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對付溼氣束手無策,且看中醫「治水」

常規的醫院檢查,沒有溼氣項目,因此訴說自己溼氣重,西醫醫生往往一頭霧水。溼氣是中醫概念,既指病因,也指病態,中醫對此有一套完善的防治方法。

1.搬家竟然能治溼氣!?

作為病因的溼氣,多見生活環境中溼度太大或過食生冷。把空氣中飽和時的含水量當作100%的話,舒適的環境溼度為50%~65%。

如果長期在溼度80%以上的環境中,加上過食生冷直接使消化道的溼度增大,一旦超過調節能力,易引起身體內溼氣大的病態,這種病因和病灶都看不見的病態,往往讓西醫束手無策。

有位31歲女性,渾身無力,自覺頭身沉重,先後在十餘家醫院就診,查無異常,但就是頭昏乏力,不能上班,也很少做家務,被婆婆說太懶。

她委屈地說:自己決不是懶人,以前很勤快,現在沒有力氣,就是不想動,但查又查不出病。

一看便知她溼氣重,細問才知道,她住的木質房子比較舊,一樓是公共澡堂,位於二樓的房間常年溼漉漉的,搬入這個房子之後才發病的。

用以化溼的中藥製劑,很快治癒,其後還按我的建議變更了住所,未再發病。

西醫對付溼氣束手無策,且看中醫“治水”

2.有溼氣症狀,西醫或查不出來

當水分在全身或局部稽留過多,就是常說的溼氣重。中醫說“溼性黏滯重濁,易傷陽氣。”

當組織中水過剩但不到水腫的程度,現代醫學一般檢查不出病來,但會有頭身沉重等症狀,這個階段屬於機能障礙;

黏滯指纏綿不清,遷延不愈,這種情況往往有慢性炎症,譬如關節炎發作時的僵硬,實際上是局部水腫,局部溼氣;

急性炎症往往伴隨炎症分泌物,西醫叫滲出液,這種狀態中醫叫“溼熱”,對於溼熱一般只需要清熱,中醫的清熱不是退燒的意思,而是消除炎症,炎症消了,炎症分泌物自然消失。

水腫狀態會引起細胞能量代謝障礙,所以說“易傷陽氣”,這裡的陽氣可以理解為能量,能量不足,定然無力。

西醫對付溼氣束手無策,且看中醫“治水”

3.溼氣重常伴隨陽虛

除環境中的水蒸氣含量過大引起身體溼氣外。

抗菌素、啤酒、生冷飲食的過度攝取等因素更常見,往往可引起體內,特別是消化管內積水。

抗菌素和啤酒等影響胃腸功能。溫度對胃腸也有影響,強冷風吹容易已引發大量清鼻涕,同樣的道理,胃腸受涼且超過自身的調節能力,可引發胃腸分泌液過多。

同時,分解食物消化酶的最適溫度是37℃以上,水的吸收是伴隨氨基酸等消化產物一起吸收的,消化不良時水的吸收也不良。

這時大便往往稀溏或黏稠,舌苔厚膩,中醫叫“溼困脾陽”。

西醫對付溼氣束手無策,且看中醫“治水”

4.治溼氣是中醫特長

身體的水分主要是通過尿和汗的形式排洩,汗包括看得見的汗和看不見的汗。

對於關節炎或慢性炎症疾病伴隨的溼氣,宜用中藥治療,調整體質。機能性障礙的輕度溼氣,通過養生方法即可解決。

除溼的食品,大多有促進消化、利尿、發汗的功效。如薏苡仁、茯苓、扁豆等能健脾利水,辣椒、花椒、陳皮等香料則有發汗作用。

溼氣是一種體質狀態,除部分疾病外,多數情況下醫院的常規檢查找不到病源所在。對此,中醫採用化溼、利溼、燥溼的辦法,往往效果明顯。

作者

汪先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日本順天堂大學內科準教授

西醫對付溼氣束手無策,且看中醫“治水”

汪先恩

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8年6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