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老师傅总结:八大数控车床计算公式,实用珍藏版

一:切削加工刀之线速度:

V=πDN/1000

N=rpm(主轴转数)

D=¢mm(切削直径)

V=M/min

π=3.14

二:切削原动力:

KW=(Ks×V×d×f)÷(6000×λ)

W=Kw(切削原动力)

f=进给量(mm/rev)

d=切削高度(mm)

λ=0.7~0.85(电机传动功率)

三:切削阻力:

P=Ks×q

P=KG

Ks=kg/mm2

q=f×d[切削面积〔mm2〕]

钳工老师傅总结:八大数控车床计算公式,实用珍藏版

四:切削扭力:

T=P×(D/2)

T=kg-m

D=¢mm(切削直径)

五:进给速度与进给量:

Vf=N×f

Vf=进给速度(mm/min)

N=rpm(主轴转数)

f=进给量(mm/rev)

六:钻孔加工常见参数:

T=L/Nf=πDL/1000Vf

T=钻孔时长(min)

D=¢mm(钻头直径)

L=钻孔高度(mm)

V=M/min

f=进给量(mm/rev)

钳工老师傅总结:八大数控车床计算公式,实用珍藏版

七:刀尖之圆弧半径补偿量 :

Z=r(1-tanθ/2)

X=Ztanθ

Z=Z向补正值

X=X向补正值

r=刀尖圆弧半径

θ=斜线夹角

八:工作台面进刀量距离:

Vf=fz×Z×n

Vf=工作台进给量(mm/min)

fz=每齿进给量(mm/t)

Z=铣刀开槽数

n=铣刀的转数

常见加工中数控车床粗糙度核算公式及用法如下:

1:进给——进给越大加工粗糙度越大,但加工功率越高,可刀具磨损越小,因此进给一般最终定,依照需求的粗糙度最终定出进给大小。

钳工老师傅总结:八大数控车床计算公式,实用珍藏版

2:刀尖圆弧——刀尖圆弧越大,其粗糙度越下降,而切削力会不断增大,且对机床的刚性要求更高,对加工件本身的刚性要求越高。因此一般切削钢件6150以下的车床不宜用R0.8以上的刀尖,而硬铝合金不要用R0.4以上的刀尖,否则车出后产品的圆度、直线度等形状与位置公差都没办法确保,就算能使产品表明更光滑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3:切削时要清楚知道设备功率。要注意,现在大部分的数控车床都是运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特点是转速高扭力大,转速低扭力小,所以了解功率需要把变频电机的KW除2比较OK。通过前面得知,转速的高低与切削时的线速度有密切关系,而传统的普车是用稳定转速/扭力的电机依托机械变速来到达改动转速的效果,所以任何时候都是“100%最大扭力输出”,这点比变频电机好。假如你的主轴是由贵重的稳定扭力伺服电机驱动,那是最完美的。

钳工老师傅总结:八大数控车床计算公式,实用珍藏版

车床能够到达的最小粗糙度,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轴精度,依照最大粗糙度加工的办法,假如你的车床主轴跳动精度是0.002mm,也就是2微米跳动,那理论上是不可能加工出粗糙度会低于0.002毫米粗糙度(RY2.0)的工件,但这是最大可能值,一般平均下来算50%好了,最低可以加工出粗糙度1.0的工件!再结合RA的算法一般不会得出超越RY值的50%,变成RA0.5,再利用修光刃的效果下降50%,那最终主轴跳动0.002的车床极限能够加工出RA0.2左右的工件!

当然,以上均为理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仅供大家参考。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