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諺語是民間流傳的短語或韻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樸實風趣,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多數是採取口傳心記的辦法來保存和流傳。茶諺是我國民間諺語的一個分支,顧名思義茶諺是與茶葉相關的短語和韻語,具體內容涉及到茶葉飲用、茶葉生產等。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茶瓶用瓦,如乘折腳駿馬登高】

最早的茶諺文字記載見於唐代蘇廣的《十六湯品》,其中有諺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腳駿馬登高。”這裡的“瓦”是粗陶材質,透氣性太好,用於存放茶葉容易受潮、變質,就像乘坐一匹跛腳馬登山,非常不理想。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由此可見,茶諺對於我們的茶事活動是有指導意義的,比如飲茶注意事項、茶葉種植、生產或者教我們辨別真假好壞等等。作為愛茶之人,下面這十條茶諺絕對會讓你受益匪淺。

【高山雲霧出好茶】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基肥足 春茶綠】

深秋初冬全國各大茶區開始做入冬準備,茶農給茶園做清園除草、除蟲,深耕施肥、淺溝追肥,覆蓋蓬草、薄膜等工作,以確保茶園順利過冬和提升來年春茶的品質。

“基肥足 春茶綠”是因為冬天茶葉根系發達,生長迅速,所需養分多。所以施基肥,一定要深耕施肥,這樣才能讓有效滋養根系,開春後茶樹根部才能給茶葉供給養分。施基肥一般用菜餅肥、農家肥、化學有機肥等。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茶是草 箬是寶】

“茶是草,箬是寶”語見元代魯明善《農桑衣食撮要》捲上:“二月摘茶,略蒸,色小變,攤開掮氣,通用手揉。以竹箬燒煙火氣焙乾,以箬葉收。諺雲:‘茶是草,箬是寶’ 。”大意是說茶葉從焙制到裝運,全靠箬來幫輔。

這句茶諺主要是對黑茶而言,箬是一種高大的竹子,若葉可用於保存茶餅,箬條可用於捆綁運輸茶葉,不止可以有效防潮、避光,呵護茶葉不受磕碰,還可以提升茶葉品質。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嫩葉老殺 老葉嫩殺】

“嫩葉老殺 老葉嫩殺”是茶葉製作過程“殺青”環節的茶諺。“殺青”一詞最早見於先秦時期,早期是指製作竹簡。製茶過程中的“殺青”是指利用高溫蒸發茶葉水分,鈍化鮮葉中氧化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茶多酚等酶的氧化,防止葉子變紅。

之所以要嫩葉老殺老葉嫩殺,是因為嫩葉中的水分含量相對較多,老葉中的茶葉內質積累豐富,所以殺青時嫩葉老殺能充分蒸乾水分,老葉嫩殺是為了保證茶味鮮爽,不會因殺青太老導致茶味變苦。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

這句茶諺是關於茶葉飲用的諺語,講的是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為上,江湖水為中,井水為次,當然這是指古代的情況。山泉水中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較多,本身比較潔淨,而且飲之有清甜之感,用於沖泡茶葉可以讓茶湯品質提升一個檔次。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茶葉本是時辰草,早三日是寶,遲三日是草。】

這是江浙一帶流行的諺語,主要是指綠茶。因綠茶多采春茶,春天天氣回暖、雨水足,茶葉生長速度快,而綠茶又講究越嫩越好,所以採摘春茶分秒必爭。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常喝茶 少爛牙】

很明顯這條是關於茶葉飲用的諺語,茶葉中芳香物質豐富,香氣清新,茶葉中的部分元素也有清潔口腔的效果,所以常飲茶不止可以清新口氣,還可以防止蟲蛀牙齒。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山間乃是人家 清香嫩蕊黃芽】

這條茶諺指的是茶葉產地以山區為佳,以嫩蕊黃芽之鮮美與清香,作為高品位的一個標準。"嫩香值千金"係指對新茶嫩芽的讚美,新茶嫩芽有多茸毛(白毫)的特點。白毫富含咖啡鹼,是茶葉片上的精華,飲之利於健康強身,故有值千金之稱。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善蒸不若扇炒 善曬不如善焙】

這句茶諺語出《月令廣義》,所謂"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說蒸青不如炒青;"善曬不如善焙",是指曬青不如烘青,其實這條諺語是對綠茶而言,不包括所有茶類。

喝了這麼多年茶,你聽過這幾句茶諺嗎?

.......................................

上期內容回顧:

下期內容,敬請期待。

常喝茶的茶友若對我們的話題感興趣,可訂閱“正浩茶人說”,持續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