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阅读丨倾听丨领悟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有没有一段话,

让你过目不忘……

有没有一句词,

一下子就敲在你的心上……

有没有一页片段,

虽然只是方块字,

却如同有演员在你眼前讲述……

如果,有,

就请点开音乐,跟随我们的文字,

将那些优美的、灵动的、深沉的段落

共享。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颜值爆表的主持人--粘晓巍

是这样开场的: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2018年5月4日

在这鲜花盛开、草木葱郁、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69个“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胜利99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关于青春的正确打开方式,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道:“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

其实“青春”、“阅读”、“文化”、“分享”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高新检察的特色,我们院以青年干警居多,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阅读、倾听、领悟——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朗读会,既是为了纪念和弘扬五四精神,也是为全院干警尤其是青年干警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用阅读致敬先贤经典,以感悟回应时代召唤。

那就一起读起来吧~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李彤检察长分享

《短》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事情 、同学情、朋友情 。

因为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 !

今天,我们能够在高新区检察院共同工作、学习、生活,是我们彼此的缘份,请珍惜这份温暖的同事之情。若干年后,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回首往事,这份高新温情,定是历久弥新!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姜健副检察长分享

《沁园春·雪》片段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此情此景的渲染,让我看到了我们和你们活力蓬勃的青春。今朝,是属于你们的!加油!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李林副检察长分享

《十字军的故事》片段

“神的期望”

这句话的威力超乎常人所想。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徒深信日复一日的小罪恶必将肉体在死后堕入地狱。

然而,罗马教皇向信徒们承诺,只要加入皮埃尔组织的夺回圣地为目的的十字军,之前所犯的罪行可以全部免除。为确保死后能在天堂有一席之地,很多人不惜抛家舍业,跟随十字军跋山涉水前往遥远的东方。

这本书的作者[日]盐野七生,以细腻又严谨的笔法配之以[法]古斯塔夫·多雷绘京的插画,再现了十字军东征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让我们以更宽广的视角去思考眼前世界面对的问题。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王浩然主任分享

《做人,要懂得拐弯》

让人豁然开朗的一段话

人生天地间,

路路九曲弯,

从来没有笔直的。

水能直至大海,

就因为它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

不断拐弯前行。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

拐个弯,

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

路不通时,

选择拐弯,

心不快时,

选择看淡;

情渐远时,

选择随意。

... ...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

阅读·’倾听·

领悟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一个足球解说员的梦

段俊

关于岁月与梦想

球迷们的欢呼声经久不息,在那8年抢手时代的黄金岁月中,这曾是他最熟悉的,而今,已是他最陌生的。

32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

还是那辆列车,随着时光送走了匆匆过客,静静开往另一片大陆。33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依稀浮现着自己25岁的模样。

远方的期许固然美好,而列车短暂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当时光的列车奏出回家的天赖,35岁的亭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勾勒出29岁的动人画面。

……

喜欢足球的我,还有一个足球解说员的梦。那时候觉得年龄还小,担不起回望青春梦想这样的回味。当我如今在此时跟大家分享这段话时,我也可以深情地引用这段话了,“32岁的我,就坐在这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时的影子。”

愿岁月不逝,梦想依旧。

在史铁生的文字中,领悟深沉的母爱

刘珊珊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关于母爱与坚强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世界上写母爱的文字浩如烟海,但能浓缩凝练、平静克制地写母爱的却不多。史铁生这篇《秋天的怀念》,短短的篇幅中却浸透了最深沉的情感。突然残疾的儿子把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发泄到母亲身上,于是她对他只能试探着关心、小心地呵护、最后又带着无尽的牵挂离去。病、花、血、懂、活,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词携带着母爱的温度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共赏诗词之美

陈铮

关于诗词与文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论哪个年龄段,也不论当下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背过“春眠不觉晓”,都背过“床前明月光”。诗词总会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给我们以高雅的气质,给心灵以美的熏陶,并能够给我们的灵魂以甜美的休憩。想象一下,若没了崔颢、李白、孟浩然、杜甫,黄鹤楼上、晴川阁下该缺失多少韵味,登高望远又何来壮怀激烈?

……

一句诗

一种心情

一个人

一处风景

人生自有诗意

活出自己

便是照破黑暗的光明

——郦波《唐诗简史》序言

<第400期>「新·动态」“读”过的青年节——阅读·倾听·领悟(一)

读书会虽然开始于5月4日的青年节,

但是“阅读·倾听·领悟”的分享却依然在继续,

还有很多关于青春,

关于信念,

关于执着,

关于我们领悟到的

忠诚、干净与担当

……

在这里,

未完待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