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扬幡蝴蝶鱼,又称丝蝴蝶鱼,俗名人字蝶,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此鱼常巡游海面,成鱼背鳍常露出水面,故得名扬幡蝴蝶鱼。

生活於水深1-30米海域,幼鱼常出现在潮池中,成鱼大多成对或小群游于珊瑚礁上。杂食性,以珊瑚上的藻类、小虾蟹及珊瑚虫为主。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考氏鳍竺鲷(kǎo shì qí zhú diāo),分布局限于印尼邦盖群岛。大部分考氏鳍竺鲷见于邦盖群岛17个大岛以及10个小岛。考氏鳍竺鲷小群活动,通常为1-6条一起活动。新孵化的鱼生活在海葵中,成年鱼活动在珊瑚和海胆附近。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蓑鲉(suō yóu),别名狮子鱼,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海洋中,在中国的西沙群岛、广东沿海地区也有分布。体长25-40厘米,典型特征就是大大的扇子一样的胸鳍。主要以甲壳动物为食。其背鳍上的刺毒性很强。遇敌时,即侧身以背鳍鳍棘向对方冲刺。鳍棘具毒腺,人被刺后剧痛,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迷幻躄鱼(mí huàn bì yú),是一种黄褐色或桃红色的躄鱼,因其全身遍布迷幻般的粉色和白色条纹而得名。这种鱼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安汶岛和巴厘岛附近的水域中。在2009年,印尼安汶岛的近海被发现。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善于隐藏,还可以通过喷射推动力来逃避危险。迷幻躄鱼的皮肤呈胶状,显现肥胖、肉质厚而松软。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蓝斑条尾魟(gōng),又名蓝点魟,为软骨鱼纲鳐目魟科的其中一种,肉食性。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马尔代夫、伊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国等海域。主要以软体动物,蠕虫,虾蟹等为食,卵胎生。体长可达35厘米,尾长35-50厘米。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污色绿鹦嘴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污色绿鹦嘴鱼栖息在珊瑚礁区,每天日出集合出发至觅食场,傍晚再集合游回休息。会吐黏液泡囊将自己裹住,以防敌人入侵,属草食性,以藻类为主,具性转变。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无沟双髻鲨,为双髻鲨科的胎生鱼类,肉食性,是最大的双髻鲨,最大长度可达6.1米长。多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暖温带水域。是迁徙性鱼类,夏天,它们游到温带海域避暑;冬天,它们游到热带海域越冬。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马夫鱼,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北到日本、中国的台湾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广东沿海等。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一般体长10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200毫米以上。以寄生动物,小鱼,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带纹矛吻海龙,又称黑环海龙,体长可达19厘米。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一带海域,栖息于珊瑚礁或沙地活动,以管状吻部吸食浮游生物。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锯吻剃刀鱼,长度17厘米。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红海、东非,东至斐济,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附近海域。鱼体色适其栖地环境而定,多半生活或靠近海草或藻床,以拟态方式模仿海草,不易被发现。常成对出现,以吸食方式猎取浮游生物。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直翅真鲨,主要分布于东太平洋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和科科斯岛热带海域,肉食性,以鱼、乌贼和章鱼为主要食物。喜爱栖息地是遍布岩石和珊瑚礁的清澈海域,最深发现记录是海下280米。直翅真鲨体长1.7-2.3米,最大记录为3.7米。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巴西刺盖鱼,体长30-40厘米。分布于西大西洋区,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加勒比海各岛屿、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等海域。杂食性,以海绵、藻类、苔藓虫、珊瑚虫等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美丽突额隆头鱼,可以长达91厘米,重16公斤。是东太平洋特有的一种隆头鱼科鱼类。它们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利湾(Monterey Bay)至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栖息在海藻森林及岩礁,主要吃海胆、软体动物、龙虾及蟹。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蓝鳍金枪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至温带海域,栖息深度50-2473米,体长可达225厘米,为大洋性洄游性鱼类,成群活动,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野生蓝鳍金枪鱼正常寿命可长达40年。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红牙鳞鲀(hóng yá lín tún),体长可达50厘米,为鲀形目鳞鲀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是热带珊瑚丛常见暖水性鱼类。属肉食性,以海绵及浮游生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斑点管口鱼,体长40至80厘米,是一种身体很长的鱼类,经常会垂直的游泳。本鱼分布于西大西洋区,包括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加勒比海、南美洲北部等海域。它们差不多只吃细小的鱼类。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双色笛鲷(diāo),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笛鲷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麻州至巴西东南部海域,栖息深度25-95米,体长可达94厘米,栖息在水质清澈的珊瑚礁、岩礁区,成小群活动,属肉食性,以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腹足类等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星点若鲹(shēn),又称黄点若鲹,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红海、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中国等海域。体长可达90厘米。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斑纹刺盖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西印度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群岛、波斯湾、阿曼湾等海域。体长可达50厘米。属杂食性,以藻类、海绵、海鞘等为食,领域性强。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绿鹦鲷(lǜ yīng diāo),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至巴西海域,栖息深度3-50米,体长可达64厘米,栖息在水质清澈的珊瑚礁,以藻类为食,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锈色鹦嘴鱼,分布于西印度洋的红海及亚丁湾海域,栖息深度1-60米,体长可达41厘米,栖息在临海礁坡,以藻类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虹彩鹦嘴鱼,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至阿根廷海域,栖息深度3-25米,栖息在珊瑚礁海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曲纹唇鱼,因近年过度捕捞而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琉球群岛、台湾、马尔代夫等地。大型隆头鱼,体长230厘米。个性温和,通常独居或成对出现,主要以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隆头鹦哥鱼,体长可达130厘米。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日本八重山群岛、台湾、菲律宾、印尼、澳洲大堡礁、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美属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等海域。以啃食活珊瑚为主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黄鹂无齿鲹,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以及中国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体色金黄并布有黑色条纹,小集群性,较凶猛。肉食性,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为食。黄金鲹幼鱼常常伴随鲨鱼活动,以寻求保护。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斑点九棘鲈,又称斑点九刺鮨、眼斑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九棘鲈属的一个鱼类的种。本鱼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区,以小鱼、无脊椎动物等为食物。体长可达55厘米。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短吻丝鲹(shēn),为鲹科丝鲹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至太平洋热带海区,包括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肉食性,以鱼类为主。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妆饰须鲨,体长可达290厘米。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印尼、新几内亚、澳洲等海域。为大型底栖鲨类,活动少,常蜇伏于海床,伺机捕食鱼类、甲壳动物或软体动物,卵胎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拿骚石斑鱼,体长1.2米,重量25公斤。主要分布在热带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因过度渔猎而濒危。拿骚石斑鱼是独居的,不害羞,潜水员可以随时接近它们,于日间觅食,主要吃其他鱼类及细小的甲壳类。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伊氏石斑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种。伊氏石斑鱼可以达到极大的体型,长达2.5米及重363公斤。主要栖息在热带浅水区的珊瑚及人工礁间,以甲壳类、其他鱼类、章鱼及幼海龟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五线笛鲷(diāo),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本鱼体承金黄色,以头部及背部颜色较深,体长可达38厘米。栖息在沿岸岩礁区,常一大群在礁区附近游走。属肉食性,以甲壳类、鱼类等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蓝刺尾鱼,也称大西洋医生鱼,大西洋蓝吊。本鱼体长可达39厘米。分布于大西洋区,包括美国、加勒比海、墨西哥等海域。栖息于珊瑚礁区,成小群活动,属草食性,以藻类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黄嘴喙鲈(huáng zuǐ huì lú),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墨西哥湾至巴西海域,栖息深度2-150米,体长可达74厘米,栖息在珊瑚礁、红树林、潟湖等水域,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具性转变。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虎尾海马,为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栖息深度可达20米,体长可达18.7厘米,栖息在珊瑚礁,通常成对出现,属肉食性,以小型甲壳类为食,夜行性,可做为观赏鱼。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密斑刺鲀(tún),体长可达91厘米。分布全球各大洋亚热带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受到攻击时会吸入海水使身体鼓胀成圆球状,并竖起棘刺使敌人无法吞食。肉食性,以底栖动物为主食。有毒。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浅海长尾鲨,又名浅海狐鲛或远海长尾鲨,长可达3米。是软骨鱼纲鼠鲨目狐鲛科的一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为大洋性大型鲨鱼,肉食性,主要以鱼、飞鱼及远洋鱿鱼为食物。卵胎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环吻犁头鳐(yáo),分布于东太平洋,从加利福尼亚到墨西哥海域。本鱼体长1.7米。通常栖息在浅海的沙滩、海湾和河口,水深13-65米,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勃氏新热鳚(wèi),平均体长30厘米。是凶猛的鱼类,拥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在争夺领地时,会用大嘴啄食搏斗。本鱼分布于东太平洋北美洲沿岸海域,生活在水深3-70米处,往往躲藏在岩石缝隙中。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大西洋银鲛(jiāo),广泛分布于大西洋,长1.5米,重量2.5公斤,体表棕色,布有白色条纹,眼睛很大呈绿色,背鳍有毒刺。本鱼生活在海下50-1000米的深度,小群活动,行动缓慢,以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带纹长须猫鲨,俗称睡袍鲨,是猫鲨科长须猫鲨属的一种,是南非沿海水域的特有物种,生活于浅海。本鱼平均体长1.1米,行动缓慢,白天躲在洞穴或岩缝内,夜间捕食,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平鳍旗鱼,为旗鱼科旗鱼属的鱼类,俗名雨伞旗鱼,原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本鱼最大长度是340厘米,是在海洋中速度最快的鱼之一,游速达到109公里/小时。平鳍旗鱼是机会主义掠食者,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动物等。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海鲡(lí),又称军曹鱼,分布于全世界的温、热带海域,除东太平洋以外皆有分布。是昼行性肉食性洄游鱼类,以鱼及甲壳类为食,尤其是虾、鱿鱼、蟹、以及小型鳗鱼。活动水域极广,除了大陆棚区外,在大洋中亦可见其踪迹。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瓦氏长须鲨,是长须鲨科的一种,体长0.9-1.2米。分布在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东海岸亚热带地区。它生活在在小礁石附近,更喜欢岩石海岸线区域珊瑚礁,水深1-73米。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条纹四鳍旗鱼,为旗鱼科四鳍旗鱼属的鱼类,俗名黄旗鱼。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本鱼最大记录是体长4.2米。条纹四鳍旗鱼是上层捕食者,主要猎物是沙丁鱼。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粉红海葵鱼,又名颈环双锯鱼、粉红小丑,为雀鲷科双锯鱼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由圣诞岛、萨摩亚、东加、琉球群岛、大堡礁、新加勒多尼亚、中国台湾等海域。和海葵具共生行为,杂食性,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大白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之一,身长可达6米多,为软骨鱼纲鼠鲨目鼠鲨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在澳洲海域最为常见,属于大型进攻性鲨鱼,危险!虎鲸是大白鲨的天敌。

50种多彩的海洋鱼类-世界海洋日特辑

波纹裸胸鳝,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鯙亚目鯙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体长可达150厘米。为底栖性鱼类,生活在砾石底质的潟湖、礁坡,夜间觅食,属肉食性,以鱼类、章鱼、甲壳类为食,具有侵略性和领地性,口具利齿,会造成创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