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在洛川、白水、宜君三县交界的地方,洛河蜿蜒流过,寂静的村庄在山水间掩映。

洛河岸边,有个古老的小村叫吉士堡,是宜君县一个“鸡鸣三县”的小山村,过了洛河就是洛川和白水。

这里没有都市的纷扰,至今依然清寂,静谧,古朴,犹如世外桃园。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霭霭烟村,小路弯弯,迷人的乡村风物,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

这乡间野外的山村意境,令人如沐春光,心绪闲适。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村庄依山傍河,绿树掩映,错落有致。遍布的石墙,石窑是吉士堡的特色。这里的气候温润,川道里庄稼收成还不错,村里的祖祖辈辈在这里男耕女织,春播秋收,放牛放羊,挑水洗衣,挖药打柴,玩耍嬉水,乘凉话古,自给自足,一派田园风光。

在过去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旱塬上打不下粮食,这里却是吃喝不愁,这样的村落,的确是百姓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那时候,村里人为了防土匪,筑城堡,挖地道,据险而守,可进可退,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

后来这里因交通不便,移民搬迁,好多人离开这里住到塬上,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纷纷外出谋生。

这里渐渐变得萧条了,破落了,被遗忘了。老村落依然安静地屹立着。

世事难料,时过境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据当地村民讲,古士堡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里有数十户人家,大都姓贺,他们的先祖究竟是从哪迁移落到此地,无据可考,后人也说不清楚。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吉士堡的先民能到这里拓土垦荒,繁衍生息,过着田园生活,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旧社会,这里曾是南来北往的乡民,商贩路过的地方,有驮盐的,贩货的,赶集的,串亲戚的,。。。。。。那时候,紧邻一河之隔的另两个村子,有大户人家开的酒坊,粉坊,药铺,私塾,驿站,吉士堡修了老爷庙,祈求风调雨顺,洛河川道两岸在这里.也算是热热闹闹的。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这里有一个洛河石鱼的传说:村前的洛河中间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远远看去像一条大石鱼。有一年夏季暴雨,洛河水猛涨,河水湍急汹涌,河里一条大黑鱼在水中逆水而游,凶猛的河水在这里遇到大黑鱼时,河水就变得温顺平缓了,河水缓缓流淌……后来,这条大黑鱼就变成了石鱼,静静地卧在河中,佑护着这里的人们。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暮霭中,河水流淌,小村入画,寂静安祥,颇有田园意境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牧归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这里还有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民国时,村里来了个带枪的汉子,不知是哪部分的,这汉子看上村里的一个漂亮女子,在村里住了些时日,一天,有人朝这汉子背后开了一枪,汉子倒下了。。。。这故事也没结局,这事是个谜,让好多记事的村里人一直耿耿于怀。。。。。。到底是谁打的这一枪,为啥要打,敌人?情仇?。。。。。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这座简易石桥是七十年代国家修建通往延安的铁路时临时修的,往工地运送物资用。铁路离吉士堡不远的地方而过。

修桥之前,这里有渡口,洛河两岸的人们赶集过往都靠摆渡过河。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铁路桥站在村子就能看到。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以前的老爷庙,庙里过去有3尊佛像,有石碑。是村民祭祀求神的地方。现在佛像都毁损了。

后来大殿改成学校。门楣、砖雕、梁栋至今尚存。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檐下的砖雕,这在过去全是手工的,细腻精致,砖雕上刻着民国五年三月二十日。一看就有历史,有故事。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村民介绍,"村里的老院子都修的讲究,家家都有门房,院子东西两边盖有厦子(方言,即厢房),然后是侧房,后院就是窑洞,有的人家还在窑背上还盖石板房。”

过去没有砖,人们就地选材,硬是用石头建起自己遮风挡雨的家园,可见过去的人们多么勤劳和智慧,世世代代传承着黄土地的石头建筑文化。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一户人家的门楼,门楣上刻的“耕读”二字清晰有力,庄重,大概是读书人家吧。耕田,读书可是旧时文化的传统,传家之训,主人的理想可想而知。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村里,到处都是石垒的墙,像是石头城。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物是人非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上锁的木门仍在,已老旧斑驳。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拴马桩,残垣断壁历历在目,仿佛默默诉说小山村的往事。

站在这里,感到这里有一种厚重的历史。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如今,山乡巨变,道路通讯便捷,年轻人不甘农村的寂寞,他们纷纷背井离乡涌向外面的精彩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传统的乡土农耕文化衰落了,老的村落渐渐在消亡。

而城里面的人又声称,受够了城市里的喧嚣,纷扰,向往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想返朴归真,充其量也只是开车到此一游,图个新鲜,发泄一通罢了。谁能真正地静下来,用心感受这山村遗风之美呢。

时代和观念和从前不一样了,生活的压力让人不堪重负,能有几人怀着恬淡的心,享受陶渊明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呢?

“鸡鸣三县”的小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