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天鵝湖「平安度夏」宣傳工作啓動 外出遊玩謹防溺水

合肥天鵝湖此前多年接連發生多起溺亡事件,給這處休閒景點蒙上一層陰影。

不過從2017年至今,天鵝湖已實現“零溺亡”。

夏季又至,天鵝湖遊客再次增多,7月4日2018年天鵝湖“平安度夏”防溺水宣傳月啟動,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一大批尖端救援設備“增援”天鵝湖,從天空到湖底構建了一張立體防護網。

合肥|天鵝湖“平安度夏”宣傳工作啟動 外出遊玩謹防溺水

水下機器人

合肥|天鵝湖“平安度夏”宣傳工作啟動 外出遊玩謹防溺水

水上遙控機器人

合肥|天鵝湖“平安度夏”宣傳工作啟動 外出遊玩謹防溺水

浮力背心

[數據] 去年零溺亡 成功救援8名溺水者

當天下午,防溺水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天鵝湖北廣場舉行,合肥水上公安分局下屬的水上救援隊全員亮相,與他們一同展現在市民面前的還有一大批尖端救援設備,市民可以近距離參觀,還可登上船艇在天鵝湖湖面上親身體驗。

此前天鵝湖連年有人溺亡,而2017年則是開放以來首次零溺亡,水上救援隊隊長徐李奎介紹說,水上救援隊從2017年7月份開始正式入駐天鵝湖,之後先後成功營救了8名溺水者,今年天鵝湖尚未發生溺水情況。

[防護] 尖端設備從天空到湖底立體防護

除了宣傳教育,救援力量的不斷增強是天鵝湖實現零溺亡的重要“法寶”。記者從水上救援隊獲悉,目前該救援隊有40名救援人員,分成兩班24小時在天鵝湖駐守。

此外尖端救援設備也陸續“增援”天鵝湖,其中有全國首艘警用無人智能巡邏艇和全國水警系統中唯一一輛由美國進口的水陸兩棲艇,4艘摩托艇和4艘衝鋒舟,3架無人機,1部水下聲吶,一部水上救援機器人和一部水下救援機器人,此外環湖岸邊還設立了43個岸基紅外線攝像頭。“我們這是立體化的,罩住了整個天鵝湖。”水上公安分局局長王旭介紹,如果有人超過了岸邊的警戒線,紅外線攝像頭或是無人機就可以探測到從而報警,而如果有人溺水,無人艇、無人機、機器人都可以快速趕往救援。王旭說,在天鵝湖任意位置,從發現溺水者到趕往救援,用時均在2分鐘左右。王旭表示,目前在天鵝湖運用的“無人機+無人艇”救援管理模式,在全國景觀湖防溺水管理方面可算首創。

[經驗] 宣傳是重點 還應完善救援力量

肖金玉原來是文博苑社區的書記,天鵝湖的巡防志願就是他牽頭搞起來的,談及管控經驗,肖金玉表示,溺亡事件的發生正是由於人們對溺水事件的忽視以及防溺水觀念的薄弱,所以他們原先就在宣傳方面加大力度,與此同時招募了很多志願者,向人們講解溺水事件的嚴重性。肖金玉表示,今後還是要加強宣傳,讓每個遊客知道天鵝湖是個景觀湖而不是游泳的地方。

而在水上分局局長王旭看來,宣傳是首要的,其次就是救援力量的增強,2017年推出的警用智能無人巡艇和無人機與救援人員形成一體水上救援系統,在24小時都能實時監控的情況下強有力地控制了溺水事件的發生。

[服務]意外溺水怎麼辦 救援隊長支招自救

作為水上救援隊的隊長,徐李奎有豐富的溺水救援經驗,如果真發生了溺水意外,他也給出了自己總結的一些自救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別慌,你要是一慌就會在水裡瞎撲騰,不僅浪費力氣還可能加速下沉。 ”

溺水後要儘可能把身上的重物品扔掉,但不要脫衣服,因為衣服進水後會給人提供浮力,然後儘可能尋找漂浮物抱住,或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短評]千防萬防不及自身遵守規則

曾經多個夏季,天鵝湖溺水事件都帶走了鮮活的生命。雖說近兩年景區加強了勸導管理,新增救援力量,實現了零溺亡,但是我們仍應看到,溺水事件並不應該全靠外在的救援,從根源上說,還是取決於每個人本身的思想行為,生命是自己的,我們應該遵守規則並尊重自己的生命,生命也是莊嚴的,生離死別的瞬間容不得我們後悔,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自覺遵守規則,這樣才能真正杜絕溺水事件的發生。


主編:杜喆

監製:張凌際 姜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