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荣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秦朝时期的安邑县

1、夏禹建都于此。春秋属晋。战国初为魏国都。秦置安邑县,为河东郡治。两汉、魏、晋因之。

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安邑县为南、北安邑县,十八年北安邑县改夏县,治今县西北禹王城。北周建德七年(578年)移今址。隋属河东郡。

3、唐武德元年(618年)属虞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乾元三年(760年)又属陕州。北宋因之。金贞祐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明不改。清因之。

4、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5、1949年属运城专区,1951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运城市。

二、地名来历

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夏县“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三、风景名胜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1、瑶台山风景区。位于夏县县城2公里的中条山前沿,孤峰峭拔,苍翠摩空,一衣带水,景色宜人。明清时期,这里庙宇林立,是游人拜遏游赏的最佳去处,中秋尤盛。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2、圣母庙。位于夏县埝掌镇上冯村,创建于宋,元、明、清屡次修葺。现仅存圣母殿与八卦亭(香亭)。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3、泗交国际滑雪场。占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景区配备有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滑雪练习区及滑雪道。可同时容纳5000人进行滑雪运动。

4、司马光茔祠。占地百余亩,平方旷达,规模宏丽,分四大部分: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茔地:占地面积约50亩,司马光本人及其先祖多人均归葬于此。古冢垒垒,树木森森,石刻遍布,气象肃穆雄浑。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祠堂:创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26年)规制,迎面是五间“杏花碑”亭,后为祠堂,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间。殿内祀温公四代先祖塑像。

余庆禅院:为北宋英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创建的司马温公祖茔香火院。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敕赐“余庆禅院”额,五间大殿系宋代原物。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涑水书院:系司马光为家乡子弟所建学堂。现内陈列司马光手迹,《资治通鉴》各种版本,科举制度展,邵仲节艺术展馆等。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5、架桑漂流。景区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泉水清澈,民风淳朴,山货奇多,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山西省夏县,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古称安邑,司马光故里

6、唐回漂流景区。位于中条山腹地的泗交镇,是集漂流、水上拓展、松林别墅度假、避暑、体验农家、休闲、野营、野炊、探险于一体的原生态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