字出現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因此,我才認為應當把“聖人"解讀為“王“。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句話的重點在“不屈"一詞,一直以來“屈“都被解釋為“枯竭“,但我認為最正確的解釋應該是"虧“,繁寫體的“虧"。虧,氣不足為虧。與月亮盈虧之意同。不虧:圓滿,充實。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你感覺它是虛無的,但實際上卻是圓滿充實的,不去拉動風箱則罷,只要去拉動風杆不管進出,就都能感覺這種“虛中有實"的存在。

修行悟語:中國人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不信鬼神不信天,在面對天災和挫折的時候,還會喊出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壯語,因此,道家提出了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的修行理論,即“天人合一"學說。而道家修行者更是認為“我即是天“,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芻狗"。

聖人。我在前面說過,文中的"聖人"應該解讀為“王",修行者認為能主宰自已的"王",只能是自已的意識,即修行者的元神。除此之外所有可能影響到自已的色、聲、意、觸等感覺都是“芻狗",都應該對其"不仁“。

橐龠。人的橐龠即肺,意指呼吸。普通人最能體會到修行者行為的就是呼吸,因為呼吸是人的本能反應,沒有人會時刻注意呼吸,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忘息”。如果一個人能把所有影響、或者干擾自已的因素像呼吸一樣忘掉,那麼他就可以說是一個有道行的修行者了。修行者對"芻狗”不是摒棄,也不是“不仁"而是“忘“。忘形,忘情,忘神,只有忘記一切才能入靜(入定),才能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道"。才能體會“虛而不屈“。怎麼去實行這目標呢?答案就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不偏不倚為"中”,即自已的真意。“守中“即守住自已的真意。借用《岳陽樓記》文中之語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是也。

(在我的頭條空間裡,有更多的修練體會和對《道德經》的領悟,感興趣的朋友儘可一觀,若能提出不同見解,本人萬分感謝!)

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問多言數窮怎麼解讀,我本來已經回覆了,但又怕其他朋友沒看到,就重新編輯發出來。

多言數窮:說了很多的話(或理由)數(這裡應該讀shǔ音)羅列,窮:窮盡。這是一個倒裝句。解讀:說再多的話,羅列再多理由(有什麼用?),還不如守自已的真意。

這句的含義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差不多。


四寶齋


老子其人與《道德經》

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創立道家學派,“儒、道、釋”三家構成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樣被奉為聖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相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函谷關守令尹喜求他著書傳道,老子於是留下五千言,過關而去。老子著書,就是流傳至今的《道德經》,老子的思想都在這本書中體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指的是效仿。老子所倡導的道是一種自然之道,天地萬事萬物的生長和消亡,都脫離不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特意生長一種事物,也不存在故意毀滅一種事物,天地間的一切事物在自然界任其發展,充滿自由,天地不會橫加干涉,這種自由自在的生長和消亡現象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老子道的本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老子的這句話,必須首先了解兩個核心關鍵詞——“芻狗”和“仁”。

什麼是“芻狗”?

狗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以狩獵為生的上古人類,最初飼養狗也是作為食物來儲備的,在祭祀活動中狗也就相應的成為了一種祭品。當人們飼養的家畜越來越多,食物來源很充足的時候,再加上狗在圍獵中能幫助人們捕獲獵物,狗就不再作為一種食物,作為祭品的狗也就用草扎一隻形象的狗來代替,這個用草紮成的狗就叫“芻狗”。


祭祀活動中的所有祭品,作為人類與神靈溝通的物質,都具有虔誠、禮敬和神秘的色彩,被人們所尊重,當祭祀結束後,這些祭祀往往被丟棄,視同廢物。《莊子·天運》有一段具體生動的描寫:

“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意思是說,芻狗在沒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裡,用錦繡毛巾蓋著,主祭者還要齋戒沐浴之後才能把它放到祭壇上,等到祭祀活動結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頭和背,砍柴的人還要把它拿去當柴燒。

由此可見,“芻狗”表示一種用完就被丟棄,不被珍惜和愛護的東西。

“仁”是什麼意思?

“仁”通常理解為“仁愛”,本來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在儒家被定義成一種道德。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境界,直接發展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但是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知道,“仁”一開始的提出者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並沒有給自己創造一顆仁愛萬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狀態下,讓萬物自由的生長。在天地間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人與萬物一樣自然生存,遵循自然規律從“有”到“無”, 不受天地的干涉與支配。自然規律是沒有仁愛之心,偏愛之心,只是人從自我的私心考慮,認為天地也有偏愛和私心存在。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認為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他們要辦的事只要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聖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對世人存仁愛之心,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了偏愛之心,有了一己私慾,則天下百姓真的就變成“芻狗”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橐籥”俗稱風箱。老子用風箱做比喻,來說明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在一靜一動中發展的,像風箱一樣,動則生風,靜而藏之,從而進一步說明仁愛之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被長期誤解的一句話。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這句話,被用於證明上層的不仁不義,視百姓和萬物為豬狗。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與之完全相反:天地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萬事萬物,包括人類,在它看來,都和豬狗一般。

乍聽起來很難接受,但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

天地什麼時候特殊對待過人類?

有地質學者曾經說過,人類又何曾拯救過地球?地球還需要你人類拯救?地球存在了幾十億年了,從一無所有荒野岩漿,到後來的恐龍世界,再到後來的荒蠻部落時代,再有人類文明,地球一直存在。你人類說拯救地球,其實是拯救自己的生存環境,環境壞掉了,人類死絕了,地球也不會滅,人類多半也等不到地球滅的那一天。話說回來,天地對人類是沒有感情的,對草木和豬狗,對岩石和河流,都不會特殊對待,所以,“草木、豬狗、人類,在‘我(天地)’看來,都是一樣的。”

天地該暴雨暴雨,該洪流洪流,該地震地震,不會憐憫草木,也不會憐憫人類。天地榮發,撫養萬物,也不是因為愛憐,而是恰好如此而已。所以在人類看來,天地是“不仁”的。在普通人看來,聖人如此看待萬事萬物,也是“不仁”的。你怎麼能沒感情呢?你怎麼能把人和草木、螻蟻、豬狗看作同樣的呢?

老子問,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天地之間,就好比一個大風箱吧?

什麼意思呢?

天地運轉,有它自己的程序,不會因誰而變動。風吹過,草木搖動,衣袂飄飄,對風來說,都是一樣的。


豆子人民藝術家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能這麼解釋。

老子說的仁,當然指仁愛。但老子說的不仁,就指殘忍嗎?顯然,仁愛的對立面是殘忍,但在仁愛與殘忍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冷漠無情的中間地帶,而這才是老子說的不仁。

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戚朋友都是仁愛的,對於冤家仇人則是冷酷的,但對於沒有關係的路人,則是冷漠待之,不會特別親近,也不會特意疏遠,這就是《道德經》中的“不仁”。

古人認為,天地之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陽光雨露養育萬物,特別是他偏愛人類。但是老子卻指出:這樣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們自己發育,並不加以干涉。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統治者,即聖人,也像天地一樣不仁,聖人對百姓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發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經》中一直論述的“無為而治”。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幹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這是個太難回答的問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第五章。對這句話,自古以來,解釋者無數,大概誰也難證明自己說的最準確。

這一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首先,“仁”的含義是什麼? 自古最通行的解釋,“仁”為“仁愛”,所謂“仁者愛人”。但這是儒家對“仁”的理解。道與儒,畢竟還有區別。

近代有學者解釋,“仁”為“人”也。也有不少人不贊成,說老子那時候還沒有這樣的認識。


不妨先按通行的解釋理解。

那麼,“天地不仁”,就有了至少三種解釋——

第一,否定句,天地很不仁愛,或者乾脆是仁愛的反面。

第二,反問句,天地如果不仁愛。

第三, 排除句,天地無所謂仁愛。

自古以來,主張第三種者為多。因為古人多用這樣的句式,直到唐宋依然如此。比如,魏徵奉敕所作的《九成宮醴泉銘》說:“大道無名,上德不德”,不是說聖上不具備該有的道德,而是說,至上的道德,反而不表現為具體的道德。


“芻狗”,自古以來也主要有兩種解釋——

一是說指草和狗兩種東西。

另一是說,是指祭祀所用草扎的狗。

多數認為是第二種。前一種很難說通了——為什麼是草和狗這兩種東西?相互不搭界。

按照前半句的三種理解,與後半句聯繫起來,也就有了三種解釋——

一,天地是沒有仁愛之心的,把萬物都看作是草扎的狗。

二,天地怎麼可能不講仁愛,把萬物都看作草扎的狗呢?

三,天地無所謂仁愛,不會把萬物看作是祭祀時有用祭祀完無用的草狗。

上古之時,比如商周,曾用活狗作為祭品,後改為用草綁紮,稱為“芻狗”。確是祭祀時有用祭祀完無用。

第三種解釋,被多數人所接受。


需要說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簡中,有《老子》的內容。裡面,並無“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這句話話;也沒有最後的“多言數窮,不如手中”這句話。

另外,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和馬王堆帛書,均有《老子》一書,但編排上,非《道德經》,而為《德道經》。這皆為漢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可見,現在通行的《老子》,當為漢武帝之後的版本,那個時候到魏晉時期,編輯先秦史籍很多,託偽修篡也不少。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很可能是批語,但就像脂硯齋批紅樓夢一樣,有不少後來竟成為了正文。


一老沈一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5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前面兩句,很多人非常熟悉,但是對這兩句誤解的人也非常多。我看樓下的很多朋友已經做了詳細的解釋,我在這裡就不想再“炒冷飯”進行詳細的重複了。

我不妨更深一步,來談談這句話在整個《老子》文本里的地位和意義。

《老子》其實脫胎於兵家 都是教君王打仗和治理天下的

雖然前兩句話知道的人比較多,但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這句話,而是從“聖人不仁”到“不如守中”。

李澤厚先生曾經認為,《老子》這本書脫胎於“兵家”,也就是類似於《孫子兵法》的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都是“正言若反”,比如老子說“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孫子兵法》也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你看,本來是要說打仗的,卻告訴你,不打仗是最厲害的。

電視劇《老子傳奇》中的老子形象

這種思維,我們後來叫做樸素的辯證法。因此,李澤厚認為,《老子》這部書的本質其實也是講軍事鬥爭和君王治理天下之道的。比如《老子》第68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這句話是說打仗的方法,和《孫子兵法》很像。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典型的君王治國之道。

所以,我們必須以這樣的思維去考慮老子的文字。

那麼,其實老子前面講天和聖人,其目的是一種類比說明。告訴君王,作為聖人,要符合天道,要仿照上天行事。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來整體看這句話了。

“芻狗”沒有貶低的意思 其實是褒義詞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天地是沒有人們的思想感情,所以它對於萬物是沒有什麼看法的,可以任憑它們生長。請注意,這裡的“芻狗”可不是罵人。所謂“芻狗”,其實是祭祀所用的,用稻草編的狗。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於祭祀是非常注重的,只有貴族才能作為犧牲品(我們今天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在古代,人們出於原始的信仰,很多人覺得被當作祭祀品是無上光榮的事情,這證明你可以與上天相見)。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不會把萬物當回事,當祭祀品,老天爺不會它們都是自然而然出現的。

後面“聖人不仁”,其實是告誡人們或者君王,你作為“聖人”,就要讓老百姓自然發展,不要去管他們。天地猶如風箱,“橐籥”音坨月,意思是風箱。天地猶如風箱,雖然空虛但不會停止。因此,請注意,老子類比了很多自然現象之後說,作為君王,不要頒佈那麼多政令,這隻會讓你的國家加速滅亡。

由此,我們就可以之道,老子其實是在說治理百姓之道。當然,現在很多人把《老子》這部書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有一點我們不可否認,就是《老子》是“反智”的,也就是說它宣揚的是愚民政策。那麼,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麼《老子》裡面的百姓永遠都處在被動地位。

最早的《老子》版本並沒有這句話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老子》版本,被稱作通行本。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出土過馬王堆《老子》。上世紀90年代,又在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過郭店《老子》。

郭店《老子》被稱為最原始的版本,裡面一共才1086個字。根據學者的推測,這應該是最早的《老子》版本。裡面的文字也與現在有著巨大的不同。

現在通行的版本應該是被後人不斷傳抄、添加形成的。在郭店版本中,根本沒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直接就是“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那麼,前面的類比就很有可能是後人添加的,並非老子原意。


兮兮說事兒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個人的思想主張,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說的是什麼,才能理解他書裡面話的意思,不能單獨片面的理解。

而天下者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埋頭苦讀,最喜歡的就是想當然並且拿來就用。所以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江湖好漢要對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意思就是你們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當人,只當做狗!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其實這句話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子的韻文念起來擲地有聲,聲壯氣粗,就顯得特別有道理,所以沒有讀過《道德經》的老百姓還真以為這是老子說的意思,就是該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出處,不能通讀全文,至少知道這一章說的什麼,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先看幾個古詞的意思。“芻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要來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擺個樣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東西。“橐龠”,橐(tuó)龠(yuè),這個東西呢,就是咱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打鐵的用的風箱,橐是口袋,龠就是節奏感。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個人見解,《道德經》,包括諸子百家的作品,其實都是國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國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於後世的演義,與本身文字無關。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之間的大道啊,就像個大風箱啊。“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看上去裡面什麼都沒有,卻一直都在生息著萬物。越是活動折騰,越是產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虛,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淺,不如安守內心虛靜。

通篇解讀下來,你就會知道“芻狗”在這裡毫無貶義,老子也並沒有對天地、蒼生、芻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訴你,宇宙萬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復,“無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順應“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結果。

生死,也不過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這句話很流行,一度還總被人用錯,特別是用作批判統治階級或是精英階級的“罪證”:你們看,聖人居然說老百姓是狗。

還有人說:這句話是說在天地眼裡,萬物是平等的;在聖人眼裡,百姓是平等的。認為這與“齊物論”類似。

這些年隨著古典的普及,這句話已經不難理解了,很多人都知道人家《老子》裡不是上面這兩個意思。

不過今天,篇幅有限,咱們就只說說這句話在原典裡的本意,引申的事情,留給大家。

先來看這句話的原文和全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首先,前輩朱謙之的《老子校釋》解決了這篇的文字問題,雖然這句話版本眾多,很多字詞彼此有不同,但上面我引用的文字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好了,開始進入正題。咱們重點就從大家最關心的芻狗說起。

“芻狗”這個詞,三國的王弼曾經解釋為“芻和狗”,解釋為兩樣東西,這是不對的。因為在更早的《莊子 天運篇》、《淮南子》等都對芻狗有詳細的解釋。綜合這幾篇古籍的意思,就是把草紮成狗的樣子,再披上錦繡,加上紋飾,纏上紅絲,當做祭祀時的用品。舉行祭祀儀式時,卿大夫們要恭恭敬敬的抬著芻狗,像抬著神靈一樣進行祭祀。

等到祭祀一結束,這芻狗就沒用啦,既然是用草扎的,該用來當柴火燒就燒掉,該扔掉就扔掉了。

所以,與天地之廣大相比,萬事萬物無論是山川河嶽,還是浮游塵埃,在天地(宇宙)的“眼裡”,都和芻狗一樣,有時候非常尊貴,有時候又非常卑賤。從高貴到卑賤,從卑賤到高貴,這是萬物自身的變化所致,並不是天地所幹預,也與天地無關。

因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是把萬物當做狗,也不是把萬物視為平等之物,而是強調在天地面前,萬物就像祭祀品,高貴是萬物自我的增加虛飾,卑賤也是萬物自身的屬性,均不在天地的關注之內,是“與我無關”

仁,就是無所謂好惡的意思。

所以,接下來一句就比較耐人尋味了:聖人與百姓的關係,就像天地與萬物。百姓的尊與卑,譬如孟子要“民為貴”,法家要以民為富國的工具,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義的聖人(不是儒家所說的聖人了)眼裡,都是無所謂尊無所謂卑的,是“與我無關”。

這兩句話雖然有名,但其實只是為了說明後面的話:天地就像風箱,空虛無礙,越折騰事兒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麼意思呢?就是真正的聖人,真正的統治者,應該把握無為而治這個“中”,不折騰,隨著百姓自己尊卑變化,而不是去用仁義道德干預百姓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