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博納大千世界

胡豔俠 馮冠揚

早就聽說“宣化集郵”主編王屏收藏郵票很有名氣,很受人們的讚譽,最近,有幸到王老家中欣賞了他40多年來收集的郵票,真是開了眼界,大飽眼福,令人讚歎不已。

王老家中掛著一幅朋友送給他的條幅,上聯是“方寸天地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包羅萬象中古今外天上地下無奇不有”,下款是“收集郵票開闊眼界賞心悅目陶冶情趣增長知識解除疲勞健康長壽”。看了這幅楹聯,使人一下子領悟出集郵的好處和樂趣。

王老的郵票,無法以“枚”來計算,只可以說從大清光緒年間的蟠龍郵票到民國郵票、解放區郵票都有很多的藏品,特別是全國解放以後從1949年至現在發行的紀特票、普通票、軍票、小型張、郵資封片、實寄封片、紀念圖卡和集郵雜誌、集郵報刊等收集得一應俱全。另外還有許多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各國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各種郵票。這一張張小小的郵票,就是一幅幅精緻的藝術作品,欣賞郵票也就是欣賞文化藝術。凡古今名畫、風景建築、歷代文物、名勝古蹟、名山秀水、自然景觀、中華英烈……都通過郵票設計師之手反映在郵票上,使它綽約多姿,競相爭妍,各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欣賞這些如花似錦的郵票,彷彿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使人心曠神怡,得到高雅美的享受。

就拿王老收藏的風光郵資明信片來說,24套明信片,每套10張,就是240個全國著名的風景旅遊景點,它從天山腳下到南海之濱,從遼闊的草原到巍巍崑崙,從繁華的城市到茂密的森林,從龍門石窟到桂林山水,從古老的趙州橋到雄偉的長江大橋……這一張張風光秀麗的景色,宏偉壯觀的建築,淳樸的鄉土風隋和古老的文化遺產……好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無不展示出祖國大好河山的英姿風彩,使人沉醉於這些迷人的風景之中。

王老是從50年代開始集郵的,50年來堅持不懈,確實難能可貴。過去他從收集使用過的信箱票開始,每到星期天都要用一定的時間清洗整理所收集來的郵票,後來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既收集信箱票,又購買新郵票,他生活省吃儉用,每月擠出四分之一的工資到郵局購買郵票。有時到外地出差,也從不逛商場,而是千方百計的找郵局,買自己缺少的郵票。改革開放以後,王老的集郵內容日漸豐富,集郵活動也日趨完善,改變了過去單一收集郵票的侷限,向收集多門類的郵品如:小型張、紀念封、明信片等方面發展,以集新郵票為主,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原有的藏品,以致被人們戲稱他是“郵迷”、“郵痴”和“郵票大王”。

王老原在宣化區人大工作,94年退休。從90年開始他就擔任宣化集郵協會會長、《宣化集郵》主編等職務,1996年以來還擔任市集郵協會理事、集郵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先後在《中國集郵報》、《集郵》、山西《集郵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很多有關集郵知識和集郵研究方面的文章。1996年5月,在北京參加了有中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等世界各地400餘位集郵專家、學者出席的《國際集郵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宣讀了他撰寫的《縣級郵協工作與集郵活動初探》的論文,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王老義務擔任《宣化集郵》主編,到現為止,已出版了40餘期,總共發表了30多萬字的文稿,其中由他撰寫的文章就有10萬多字。《宣化集郵》報紙雖小,但被廣大集郵愛好者稱為良師益友,交流園地。

“玩物不喪志,集郵亦成家”,王老收藏郵票從不以營利為目的,他經常和郵友互通有無,不做郵品交易。收藏是一項高雅的活動,一旦沾上銅臭,就失去了收藏的意義。對於初涉集郵的朋友,王老都給予耐心的幫助和指導,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這些年輕朋友。

王老還經常幫助別人鑑賞郵品,凡找上門來的他都有求必應,從鑑賞中提高人們識別郵票的能力,瞭解郵票的價值,懂得郵票的歷史和藝術內涵,以達到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目的。

半個世紀以來,王屏老人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在集郵領域裡開拓了一條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他每前進一步,既包含著困難和艱辛,也融匯著歡欣和喜悅。王老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說起他的郵票如數家珍,因為他收集每一張郵票都有著一段美麗而動人的故事。國家安定,社會祥和,人民衣食豐而有餘,於是有了更多的人將剩餘的精力和財力投入收藏活動中來。

盛世收藏,這也是王老所經歷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