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对于农村种地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肥料,有这样一种说法,“种地不上粪,好比瞎糊混”,可见肥料对于庄稼的长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人来说对于各种肥料最为了解,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肥都有着许多的讲究。

农村里对于肥料有着诸多的尝试,从来不错过任何一个收集肥料的机会。燃烧后的草木灰就是上好的肥料,做饭后剩下的灰也都被保留了下来,到了一定的量后就会运送到地里面。一些石灰,做豆腐的卤水,甚至硫磺等也都能作用到地里面。当然最常用的还是各种家畜的粪便,记得小时候有专门的拾粪人,道路里遗留下来的各种牲畜的粪便都会收集起来做肥料。

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最主要的肥料来源是人们养殖的家畜,掺杂上秸秆发酵后就可以用到地里面。俗话说“穷不离猪,富不离书”,每家每户都会养殖一些家畜,可以说这是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地里多打粮食,能喂养更多的牲畜,村民能挣更多的钱。不过随着农村变化,这样的方式逐渐逐渐被淘汰了,九十年代开始农村个体养殖就开始逐渐减少了。

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农家肥最终被工业化肥取代,化肥的肥力强劲见效快,地里打的粮食也是过去的几倍。可以说农村人们能吃饱饭到有余粮就是化肥的功劳,农村种植过程中基本上已经离不开了化肥,而农家肥基本已经没有人在使用了。到现在化肥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从过去的氮磷钾等已经发展出来了数十上百种各类功效的肥料。可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严重,地力持续的下降,若不用化肥以后,地里面基本打不出来粮食。

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增加地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农家肥,农家肥虽然见效缓慢但肥力持久。但农村里基本没人养殖牲畜了,想要使用农家肥只能通过购买,无疑增加了种植的成本。这时候秸秆还田出现,早在十年前并不被人们所看好。一则农村大都还烧火做饭,二来秸秆还田后许多害虫增加。而随着秸秆还田的技术越来越普及,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对比以前的土地质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

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到现在农村里为了提高一些高经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于肥料有了更高的要求,底肥和追肥一并使用。村子里面不少人用一些霉变的粮食代替农家肥做底肥,肥力和价格对比起来都相差不多,并且更为安全。其实粮食做肥料早就有了,听老人讲,过去的时候人们会把芝麻炒熟当肥料撒到地里面,只是这样的方法太过于浪费,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农村施肥的变化,最早是农家肥,现在粮食也能做肥料

农村使用肥料的变化也是农村的发展史,人们在不断尝试中寻找的出路,以适应现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