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爲小上海

如今北碚區是重慶主城九區之一,是兩江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幅員面積754.19k㎡,管轄9個街道、8個鎮。2016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58.31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79.61萬人 。北碚的歷史悠久,但城市建設真正進入“突飛猛進”則開始於民國時期。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北碚是第一個事先規劃、逐步按計劃建設的經濟開發區。而且在抗戰時期,北碚與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以及江津白沙壩合稱四川文化四壩,是當年大後方的著名文化區。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1927年,著名民族實業家盧作孚出任峽防團務局局長,在他的帶領下,先後建成了先後建成了嘉陵江溫泉公園(北溫泉公園)、平民公園(北碚公園)、民眾體育場(北碚體育場)、北川鐵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三峽染織工廠,天府煤礦(四川省最大的煤礦)等重要的建築和基礎設施。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到1936年,北碚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一定經濟實力,教育文化相對發達的西部小城鎮。可以說,抗日戰爭時期的北碚,不僅是大後方重要的文化區,而且也是陪都重慶的重要能源基地、紡織工業基地和一些重要事業的試驗基地。

在街道的命名上,當時的北碚以省、市命名道路,而且至今保留了遼寧路、吉林巷、黑龍江巷、廣州路、南京路、天津路、上海路等街名。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此時的北碚被稱為“一個平地湧現出來的現代化市鎮”、“迄今為止中國城市規劃最傑出的例子”。

除了建築和街道之外,城市活力的主要元素在於城市中的“人”。資料顯示,在當時,遷至北碚的國民政府中央部級以上單位13個,下屬中央局處級單位30多個,一大批科學文化教育機構及赫赫有名的文化教育名流3000餘人湧入。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這些遺留的民國建築成為了北碚發展的見證,也是重要的文化資源。

民國重慶最閃耀的一座城,盧作孚主持建設,被稱為小上海

如今,北碚科教文化基礎依舊較好,有西南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材料研究院、重慶市自然博物館等科教文化機構,有一批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研究中心。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