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抛出100枚硬币,100枚硬币都朝向了同一面,因此他还打了胜仗

100枚硬币同时抛出落地时朝向同一面的概率有多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初高中的时候都学过,就是二分之一的100次方。2的100次方已经是一个30多位的数了,1再除以这个30多位的数就几乎是零了。从这个数学计算的结果来说,100枚硬币抛向空中最后朝向同一面的概率几乎为零。虽然概率接近于零,但是历史上就有人做到了,当然其不是“赌神”级别,只是应用了“假痴不癫”之计。他是谁呢?他就是北宋时期名将狄青。

此人抛出100枚硬币,100枚硬币都朝向了同一面,因此他还打了胜仗

狄青字汉臣,出生在山西汾州。幼时家贫,16岁时替兄顶罪面上被刺了字,也因此被发配军中,开始了军旅生涯。早年间,狄青都是在对西夏的军中作战,他作战勇猛,经常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冲锋在前,所以功劳越来越大,官也越做越大。后来回到朝中,深受当时的经略判官尹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看重。后来范仲淹亲自教授其知识,教导他读《左氏春秋》。读书后的狄青,明白了古代将帅们的用兵之道,他把所学用在战场上对敌,杀敌也越多。

宋仁宗皇祐年间,南方的少数民族领袖侬智高,在与交趾(现越南)对抗时,多次请求内附北宋而不得的情况下,于是反叛。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举兵反宋,五月,破邕州(今南宁),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侬智高攻城略地,短短几个月内“所过如破竹”,沿江九个州被攻破,很快就包围了广州城。朝廷赶忙派出兵将进行征讨,先是派出杨畋作为安抚使负责平叛,结果宋军没有取得丝毫进展。紧接着朝廷又派出孙沔、余靖作为安抚使再次率军前去平叛。虽然派出大军了,但是宋仁宗还是不放心,刚好狄青这个时候毛遂自荐,请求带兵出征。宋仁宗非常高兴,封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平定叛乱之事,狄青出发时亲自为他设酒送行。

此人抛出100枚硬币,100枚硬币都朝向了同一面,因此他还打了胜仗

在狄青到达前,宋军几乎一路溃败,折损了诸多大将,钱粮和兵马。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兵士们意志非常消沉。鉴如此,狄青认为非常有必要恢复将士们的信心。中国古代人都非常迷信,很多都是相信鬼神一类的东西,狄青深知这点,做好了计划。第二天,狄青来到军营前做战前动员时说到:如果我抛出100枚硬币,100枚硬币的钱面全部朝上,就是老天让我们打赢这场战;否则,钱面没有全部朝上就老天让我们输。他周围的官员急了,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啊,狄青一旦抛出硬币军心立马就会丧失殆尽,于是他们赶快跑过来劝阻。狄青不为所动,当着全军的面抛出从口袋里拿出的100枚硬币。当钱币落地的那一刻,官兵们惊呆了,100枚硬币竟然全部钱面朝上。于是,士兵们信心大增,认为这是老天爷要让我们赢。狄青让士兵看了后,让左右侍从拿铁钉钉住硬币,他把硬币用布盖上做好固定,说等打完仗回来再来收硬币。士兵们像打了鸡血样,浩浩荡荡杀向战场。

来到前线,狄青首先就是整顿军纪,把先前违抗军令的将军全部杀了,一时震慑了军中。之后,再休整军队,麻痹敌人。待到敌军放松警惕时,一个晚上度过了昆仑关,在归仁铺与敌军对阵。叛军失去了昆仑关这个险要阵地,又没有善作战的将军领兵,很快就败阵。在狄青统军3,4个月后,1053年2月叛乱得到平定,侬智高被迫逃往大理。

此人抛出100枚硬币,100枚硬币都朝向了同一面,因此他还打了胜仗

打完了仗,狄青要率军返回,途径抛硬币点的时候,让将士们去取钱。当将士们取钱的时候,发现100枚硬币的两面都是钱面,原来大家就是这样被狄大将军“忽悠”了,不过大家也对狄青的机智感到佩服。明清时期,在为兵书《三十六计》重的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做注解时,就用到了狄青这个事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