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小编昨天晚上去看了《我不是药神》,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在后半段真是哭的稀里哗啦,非常感人。但是同时感觉到了一丢丢的熟悉感。想了好久才想起是以前看过的《辛德勒的名单》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我不是药神》主要讲的是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而又不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影片的前半段节奏欢快,让人捧腹爆笑,后半段则催人泪下。刘牧师揭穿骗子的那个场景简直笑道不能自已。顿时觉得这个人物太可爱了。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在类型片这个维度上,《我不是药神》可以说接近《辛德勒名单》的创作,差的地方在于配乐、结尾剧情设计,以及摄影。

《辛德勒的名单》主要讲的是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二者不可比性摆在眼前。事情本身相差较多,一个是国际性的已经是历史知识,一个是国内性的曾有过报道然而记得的人不多。摄影的代入感差距最明显,《辛德勒名单》堪称精益求精,当时也是胶片拍摄。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主角人性上的转变,从纯粹的商人,只为赚钱,到看过了人间百态,从而转变态度。拯救了一大批人,实现了人格的升华。两部影片都背景深厚、反映现实疾苦。

《我不是药神》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是剧本赋予的角色人设,使得观众的共鸣被猛烈激发。看完便知,人间其实有很多种,有的人生活在人间天堂,有的人却在人间地狱,那一张张白血病人的脸和治疗的苦痛,虐了每个人的心。而编剧赋予了男主角、小商人程勇多种侧面,粗暴、贪财、好色、胆小、脑子快、同情心、正义感、忏悔心。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男配角黄毛看着像个黑社会,实际上是个江湖义气很重的兄弟。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警察曹斌在内心深处公平大于法律,否则宁可辞职。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有趣的刘牧师讲原则有爱心,老好人。

吕受益是小市民,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甘愿牺牲。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刘思慧,舞女,苦命的化身。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各位演员合作精彩,扣人心弦。周一围的警察是电影开始不久让我印象最深的,把个给姐姐出头的火爆警察在大概两三分钟的时间里表达地特别直接,同时十分成功地让观众认定了徐峥是个多么失败的老公和爸爸。

王砚辉饰演的假药贩子假专家张长林必须是年度最佳男配角,那一副吃人不吐骨头、害人不偿命和还剩最后一点同情心的人格,真是呈现得活灵活现,让人五体投地。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

黄毛、吕受益、刘牧师、刘思慧都各有担当,前两位几乎是猛士的不同定义,黄毛属于冲在最前面的那种,吕受益是坚强的小草那种。

群众演员是本片一大组成部分,作为白血病人患者这个群体出现在大银幕上,很少台词。他们统一戴着白口罩的样子有些瘆人,也十分震撼。其中一位老大妈虽然表演得不算好,但几句台词还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是本片的无名英雄,但如果导演用纪录片形式处理他们(同期声、不带任何表演成分),会让影片质量更上一层楼。

影片单线叙事,环环相扣,可惜在程勇重新卖药后出了两个很让人失望的情节,直接拉低了全片的评分。这就是对外省卖药后患者的反应以及程勇被抓后患者们的送别,完全是中国式的煽情,一点不冷静。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也有这样一幕,辛德勒与妻子出逃的时候,厂里的所有犹太人都来送行,并且送了他一枚戒指
看完《我不是药神》,突然觉得与《辛德勒的名单》很相似​不管怎么说,《我不是药神》都是一部好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