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前些天,筆者拜訪了秦安縣的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對秦安這一地方的古代文化作了一次簡要的瞭解。幸而能在現存的老人口中得知消失已久的一些事物。並且深深理解我們要了解秦安的古代文化,必須要深入民間,正如胡纘宗當年寫的,來到秦安,你要對每一個荷鋤的老農都要相當尊敬,“半跪遇農”嘛。老人一生以務園子為業,但直到耄耋之年,還在研究秦安的傳統文化,真是不易。那天我們進門時,看到他還在茶几上鋪著稿子在寫作,自得其樂,不油讓人肅然起敬。秦安的文化大縣如何建設?秦安這一地域的文化研究如何搞?正如老人所說的:“文化的提高要從基礎上提高,不能憑空提高,空中樓閣是建不成的。”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大地灣遺址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女媧祠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甘肅秦安女媧祭祀活動

現就採訪記錄整理如下,供欲瞭解秦安古代文化的人作為參考,以便開展更進一步的研究。

曹秦安這個地方啊,文化底蘊深厚得很啊。在我的思想上,特別是解放以後,把些有價值的文化、文物的東西都沒有了。我的思想上這是非常可惜的。你想光一個文廟周圍,和南城門的這周圍,再加一個胡家巷爺胡纘宗家的,在我的記憶中,曹的胡家巷啊,可以說是一個匾牌的博物館,這些東西大多是明朝的,最早的元朝文昌祠,對面的路家大庭是康熙年間的,再過來是還有孫述先的,那是個舉人,對面是胡纘宗的胡家居宅,門上的牌匾是“世家”,頭來靠街道的是多士坊,右手裡寫的是萬曆乙酉年,左手裡是“里人胡纘宗書”。你像文昌祠的三個字是狀元徐黼府寫的,徐黼的字寫得憨嘛,筆撇兒壯得很。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文廟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文廟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文廟

路家大庭懸著有九面牌呢,門上寫的是“忠孝傳家”,這些東西不只是個人的東西,和秦安縣的文化有關聯呢。路道庸,路坦然。你在巷前頭的話是李元芳的牌坊,宛平知縣嘛,中過舉人的第二名,縣誌上寫著呢。這些東西都是實物,曹親眼所見嘛。你曹的文廟周圍的個文化真個是深厚得很,爺貢院裡的牌坊上,“鳳凰池”是牛運震寫的。曹是自遂兒在這裡長大的,可是當時一個是年輕,一個是沒有學識,對於這些東西的話,確實是太可惜了。你精文廟的那個建築的話,那個大照壁,爺叫“九龍壁”,我看啊,這樣的壁,北京城裡都少見。文廟這東西,各處都有,可是文廟和文廟不一樣,咱們周圍縣上的文廟我也去過,遠吃不住曹的。天水的文廟在州里呢,他家的文廟就和曹的也不一樣,曹的靈星門他家州里就沒有,靈星門上面有四個望天吼嘛,四根柱子,三道門嘛,講究得很。臧過去過魯公橋,泮池,還有大成門,那大成門裡的建築,喔個建築,上面就是大成殿嘛,後面的話,還有尊經閣,後面還有啟聖祠,左手裡是文昌祠,裡面的文化深得很啦。還有名宦祠、鄉賢祠在前頭呢,這都是爺元朝的,明朝是重建的。是元朝的,元大德嘛,元大德元年建成的學宮,建成的縣學書院嘛,曹的老衙門是元至正七年的嘛。說說曹的這個東西方,呵呵,確實是韻味深長得很啦。你看務南城門上寫的“解慍”兩個字,你看那兩個字,那韻味深沉得很。就是招待所這達。我打書上一查是,務韻味深長得很,今兒個咱冒談呢,說舜彈五絃琴,自己做了一個歌,歌這樣說:“南風之蘊兮,可以解無名之慍,南風之時兮,可以致無名之材。”就這兩句,喔深沉得很。再前頭是胡纘宗的章子的大牌坊,你看明朝的那明朝的牌坊建築,那麼壯的四根大柱子,兩根橫木直接從柱子上裡面穿過了,兩塊石碑卡在裡面,喔古得很。上面寫的是“寵言京秩”四個字,我查了一下,是說胡督爺在朝裡的俸祿,是根據那個寫的。下面還有個篆字呢,寫的是“景揚先烈”,人說是胡家大後人的牌坊,我看這幾個字看上去不像。你看上關裡還有一個牌坊,“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還有一個是王澍,永樂年間的,下關裡還有一個王家祠堂,是明朝的王澍家的,一年真個歡得很,現在的天主堂下面。王家祠堂裡面的建築都是文物建築,務個建築可真個,一年到過年燈一掛熱鬧得很,過會時燈火輝煌,在爺下關裡出名嘛,在縣上也是出名很嘛。王澍是永樂年間督修北京城,修得老實,被永樂皇帝碰見了當面表揚的,後來弄了一個浙江道察御史。王家祠堂的人地多得很,也專門的田畝是祠堂裡的,多少人務下的莊農就辦了會了,一年轉到頭那一房頭主辦,收益。有的人一輩子都輪不到辦一回,有的人幾十年辦一回,離得近的最快的六年輪到一回,爺到輩數就在那達兒,爺的這辦一回會糧食就多著吃不了了,吃幾年嘛。縣上的王姓人,進馬山的王姓人。王承東你聽過嗎?解放後當了志願軍,爺說起這一板兒那通踏得很。當時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秦安縣城裡有十二三個老秀才,還有個拔貢,以下的學者多得很,蔡士英,孔小的一個校長,還有魏接天等。和我的老人家熟得很。我家的老根子在衙門下呢,縣政府的對面,現在的地稅局嘛。對面是體育場,伴歸就是自衛隊大隊址,體育場隔壁一條巷中侯郎中的宅院,門上是“天官大夫”的匾牌,修得也兇得很。這一條路解放後就變成青年西路了,要我看啊,這條街叫歷史名人街毫不遜色。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興國寺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2018(戊戌)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女媧典禮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羲裡媧鄉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秦安縣2018(戊戌)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女媧典禮

龍壇下,就是旗杆巷,有一個載下旗杆的石墩子呢,對面兒是胡進士的詞堂,門前有些天官兒人呢,胡進士祠堂,胡纘宗的影圖都在裡面呢。李元芳的故居在胡家巷的巷底裡來呢,墳好象有人說是有孫家臺子上,就是泰山廟底下的那達兒。春場裡,把多半面兒叫農具廠佔了,裡面有戲樓,有兩座城門。一座是現在看見的,另一個是農壇下的一個城門。那一道城牆是從現在的縣醫院,原來叫賢子地,同治年間打城牆,戧斜兒下來一下子打到春場裡了,有個正陽門。第二次是光緒時候,把這牆撇過,從賢子地沿河打過去接上去,到金湯門,從祥和門一直打到東山上去了,和堡子連上了。堡子原來在城外,現在在城裡面,這些地方,秦安老志上說的“四山旋拱,二水環流”,達兒這塊地方,天然河谷,這一面龍山,那一面鳳山,龍鳳對峙,這一條河龍壇、張家磨那達兒的地理人文是最好的。你一看爺的蓬萊閣,就是仙山瓊閣嘛,取東海三座仙山,蓬萊、方丈,還有個瀛洲之意。以前,蓬萊閣前面有一隻船,頭朝的是蓬萊閣,尾朝魯班殿,船上面有八根柱子,有石座、匾牌,確實好得很。可是這個船國民黨時候,是民國31年,國民黨要訓練壯丁,就弄到西河灘裡,國民黨要員們要耍威風,在西河灘裡搭了演武臺子,把磚瓦木料弄去修臺子了。官員們站在上面講了幾句話就走了。時間一長臺子不知被誰拿走了,沒了。你說個這泰山廟上的文化,這個蓬萊閣他家都沒說上,原來有個碑,上面寫的是“康熙五十一年重建”,尤其是以前蓬萊閣上留下來一個二百多字的長聯,我看了一下,這個東西不只是清朝留下來的,最遲是明朝的。上面說是明朝末年,流寇(指李自成起義軍)一下把曹這裡燒光了,泰山廟也不免於難,原來的蓬萊閣也毀了,所以康熙五十一年是重建的。喔個東西最遲都在明朝呢,遲早曹不好說。能看出年代嘛。一付長聯200多字呢,我說說曹寫這些東西不能脫離實際,提高還要從基礎上提高呢,不能憑空提高,是胡說著呢,阿里的蓬萊閣建於乾隆年間,這個東西他家都沒說上。那時通往魯班殿還是個土坡坡,上面有一個牌坊,崇禎十幾年的,上面寫的是“眾聖朝宗”。背面兒是“鳳山仙山”。泰山廟上的文化喔就多著不得了了,現在他家把呂祖的名號字都不會寫了,人們都知道是呂洞賓,叫呂岩,人稱重陽子。但寫名字的時候不能寫成洞賓殿,安老爺在門前寫的是呂祖庵,神仙住的地方嘛,就是庵。門上掛的一副對聯是人家張三丰寫下的,道家的“閒佩青蛇,蓬瀛一帶橫秋水;笑騎黃鶴,岳陽幾度醉春風。”當時懸著呢。那是非常珍貴的,遭毀的時間是河北中學來的時候,志果中學嘛,冬天天氣寒冷,學生娃冷著,凍著受不住,就拿他來烤了火,取暖了。再一個你像現在人冒說呢,你看三宵娘娘這樣的稱呼,常說的三宵宮,這樣的字不能由人著瞎編,我曾問這是阿是說下的?叫三宵宮,人家說是馬師,哦,怪不得,成了新倉頡了。三宵娘娘人都知道,爺寫的時候不這樣寫,寫的是“寶池宮”,曹街上寶池宮有三處:興國寺、北壇邵家寺,北壇大概在三小,三小靠西邊是經壇,靠北面兒是邵家寺。我說一下邵家寺的文化。

這個邵家寺的文化,邵家寺文化,上殿裡的是觀世音菩薩,曹胡都爺的縣誌裡面寫的是觀音寺,明朝那時,曹的這北面還沒城牆,北城郭大得很,面積和大城相仿,同治年打下的,光緒年門子壞了,修了個城門,有老城區相通。可是這個邵家寺還與老成紀一脈相聯著呢,老成紀在城北三十里嘛,這裡是郊區,老成紀是漢朝的,可是邵家寺是什麼時候的?我從殿上的菩薩看是北魏時候的,建築是螺旋式的,盤著箍上去的,和瓦窯頂一樣的,地下沒柱子。殿的上面有四個翹角,外面柱子用的是咱們的碌碡當柱石著呢,廊沿上鋪的是麥子石,你看那年代久遠著,麥子石上由於人走路,磨下去了這麼一大截子,踏成弓形了。上殿裡坐的是觀音,一隻手託在臉上,半睡著,頭下面壓著一本經。菩薩是男身的,全國男身的觀音不多,觀音菩薩成女身是隋唐以後的事情,以前都是男身。殿的造形殿是方形的,過間明間都持平著呢,進深來稍微深一點。基本上和山西大同的北魏的一樣,是北魏拓拔的,雲岡石窟嘛。這個得蠢得很,北魏的菩薩都蠢得很,兩面有24個洞,巖面,靈巖秀水,上面佛龕是羅漢,24個呢。邵家寺,要和山西大同連起來看這個殿呢。

漢成紀嘛?你看現在的要對照著看呢,《水經注》就把你拽到迷糊地裡了,葫蘆河我跑遍了,漢成紀在阿來,阿來有個成紀水?過來過去就是城北30裡,沒錯。新舊《唐書》都說得很清楚,就在蔡家牌樓,葉家堡。開元二十二年地震成紀遷新城,那個是唐成紀。治平是這樣子的,治平是在這北宋末年的,是寨嗎,到南宋金熹宗就治了個治平縣,現在留下的是縣城遺址,咋能把那說成是成紀呢?阿達有個成紀水?你看《水經注》,就把你拽到迷糊地裡了,《水經注》到這達兒他就沒弄清楚。我寫了一個這方面的東西,我寫得較多,到以後了咱們尋著了你看一下,我寫下的一個東西叫《伏羲出生地》,伏羲出生地就把老成紀弄出來了嘛,把成紀都包括在裡面了。要知道伏羲,就要說伏羲媽媽,要結合,就離不開大地灣嘛,與大地灣有密切的關係呢,有力的證據嘛。你把喔你說不沒嘛。對於老成紀我上面弄得清楚,我說你們不要胡吵,人家的那個定然著呢。比如這個邵家寺,我弄得完滿著呢,你看邵家寺的文化,前頭有一面匾,前面有個“金波月”三個字,也沒年代,我記得當時秦安縣裡的十幾個老秀才湊在一起議論,說秦安縣內沒人能寫出這三個字,沒能吃住的,是大書法家的手筆。上殿裡的“澤被南海”那是爺張三丰寫下的。邵家寺的山門叫是“慈德宮”,邵家寺的娘娘是“寶池宮”,天下人母,裡面的文化就是這樣子的。裡面還有呂祖的這一畫,“黃鶴歸來,為帶松花香道院。白雲飛去,故留秋月照丹臺。”你來得好,我把這些我把這些談談,曹的個縣城的文化深得很,曹說的都是文化,不是迷信,是古人給曹留下來的東西。我說成紀縣就在城北三十里,阿來跑到靜寧去了。秦安的文化有多深呢,甘谷人說他家的文化有多深,伏羲爺生在他家甘谷,西和人說他家有仇池國,是伏羲生下的地方。我說你知道伏羲是阿來來的?爺一個皇帝做了個夢,說伏羲生在一個四面環水的地方。伏羲媽媽華胥,她是在陝西華陰踩了大人的腳印,然後四處轉,咱們甘肅有華的地名就有華池、華亭等,都是她轉過的地方。曹喧兒有個葫蘆河,爺陝西那兒也有個葫蘆河,葫蘆其實就是咱們的瓠子,那時候伏羲媽媽剛從燧人氏學會取火,把瓠子燒熟了吃,那裡有瓠子就到那裡,戶子最容易燒熟了。她就這樣帶著身孕轉了十二年,才把伏羲生到了古成紀。瓠子燒熟就可以吃,從生吃到熟吃。爺《秦州直隸州新志》對這一面也駁斥著呢,說成紀怎麼能到靜寧去呢,阿來能務門遠呢?修州志的這個地方在現在的伏羲廟的街面上呢,天水的許多文人都在那裡面呢。

甘肅的一個縣,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三國街亭古戰場

還有南柴兒的這個地方,這達兒沒弄對,北半個是吊橋,南面就有南寨,老百姓平時生產、生活,戰爭來了打仗,寨就是北宋時的秦寨嗎。這都是打仗用的東西。吊橋,後來人們叫成了吊棰,成棒棰了。就在大眾街的口口下,北門,是嚴長宦修的,大門的上面寫的是“迎恩”兩個字,打這兒城門裡過來就是北關,是吊橋,歷史是咋的就是咋的,改成南柴兒,臧不拿是賣柴著呢嗎?北面最重要的是邵家寺,我寫成了一個東西,進了大城裡的就是興國寺,興國寺下來靠北面劉公祠,劉公是上海人,劉正知,光緒年的縣長,坐得好,人們就給修了個劉公祠。廣場的中間嘛。劉公祠過來十字下,地名是馬壕裡,有馬王廟,曹秦安的馬王爺多得很,東巷馬圈裡也有個馬王爺廟。過去東關靠南有城隍廟的大殿。通街眼前,有鳧池,元朝的,文廟眼前大家都叫楊家大院,坑中有雨子,對面北邊城隍廟,後頭是萬壽宮,天爺嘛,馬王爺廟。還有龍王廟,娘娘廟,多得很啦,過去一直到郵電局那達兒,是后街,是武廟。縣上有文廟也有武廟,關雲長嘛,門上懸的匾是“我山西夫子”,縣長是山西人嘛。武廟修得大得很,有戲樓,牌坊,道光年間的。這達兒過去有一棵樹,就是秦安八景的“古廟奇槐”,附近的興國梵宮、學宮柏蓋,八景就佔三景。還有一個八景之一的“隴溪春色”,就在縣城裡下關裡南城門出去的南小河一劃兒,過去有個牌,上面寫的是“隴溪園”。春天花開的時候,別處的花是膩的,這個地方的花是明亮的,格外耀目。八景裡面不是佔了四景了嗎。再的都在外面,鎖峽秋色,龍峪稻香,具體的地方現在可能劃到甘谷去了,當年亢世英組織在那裡挖煤呢,沒挖出來,張了個大黑口。上面就是千戶的墨水嘉禾嘛,還有曉耕列陣嘛。十二景那就多了,大寨子就佔了兩個,還有七星獻奇嘛,胡都爺志上寫著呢,就是奇嘛,很奇特嘛。

編輯:南廣明 (甘肅省秦安縣古城鄉南坡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