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護城河,但「藥神」大火+暑期檔+低估值推動的傳媒短炒可以有!

對於有不少機構談到:並不看好影視傳媒行業乃至與之很相似的手遊等行業有持續性機會。因“這些公司大體上都沒有別人無法代替的護城河”——遊戲迭代快;電影要看季節性和時間節點。

我是非常認同的,不過,這不意味著短線傳媒股沒有機會。如果考慮到現在大盤如此脆弱,本身就是抱著打一槍賺點零花錢就走的目標;如果考慮到歷史上,票房超預期向來都是傳媒股最直接最有效的屢試不爽催化因素。短炒的機會還是可以有的——當然,也非常考驗博弈短線的技術,一旦節奏踏錯,風險同樣非常大!

個人以為,近期熱度較高的幾隻傳媒股局部的反彈或許暫時還不會結束。這既與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大火有關,也是因為暑期檔到來,加上傳媒板塊的低估值帶來的安全感。當然,也要看市場整體維穩但效果有待觀察之下,創業板未來的表現結合來看。

當然,傳媒股短線最直接的催化因素,還是“藥神”的爆發!

樂觀的分析認為,在此輪大盤下跌過程當中,傳媒板相對強勢,已先於大盤企穩,此時,《我不是藥神》作為一劑強心針的催化,使得傳媒板塊具備持續釋放驅動力的條件。

我個人並不看好整個傳媒板塊所謂的驅動機會,但對圍繞“藥神”一片的投資方、受益方等等的個股公司挖掘,依然抱有信心。

上週末《我不是藥神》全國大規模點映,好評如潮,該片目前在豆瓣得分為9.0,成為華語影史上第九部豆瓣9分電影。從網絡上也可以看到,當前觀眾對該片的評價非常好。各類影評還在層出不窮地寫出來不斷地發酵。

貓眼專業版統計顯示,該片在7月3日憑4757萬點映票房奪下內地單日票房冠軍,點映兩天累計票房達1.08億。隨後,該電影提檔到7月5日公映,比原定7月6日提前一天。而截至5日晚20點34分,該電影已收穫票房超3億元,上座率達18.9%,排名第一。有機構預測,《我不是藥神》或複製去年《戰狼2》的成功,再創票房奇蹟。

目前市場對該片的票房預測都是往40億之上看的。所以,即便考慮到股價會提前反饋業績,但考慮到其如此高的口碑,票房盛宴才剛剛開啟,後面的投機機會還沒完全結束——當然,既然是投機,那就很考驗技巧跟心跳的,不是一般的散戶可以參與的。有沒有那個技術水平,自己先要有點數。

據公開資料顯示:《我不是藥神》由甯浩背後的壞猴子影業、徐崢的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歡喜傳媒以及北京文化、唐德影視、阿里影業等共同製作出品,北京文化和淘票票聯合發行。

受此“重大利好”驅動,北京文化、唐德影視等已在二級市場有所表現,隨著暑期檔的來臨,相關板塊還有表現的空間。當然,北京文化可能風險就比較大了——Wind數據顯示,自6月22日以來,北京文化股價由9.22元一路躥升至14.52元,漲幅55.96%,市值漲約40億。

讓我們拭目以待,隨著票房的高升,會不會有新的受益上市公司被挖掘出來。這裡需要提示兩點注意:

其一,關於受益性大小,首看《我不是藥神》的具體投資情況。

據悉,作為出品方之一的歡喜傳媒明確提到投資份額為20%,其餘投資方,例如壞猴子影業、真樂道影業、唐德影視等都三緘其口,表示這是商業機密。而北京文化股價飆升,引發市場各種猜測,隨後該公司自己表態稱其為“主投方之一”,是第四投資方。投資額1500萬元,佔比約百分之十幾。且還是影片的主控宣發方,自稱宣發預算為不高於6000萬元。

所以,如果不考慮到“吹牛”的成分,該公司或許稱的上影片主要受益者之一。倒也與其最近的表現相得益彰。

其二,股價上漲持續性看影片上映週期及票房超預期程度。

從以往《泰囧》、《美人魚》、《戰狼2》等票房大片的上映週期看,往往隨著觀影評價的上升,打破原定的上映週期,帶來的資本市場個股反饋也隨著拉長。此次“藥神”對局部傳媒股的刺激同樣需要關注這個問題。

短期傳媒股可以炒還有一個基礎條件是:今年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成績表現不俗,預計暑期檔會出現多部票房超過20億元的影片,國產電影票房有望保持高增長。

根據國家電影局此前發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票房為320.31 億元,同比增長17.82%;總人次為9.01 億,同比增長15.34%。

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189.65 億元,同比增長80.1%,佔總票房份額的59.21%,佔據了主要票房市場。

幾乎就在此時,政策面也在給相關行業以扶持。北京市近日印發《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要求支持發展高精尖文化裝備,推動先進技術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廣告會展、文化旅遊等領域深度應用;聚焦廣播影視,加快推動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此前的下跌+以及“陰陽合同”等事件打擊,傳媒板塊當前估值水平很低。

沒護城河,但“藥神”大火+暑期檔+低估值推動的傳媒短炒可以有!

傳媒板塊目前行業估值已瀕臨10年最低水平,申萬傳媒指數PE(TTM)為28倍,估值不僅在TMT中為最低,而且也低於食品飲料等部分傳統消費指數,和批發零售(22倍)、紡織服裝(27倍)估值水平相近。

可以看到,與傳媒經歷類似下跌的低估值軍工板塊近期同樣出現率先反彈動作,這表明市場對於傳媒板塊的低估是具備一定認同度的。

另外,當前,傳媒行業仍然是市場上資產負債率較低的行業,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仍然是資金選擇避險的一個方向。

總之,前有“高片酬、陰陽合同”風波,後有王中軍“減持股份”的疑雲,相關影視傳媒股受輿論風波的影響一路大跌。而也帶動了不少優質影視傳媒股的大跌。但從種種跡象來看,過度反映了傳媒股的真實狀況。而在經歷這些洗禮之後,傳媒板塊終於迎來修復。

雖然我們並不認同板塊整體的反彈機會,但從本次《我不是藥神》來看,至少和此前《戰狼2》一樣再次點燃了市場對部分相關傳媒股的熱情。

沒護城河,但“藥神”大火+暑期檔+低估值推動的傳媒短炒可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