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日光温室昌平开拆 崔村镇44栋违规日光温室已整改完毕

近日,针对日光温室内存在路面硬化、操作间设有生活设施等违规现象,崔村镇开展违规日光温室专项整治行动。经排查发现,该镇共44栋日光温室存在违规现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违规日光温室昌平开拆 崔村镇44栋违规日光温室已整改完毕

拆除违规大棚、铲除硬化路面、清运渣土垃圾……在崔村镇六合成农业园,记者看到,违规日光温室已经整改完毕。据了解,6月初,崔村镇全面启动违规日光温室清查整改工作,共梳理45个园区2534栋日光温室。六合成农业园占地面积346亩,现有日光温室163栋,其中,44栋存在地面硬化、操作间内存放简易生活设施等违规现象。目前,崔村镇已对违规日光温室及硬化路面进行拆除、整改,后期将清运产生的渣土垃圾。

违规日光温室昌平开拆 崔村镇44栋违规日光温室已整改完毕

“我们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在对园区法人进行警告约谈的同时,分5组对六合成农业园内所有日光温室进行逐栋核查。”崔村镇副镇长郭春梅告诉记者,为做好违规日光温室专项整治工作,崔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园区内所有日光温室进行标号、登记、拍照、建档,明确日光温室的使用者、管理者等相关责任人,做到“一棚一档”登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此外,崔村镇在辖区主要路段及六合成农业园内设立禁止违规使用温室大棚提示牌,引导广大居民及经营者规范农业生产行为。

下一步,崔村镇还将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完成日光温室“一棚一档”登记工作,对发现或被举报改变日光温室用途的,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成立农业设施专项巡查队伍,明确巡查职责,强化巡查与监管,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加强与区农委、农业局、市规划国土委昌平分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始终保持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日光温室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与各村委会、园区经营法人签订三方责任书,约定相关责任及义务,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并增加宣传警示牌、横幅的设置,加强对园区经营者及广大居民的正面宣传引导力度,树立耕地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为防止日光温室违规现象出现反弹,崔村镇已启动司法程序,由镇聘律师对各项执法依据进行梳理。“今后,对发现的存在疑似违规日光温室的园区,我们将做到依法依规强制拆除。”郭春梅说。

相关解读

★ 什么是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在我区,设施农业主要是指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两者都属于温室大棚,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农作物起到保温及保护作用,提升农作物产量。

★ 日光温室、春秋大棚的建设标准及规范是什么?

根据《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关于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建设的技术规范》,日光温室主要由前屋面、后屋面、骨架、后墙和两侧山墙、前基础墙、工作间等组成。日光温室以东西长50米,南北跨度8米,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为一栋。一栋温室只允许在一侧或一侧的棚后设置一个工作间,面积不得超过15平方米。

春秋大棚建设骨架为钢管结构、塑料棚膜覆盖,以跨度8至10米,长度50米,单栋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为一栋;高度为2.8至3.5米,两侧肩高1.2至1.9米,拱架埋深不少于0.4米。春秋大棚钢骨架材料要有足够的支撑力、抗风力、抗腐蚀性能,必须选用内外壁热镀锌材料。骨架设计寿命不低于15年。

★ 设施农业在我区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通过编制实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合理有效引导投资等方式,全区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设施农业呈现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对保障和丰富广大群众“菜篮子”起到了积极作用。

★ 相关政策法律对设施农业是如何规定的?

《昌平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意见》规定,严格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严格执行“三个不得,三个禁止”要求:设施农业项目经营者必须按照协议约定使用土地,确保农地农用。设施农业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 违规购买日光温室,用于“大棚房”建设,存在哪些危害?

“大棚房”是利用大棚结构将农业生产用地改造成居住生活用地。建设“大棚房”,农民不用种地就能得到一笔租金,城市人可圆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梦”,开发者也赚得盆满钵满,一切看似皆大欢喜。

但是,这些“大棚房”违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法律,属于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对耕地及基本农田造成严重破坏,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