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经了十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更迭(除新朝和武周朝外)。其中,有的王朝只持续几十年,比如秦朝和隋朝;有的王朝却有数百年,比如唐朝和清朝;有的朝代一分为二,比如西汉和东汉。

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纵观这些王朝更迭,细心观察会发现一条有趣的规律:每一次更迭,总有一个现象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这个现象叫“土地兼并”,因为这个问题,每个王朝的生命周期都不超过三百年,为什么这样说呢?

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一)、“土地兼并”的产生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耕国家,老百姓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可是这种愿景往往很难实现,因为战争,或疾病,或灾难,或赋税等原因,都可以让老百姓轻易破产,失去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从“自耕农”转变成“佃农”,这些土地归谁呢?地方上的豪强。随着时间推移,自耕农越来越少,佃农越来越多,土地大多到了少数人手中,这就是封建社会无法避免的现象,叫做“土地兼并”。

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二)、“土地兼并”的后果

封建社会里,中央朝廷靠什么统治天下?赋税,来自全国的自耕农的赋税。地方豪强有种种特权,免税就是其中之一。可是,随着自耕农越来越少,中央朝廷的税收自然就越来越少,地方势力则越来越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矛盾越来越尖锐,直到爆发农民起义,这便是王朝更迭。

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三)、为什么会周而复始?

王朝更迭之后,资源重新整合。刚开始,新贵族的人数不多,就算每人分到一万亩良田,农民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分配。然而,经过几十年数百年的繁衍,贵族后裔的人数越来越多,成几何倍数的递增。这时候,就算每人分一千亩良田,农民的土地都不够了。

于是“土地兼并”又会出现,随之而来的,又是王朝更迭,周而复始。为什么会“周而复始”呢?因为古代的生产力主要来自于土地,中央朝廷的税收来自于农民。

每一次王朝更迭,有个现象总会出现,间隔周期不超过三百年

其实,这些王朝中,有一个朝代与众不同,灭亡并非来自“内部”,因为它不惧怕“土地兼并”,它就是宋朝。宋朝有高度发达的工商业,中央朝廷的税收主体来自于商人,并非是农民。这也是历代王朝中,唯有宋朝亡于外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不超过三百年?可能是“土地兼并”的最大速度就是三百年吧。

参考文献:《中国历史研究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