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自卑,所以我們更加勇敢

因為自卑,所以我們更加勇敢

全部人類文化前進的動力都是建立在自卑感之上。每個人追求目標的過程也是對自卑感進行補償和超越的過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得以迸發出來。——阿德勒

在我們的主流文化裡,“自卑”是一個非常負面的詞彙。我們無數次被告知要自信而又坦然的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即使自卑感深深紮根於我們的心底。然而,自卑感一定是一種消極情感,或者是心理變態的徵兆嗎?不!實際上,自卑是每個人在追求更加優越的地位和完美的人生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心理反應。因為我們內心裡有一個更完美的自己,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而事實難以盡如人願,我們便產生了自卑感。

<1>

通常而言,有三種情形會讓我們產生自卑感:受寵愛、被忽視以及身體缺陷。這些因素,足以讓一個不及五歲的孩童形成深深的自卑感:對於受寵愛的嬰兒而言,他就是整個家庭的關注重心,他所有需求都會得滿足,他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但是,如果他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不再以自己為關注重心的環境中,比如家庭裡面多了一位比他年幼的新成員,那麼他便會感到無所適從,養成自卑感。這類孩童會覺得生活的意義就是獨佔鰲頭,自己是最重要的人物,自己一定要得到心中想要的每件東西。只要抱著這種信念,那麼他為之而採取的每種方法都是錯的。

他們中的很多人到了成年階段都或許會採用一些極端的手段試圖再次獲得別人的關注,然而這些努力的嘗試註定徒勞無功;被忽視的孩童的自卑感,來源於對愛的渴望以及對別人的不信任。他們建立起了一種沒有把友善的力量考慮在內的生活解釋,當他們面臨生活的困難時,他學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問題的能力和旁人的幫助及其善意。被忽視的兒童必然沒有發現值得他十分信賴的人;身體缺陷會讓兒童養成自卑感,他們很多會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最終成為失敗者。

<2>

我們的自卑感,最早在五歲之前就可能養成,這也是阿德勒《自卑與超越》一書的核心觀點:外在的環境本身沒有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了其意義。決定一個人的不是環境,而是他對環境的估計或者解釋。如果我們在五歲之前就養成了自卑感,這些自卑感很可能就會如影隨形,很難隨著我們成長而消除。

在五歲左右,我們開始形成對生活的解釋,這之後的日子,我們開始用自己形成的解釋來解釋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一切,而解釋的看似合理性又讓我們對自己的解釋更加深信不疑,最終達到了一種自循環。即使我們的解釋實際上錯得一塌糊塗,但也不會被我們輕易摒棄。

如果我們在那時已經養成了自卑感,那麼自卑感的印記甚至到了我們青年甚至壯年時期都還會存在。要想讓我們最終放棄這些對生活的錯誤解釋,最終只有兩條途徑:第一,這錯誤解釋讓我們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最終被我們拋棄;第二,我們持續學習,不斷反思,最終不斷完善了自己對生活的解釋,並主動拋棄了原來那些原始且充滿錯誤的解釋。

<3>

如果自卑感在我們的早期生活中就陪伴我們,那麼,自卑感會導致哪些問題呢?在阿德勒看來,所有生活中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職業問題。人類必須學會和他人合作,在社會化分工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通過為別人創造價值、做出貢獻,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在嬌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難在職業發展中取得成功,因為他們過分關注自我利益,很難做到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二類問題是社會關係問題,也就是和別人的交際能力。自卑感太強的人很難和別人保持正常的交流,因為他對自身的境況過於敏感。

第三類是兩性問題,自卑感太強的人很難擁有美滿的婚姻關係,因為在婚姻關係中講求平等和尊重,而自卑感太重的人們很難在婚姻關係中做到這兩點。

<4>

阿德勒通過對罪犯心理的研究表明,其實很多罪犯在內心都充滿了強烈的自卑感。自卑感太重,最終會毀滅一個人。我們如何才能駕馭自己的“自卑感”,超越它,並讓它成為我們自己前進的動力呢?或許,《國王、武士、祭司、詩人》一書中關於成熟男人的描述(這也是我自我激勵的人生信條),是最完美的答案:

• 他們沉穩,處事不驚。能夠在危險中保持鎮定。

• 他們不容易被冒犯,卻很容易能給人帶來安全和可靠感。

• 他們習慣於慷慨的給於他人幫助。他們深知,助人強者無不自強。

• 他們的生活有確定的使命,行動和思維從不混亂。

• 他們能夠忍耐痛苦,但依舊敞開心活著。他們不怕被騙,被看不起。

• 他們從來不為自己辯解,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

如果能做到以上這些,那麼,自卑感將不再是我們生活的掣肘,而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它讓我們積極樂觀,勇敢向上,成為最好的自己。

關於自卑最後的一點碎碎念:很多人將謙卑等同於謙虛,在我看來卻並不如此。我相信,謙卑一詞中的“卑”,是指自卑之心。正是因為自己的自卑之心以及對自身及所處現狀的不滿足,才讓我們保持以謙虛心態持續學習,不斷進步。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