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備案延期:好孩子愁准生證,壞孩子趁機撈一把

P2P備案延期:好孩子愁準生證,壞孩子趁機撈一把

按照銀監會“57號文”要求,各地金融辦應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網貸平臺的備案登記工作。從目前各地的備案進度來看,這一要求明顯難以如期實現。

本月中,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也表示:監管部門也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對互金行業進行去偽存真,甄別出到底哪些平臺是符合信息、撮合中介的定位的。備案延期顯然已是板上釘釘。

雙降或在全國範圍鋪開

備案的延期導致行業“準生證”也不能如期下發。監管部門表態:在金融強監管趨勢下,備案再度延期對於從業機構來說,意味著准入門檻進一步提高。為幫助互金企業及時準確瞭解監管相關要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引導互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監管一直在積極想辦法想對策。

但是,對於互金行業來說,意味著考驗還沒有結束,一年多的整改抗戰似乎看不到盡頭,備案的延期,導致平臺還將持續面臨備案和整改的壓力,造成平臺運營成本增加,再加上之前的大標清退等這些合規要求,不但考驗平臺自身的運營能力,甚至面臨生死。

數據顯示, 2016年上半年,網貸行業共有4500多家平臺,大量線下民間金融、創業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紛紛佈局網貸平臺。而如今,在經歷了兩年多嚴格的整改,合規成本高企和優質資產稀缺的壓力下,不少網貸平臺選擇轉型、清盤退出,只剩下了1872餘家,淘汰已經過半。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網貸平臺苦苦掙扎之際,6月12日,北京市整治辦對轄區內網貸機構業務發展提出了新的規定,該規定根據《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銀髮〔2017〕119號)(下稱“通知”)的要求,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應雙降。

該規定指出,2017年8月,各區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網貸機構都提交整改承諾書:承諾控制業務規模,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妥善化解存量不合規業務。但根據近幾個月統計的數據,有部分網貸機構業務規模在持續增長,有些甚至在加速增長。北京整治辦再次重申:轄區各網貸機構不得增長業務規模、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資金端門店必須逐步關停、資產端門店數量應予以控制。對於不整改或不按規定進行整改的網貸機構,將視情節採取列入擬處罰名單、列入負面清單,甚至予以取締等措施。

仍有個別平臺業務擴張

6月2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舉辦第九期“廣州互聯網金融機構高管系列培訓”。會議上,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重點傳達了互金整治辦《關於提請對部分“現金貸“平臺加強監管的涵》的監管要求,督促相關違規機構要加快整改。在傳達省互金整治辦工作會議相關精神中,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網貸機構在整改驗收前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和“業務規模不得再增長”(以2017年6月底為基數)。

不過就在備案延後、乖孩子苦惱不已的時候,“壞孩子”卻暗自竊喜。據廣州市金融局和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最近摸查發現,廣州市67家網貸機構中仍有8家網貸機構沒有落實“業務規模不得增長”的監管要求,個別平臺的借貸餘額相比2017年6月增長了66%。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警告違反上述監管要求的網貸機構,要高度重視監管要求,嚴格整改,整改驗收延期並非是給網貸機構喘息時間,而是為了更好地分辨出良幣和劣幣。

此外廣州市仍有個別互聯網平臺,以手機回租、虛假購物等場景,穿“馬甲”規避《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變相開展現金貸業務。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強監管時代,大數據和雲計算等監管科技運用,即使穿上馬甲,也逃難監管法眼”, 企業應合法經營,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