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成就了川普經濟學

也許現在將特朗普經濟政策說成是特朗普經濟學太早。但是,我認為這個理論假設正在變成事實。

特朗普成就了特朗普經濟學

一年前,當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的時候,沒有人相信特朗普能實踐他的競選承諾。

在經濟領域,他主要承諾是:

  • 重新對NAFTA(北美自貿協定)進行重新談判,或行使2205條款完全退出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 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

  • 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5%的報復性關稅;減少貿易逆差狀況,事實美國優先政策,重現美國再次偉大;

  • 禁止工作外包法,對那些辭退本土工人將工作轉移海外然後把產品運回國內的公司追繳關稅。

  • 移除套在價值50萬億的美國能源儲備頭上的一切枷鎖,包括頁岩油,天然氣與環保煤炭。

  • 移除奧巴馬-克林頓設下的障礙並允許建造關鍵的能源基礎設施,例如Keystone管道。

  • 撤銷每年交給聯合國氣候變化項目的數十億美金並將這筆款項投入到修復美國的給水基礎設施中。

  • 中產階級稅收減免與稅項簡化法

  • 特朗普成就了特朗普經濟學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承諾有多少實現了:

  • NAFTA(北美自貿協定)正在重新談判,而TPP協定,美國壓根最終沒有參加。美國提出的環太平洋自由貿易,自己最終沒有參加,的確令世界對美國有了新的認識。

  • 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後簽署的首項行政命令,就是凍結卸任總統奧巴馬的醫療改革計劃,由於醫療保障非常複雜,還沒有新的系統替代老的醫療改革計劃。他要求各聯邦機構不得再為擴大這部法律的普及面而發佈新規、要求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推遲實施醫改法中任何可能給各州政府、醫保提供方以及家庭和個人帶來“財政負擔”的條款等。

  •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是,對中國在貿易過程中過高的順差變現出非常的不滿,並在2018年4月挑起美中貿易戰。揚言在6月1日以前如果不解決上述問題,就要對中國1500億的出口商品徵收懲罰式關稅;

  • 美國製造業迴流,再次讓美國偉大!在政策和稅收優惠,取消貿易協定,提高關稅等一系列組合拳的影響下,美國製造業迴流趨勢十分明顯,在2017年9月,美國製造業指數就達到了13年以來的最高位;2018年4月美國的失業率達到了30餘年的新低:3.9%。美聯儲預計2018年失業率在3.8%,2019年和2020年進一步下降至3.6%,長期失業率為4.5%。特朗普政府對於願意在美國建立製造業企業的公司給予大量的政府補貼,鼓勵企業聘用本土員工,甚至不惜發生國別歧視。

  • 2017年10月9日,美國環保署(EPA)宣佈,特朗普政府正在放棄奧巴馬政府簽署的遏制燃煤電廠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從而促使燃煤和石油的進一步開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奧巴馬政府簽署的這個清潔能源計劃和美國政府簽署的旨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巴黎協定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特朗普政府毫不猶豫退出巴黎協定,為美國能源再生利用計劃打下法律基礎。

  • 美國的稅改可以說是特朗普政府最大的成就之一。2017年12月2日獲得參眾兩院的通過。這次稅改從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都出現大幅度調整,根本目的就是減少個人和企業的稅收負擔,提升社會消費水平。同時,加大低收入群體的免稅範圍,對低齡兒童家庭給予更多稅收優惠。而針對高收入群體,給予更高的稅收懲罰。考慮社會的穩定,對高收入的中產階級採取穩定的稅收政策,保證他們的基本消費力不受影響。在新的稅改法案中,如果企業在海外已經繳稅,那麼轉回美國時就無需再重複納稅,以往美國企業在海外的盈利因為轉回美國的稅率較高而不願轉回國內,像蘋果,微軟,谷歌這些頂級跨國公司在海外的資金達到數千億美金之多!以蘋果公司為例,在稅改後,如果蘋果公司將海外盈利轉回美國,相比於之前,可以少繳納約400多億美金的稅額!!!所以此次稅改無疑會加速海外企業盈利迴流,增加美國經濟活力,帶動投資與就業,最終導致居民收入的提升。

  • 特朗普成就了特朗普經濟學

我們回憶特朗普這一年半以來的執政時間,發現特朗普的經濟觀念非常明確:將經濟增速放在首要位置。他主張通過減稅、貿易保護、產業回遷、增加軍費和基建投資這五板斧刺激美國經濟;雖然他曾抨擊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但真正符合其經濟主張的是維持低利率環境,而他的經濟主張和政治主張均較明確得指向了弱勢美元前景。弱勢美元幫助美國產品從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競爭機會。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競選的時候,關於經濟發展的不同認識,特朗普的觀點更加鮮明。他認為,與希拉里注重經濟結構問題不同,“我”強調提升經濟增速。 " 我的計劃也許是美國史上最親增長的 ",他認為通過實施改革,美國經濟在未來 10 年的年均增速至少可維持在 3.5%,或達 4%。回顧過去美國經濟增長的情況,2010 年美國經濟復甦以來,經濟增速平均為 2.17%,其中 2015 年增速 2.4%,3.5% 以上的增速出現在 90 年代克林頓任職總統期間,因此特朗普要想實現目標,的確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從中國的經驗看,要實現經濟增長的增速實際上比經濟結構的調整要簡單。增速是量的問題,經濟結構是質的問題。因此,希拉里的政策是維護美國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並同時維持美國的專利和高科技產品的發展水平,用犧牲速度獲得穩定的基礎。但特朗普的政策明顯更加激進,因為他兩個方面都想要:在短時間內將GDP的增長翻倍增長,同時還要維護美國的發展基礎。因此,在增速的基礎上,還要增加美國的技術壁壘,如今特朗普的全世界看不慣似的處處開炮的國際關係的確說明了這個特徵。

降低稅收:降低稅收恰恰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過去若干位總統之所以不敢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減稅刺激政策,主要是面臨一個比較大的矛盾,就是:降低稅收和政府龐大支出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甚至在特朗普上任的時候,包括十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共同撰文,勸說特朗普謹慎從事。根據測算,美國大幅稅改,將直接造成1.4萬億美元稅收損失,使聯邦政府債臺高築,喪失公共服務能力。如果白宮領導不力,不能成功將降稅帶來的好處直接作用在企業的成長上,不能成功吸引迴流資金投資製造業,美國經濟很有可能陷入一場災難,債臺高築、物價飛漲、民怨沸騰。所以,從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家看來,特朗普的行為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個險冒的太大了,政府的正確行為將在未來美國經濟成長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美國國會也把這個問題看得很重,為了保證新稅制衝關,他們給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就是10年內不能讓新增赤字超過1.5萬億美元。參議院還制定了一份財政規劃,保證10年之後達到收支平衡。當然,說句實話,現在美國國會兩院掌握在共和黨手中,制定這樣的財政規劃,主要是為了安撫納稅人、幫助稅改“衝關”。

產業回遷:美國要重回製造業大國,很多經濟學家表示懷疑。美國在經歷了長期的服務業促進經濟的“舒適經濟”以後,還能接受生產環境惡劣的製造業麼?

其實,特朗普的產業回遷不是新鮮事物,因為在奧巴馬時代就提出一個有名的“復興製造業”的政策。

但是,差別巨大。奧巴馬時代的“復興”,是利用智能製造領域的突出成果,通過刺激被稱為“智能製造業”的方法來推動美國製造業的復興。希望通過借智能製造的產業升級,讓國際上新的產業分工尤其高端製造業迴流到美國本土。這恰恰就是希拉里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所以希拉里繼承了奧巴馬的政策遺產,只是換了一個名字而已。

但奧巴馬倡導的高端製造業似乎與多數美國工人關係不大,因為美國這一輪“復興製造業”運動產生的多是一些工程師和機器人主導的無人工廠。而特朗普之所以能得到更多底層民眾的支持,恰恰就是創造傳統的製造業,讓更多的美國人參與工作。這也是特朗普逆襲進入白宮的重要原因(傳統共和黨的主要支持者是資本家和高收入的中產,不是藍領工人)。

特朗普稱:“中國搶走了我們的工作,搶走了金錢,搶走了一切……我們要把工作拿回來,鄉親們,我們要把工作拿回來。”有報道說,中國對特朗普的言論表示不滿,但也能看出特朗普號召美國製造業迴歸的特色,是著眼於為美國國內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這些崗位是給美國人,而不是給美國機器人。

因此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產業回遷重點是解決就業問題,給工人以工作,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有吸引力的呢?

那麼,特朗普的回遷政策是否能成功呢?特朗普在多次的場合下提出,美國的國際公司只在美國賣,賺美國人的錢,卻不給美國人掙錢的機會,這對美國人不公平。必須要對這樣的非企業有懲罰,徵收重稅,才能真正讓這些企業心生畏懼。特朗普經濟政策的制定為國內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其減稅政策,包括將企業所得稅由 35% 降至 15%、對遷回海外利潤的美國企業一次性徵稅 10%,目的之一就在於緩解 " 稅負倒置 ",吸引遷移至海外的美國資本回流。

特朗普的政策中一再譏笑美國的基礎建設簡直就是"恥辱",多次提到中國的基礎建設情況簡直就是美國學習的榜樣,因此提出了一個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的計劃,要花上萬億美元來重建道路、機場、橋樑、排水系統和電網,而這些雖然投資花錢,但是同樣給美國基層民眾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

導致的結果就是,目前美國製造業資本已有回遷趨勢。2013 年以來,美國製造業跨國公司資本流出呈持續下滑趨勢,2013~2015 年間資本流出下降 16.26%,資本流入則不斷上升,2013~2015 年間上漲 183.97%。2010 年以來,已經有美國製造企業將部分業務遷回美國,包括美國通用電氣和卡特彼勒的組裝業務、家電廠商惠而浦旗下著名品牌 KitchenAid 手持式攪拌器生產業務、福特汽車、英特爾等。甚至連中國的傳統行業也都要在美國建立生產工廠,包括福耀玻璃,富士康,海爾,海信等,可見特朗普經濟政策的確吸引了全球的重要生產企業,畢竟成本、獲利都是企業的核心立場。

基於這樣的分析,實際上,也就理解了特朗普反全球化的,反區域貿易的一個重要起因就是助力美國製造業的迴歸。這種迴歸不僅發生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也包括了在一系列的歐洲等盟國的企業的迴歸。

貿易保護:很難想像,一個具有國際最有影響力的貨幣主權國,竟然收縮戰略,搞起了反全球化,搞起了關門製造的貿易保護措施。這點,給世界主要開放區域,包括中國在內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就是:美國究竟想幹什麼?甚至中國一些網友提出:美國正在走向晚清,一個閉關鎖國的美國,對其他國家來說都是機會。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此外,還有一些措施已經具體實施,比如,1月,特朗普政府宣佈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2月,特朗普政府宣佈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汙水管道配件徵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

我們的問題是,為什麼呢?美國為什麼要放棄其辛苦營造的美元天下,而採用收縮戰略?是美國不行了,戰線太長而不得不選擇收縮的結果麼?

其實,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確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其實就是為了實現美國製造的一種配套措施。過去奧巴馬時期,由於美國復興是在高科技產品領域,在這些方面,美國具有天然的優勢,和其他國家競爭領域不同,因此,不懼怕全球貿易。而如今,特朗普將初級或者資本密集型產業拉回美國,促進美國產業工人的就業,那麼就直接將競爭水平拉低到和產業大國面對面硬碰。因此,不得不採取這個配套措施,在重建美國低端製造業的時期,擁有國家政策抵抗受國外企業或者產品的競爭,這是一個和當前美國經濟政策完全匹配的國內貿易手段,既是不得不,也是一種順勢而為。

通過貿易保護,美國可以實現:1.縮小與主要貿易國家的逆差。主要貿易國家中,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歐洲與美國的經濟貿易關係最為緊密。尤其是中國和日本,不僅是美國第一和第四貿易關係國,更是主要的貿易逆差國家。這在美國優先戰略中,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貿易逆差為5660億美元,創九年以來新高。而在這麼高的貿易逆差中,中國就大概佔了一半的水平,而剩下的是日本和德國。這種狀況如果不加以改善,美國任何一個總統都不會叫稱職

2. 保護低附加值的本國工業和民眾就業率。隨著美國的高技術替代人工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服務業水平已經達到極高水平,無法更大規模進行就職改善的情況下,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獨特的產業工人空心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一方面技術提升加大美國競爭力,但一方面失業率同樣影響美國社會穩定。然而,和機器人搶工作這不利於美國站在技術的頂端,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拉回傳統工業回到美國,同時驅逐非法移民,將工作向真正的美國人轉移,這正是特朗普想解決當前美國社會矛盾的重要舉措。

而正是在這樣的主動撤退情況下,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美元的貶值,隨之而來就是歐元和其他幣種的升值。這樣的結果竟然一石二鳥,一方面保護了美國的工業產業,一方面也更加利於美國的出口,美元疲軟有助於讓美國人感覺全球貿易體系對他們更公平。

基礎投資:許多去過美國的朋友們都紛紛嘲笑,美國就是一個農村的大蘋果,就是一個落後國家,哪裡看得出是世界第一發達國家呢。相比較,中國處處生機勃勃,基礎建設發達而又嶄新,完全印象顛覆。

實際上美國確實有必要增加基建投資,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基礎設施質量方面,美國位居全球第 19 位,排在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曼之後。美國道路交通網多建於 50 年代,當時艾森豪威爾任職總統,簽署聯邦資助公路法案,以連接城鄉地區、刺激經濟增長,其後 30 年,政府對公路建設和維護的支出被視為一項重要投資,且投資額佔 GDP 的比重曾達到 1.2%,但後來該值持續下滑,2015 僅為 0.53%。

特朗普主張增加基建投入以重振製造業,稱基礎設施應採用美國製造的商品,在這一觀點上,與希拉里不謀而合。

軍事投入:在競選的時候,特朗普就揚言若當選總統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開支,加強美國軍事建設,這將促進美國軍工企業的發展,他甚至提出要在墨西哥邊境修建長城。奧巴馬上臺後致力於削減軍事支出,軍費佔 GDP 的比重自 2010 年大幅下滑,當然,這樣下滑在世界範圍內仍屬高水平,2015 年美國軍事支出佔 GDP 比重為 3.32%,僅次於俄羅斯。

同時,特朗普認為,世界軍事佈局中,美國一直處於世界警察地位,但付出太多,他多次對在北約、日本、南朝鮮的軍事基地的開銷進行批判,要求所在區域增大自我投入,減少美國投入,認為美國對北約、日本和韓國的軍事資助花費多、回報少,應大力縮減美國在境外的軍事安保擴張。

特朗普成就了特朗普經濟學

特朗普經濟評價:

我們注意到,在特朗普的政府班子裡,理論經濟學家的比重非常少,在他實施的經濟顧問團隊裡,基本上為商人或金融界實戰人士,對國際貿易原則和相關法律非常熟悉,但對經典經濟學難以稱為“家”。他們多為拒絕建制派,整體符合特朗普 " 圈外人 " 的特色。

無論是從減少稅收,還是減少軍隊海外支出和退出不必要國際組織(國際教科文組織)看得出來,特朗普的經濟學中對稅收刺激經濟成長,以及減少不必要開支方面運用的是得心應手,甚至不惜影響美國國際聲望和地位為代價也要實現這個目標。這體現了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總統的特性:一切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而不需要所謂的虛名。

協調和高科技企業的關係,增加軍費開支,對中國的芯片打擊和對印度的藥物打擊看得出來,特朗普對美國知識產權和科技領先這樣的概念非常明確,美國必須要在技術層面佔領絕對制高點,在制高點上堅決表明美國優先策略的思想。

堅決主張中低產業的迴歸,促進過去因為國際義務放棄的產業的復甦(比如根據巴黎協定的二氧化碳義務放棄的煤炭電力和部分石油開發),表明特朗普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物。不是每個人都是科學家和戰略者,很多人還不得不依靠雙手獲得勞動報酬。通過低端產業迴歸,促進勞動就業和經濟復甦,這對社會穩定,包括特朗普以及共和黨在2018年中期選舉以及接下來的續任都將有重大意義。

傳統經濟學認為,通過徵收稅,從而帶來政府的收入,幫助政府維持統治,同時對相關產業進行管理和補貼。然而,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高稅收類似殺雞取蛋;他的方法是通過降低稅收,刺激經濟,企業收入和盈利水平提高,同樣能獲得良好的稅收結果,甚至更好。

而2018年4月,美國財政部在月度預算報告中稱,美國4月創歷史最大月度預算盈餘,相比沒有實施降稅的2017年5月相比,收入增長了12%,支出增長8.4%,月度盈餘為2140億美元,創1968年近5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個稅幫助美國聯邦政府收入增加了3140億美元。

特朗普成就了特朗普經濟學

特朗普的貨幣政策:如果將特朗普對2015年對貨幣談話開始算起,他的三次貨幣政策談話基本上表現了他的政策導向:就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必須為擴張投資和刺激經濟準備,因此從這個角度判斷,特朗普的貨幣政策就是低利率政策,因為高利率政策是不利於他的政策主張得以實現。因此,美元走弱、黃金走強,絕非巧合。

但是,低利率政策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法吸引美元迴流,所以,為了配合美元持續流入美國,實現美國製造,同時保持弱勢美元,促進投資資金以及提升一定水平的通貨膨脹,就不得不利用匯率和行政手段進行操作。之所以不加入TPP,以及要求WTO,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談判,根本原因就是要改變這些組織強化美元地位的現實。退出或者重新談判必然削弱美元在貿易中的中心地位。同時,貿易保護主義也將限制全球範圍內的資本流動,降低美元的需求量,造成美元貶值。

此外,特朗普多次提到要繼續借債。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自從奧巴馬上臺以來,美國債務總量從當初的 10.6 萬億美元大幅擴增至 19.4 萬億美元,幾乎翻了一倍。債務佔 GDP 的比重從 87% 升至 104%。降低美國外債內債成本必須通過美元貶值實現。而特朗普主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並且將通過發債來實現,這需要低利率環境,低利率的環境將增加美元供應量,推升通脹,藉此可稀釋現有債務的實際價值,實現債務貨幣化(在借錢的給美國的國家看來,這就是美國在割羊毛)。

總之,特朗普的經濟行為特立獨行,在過去幾十年間,沒有哪位美國總統能有這樣魄力和能力對美國經濟的傳統性進行如此大的革新,從而讓美國經濟整體煥然一新。站在美國的立場,這些措施的確正在實現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也實現了他競選的承諾。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也正在實踐著: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想,從一個公司的總裁,到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角色的不同,但實施的理念相同。那就是: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