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六個要素讓你快速提升朗讀能力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六個要素讓你快速提升朗讀能力

中央電視臺自開播《朗讀者》以來,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人們開始自覺或不自覺地喜歡上了朗讀。但朗讀是有技巧的,尤其是小學生,更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六個要素讓你快速提升朗讀能力

1.姿勢要正確

“萬丈高樓平地起”,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還要從培養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開始。從一年級入學就規範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把書翻開,雙手分別拿起書的左右下角,書稍向前傾,腰要挺直,眼離書一尺距離。當然,也可指讀,這樣做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內容要理解

理解是朗讀的基礎,理解不深入往往影響朗讀效果。可以設想,一個對課文內容都不理解的人,怎麼能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朗讀之前要先弄清課文寫了什麼,然後通過對課文字、詞、句、篇的仔細揣摩,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努力使自己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為朗讀儲備足夠的感情。如執教《五彩池》課文時,教師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瞭解,本文寫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遊,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並通過對文中“漫山遍野、無數燦爛”等詞語和“有像……有像……”等比喻句的品析進一步理解課文,最後通過對五彩池數量多、形狀奇、色彩美、成因妙等特點的描寫,表達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此時,學生為課文所描繪的神奇景象所陶醉,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再來朗讀課文,學生才能讀出感情,並與作者產生共鳴。

3.示範要規範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師經常給予學生動之以情的示範朗讀,激發學生朗讀興趣。教師如何才能做到示範準確呢?要有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能力,瞭解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及用法;要有一定的朗讀技巧,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等,還要做到普通話標準。教師只有自己讀得朗朗上口,讀得正確流利,才能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範讀充分地表達出來。

4.訓練要到位

朗讀是有技巧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長期潛移默化的訓練。在執教《我愛老師》一課時,在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逐步指導朗讀。第一步找出重音,“愛、關心、好好、天天”這四個詞要重讀,並對這四個詞標註重音符號。第二步是掌握句中的停頓,“我愛老師”這一句後是逗號,停頓的時間較短,“老師關心我們”這一句後是句號,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停頓的時間稍長一些。第三步是掌握語速,這篇課文表達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語速稍慢為好。第四步是掌握語調,第一句的語調是稍平穩的,第二句體現學生感謝教師的心情,語調是上揚的、聲音是高昂的、情緒是強烈的。這樣的訓練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朗讀的方法與技巧。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六個要素讓你快速提升朗讀能力

5.形式要多樣

根據小學生注意力是無意注意佔優勢,而且極不穩定,維持的時間短、變化快這一特點,教師的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同理,在訓練學生朗讀的形式上也要多樣化,如個別讀、齊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輪讀、分角色讀、範讀、導讀、表演讀、配樂朗讀等。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6.評議要及時

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能後,為了進一步提高朗讀水平,對課文朗讀及時評議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師執教《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可讓不同學生通過不同方式讀“是要下雨了嗎?”這個疑問句。再組織學生評議誰讀得好?為什麼讀得好?好在哪裡?有的說重音找得準,讀出了疑問的語氣;有的說語速把握得好,讀出了小白兔對燕子的話將信將疑。這樣評議,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助於提高朗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