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杨江永(右一)、杨江永警卫员(左一)、台中娃(中)1937年春留影。

  • 张孝贞从小缠足不能干农活,小叔子很是嫌弃,多次逼她改嫁,张孝贞说:我夫打鬼子为国而死,我改嫁便是对夫君的辱没。于是她恪守妇道,决不屈从,为此三次跳井寻死,对小叔子的狭隘和短视以示抗议。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杨江永牺牲后的埋葬地通知

在旧关即将被日军占领的关键时刻,国军上尉、工兵营副营长杨江永带领一个手枪连,杀声震天,冲向敌阵,日军惊慌失措,向后退去,国军最终占领旧关。战斗中杨江永的警卫员头部中弹牺牲,杨江永失去护卫,腹部也中了弹,倒地不起。眼看杨副营长要被敌人俘虏,士兵们猛冲过去,将杨江永抢了回来。战斗结束后杨江永被送到太原29路军后方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

  • 投笔从戎 军校升造
  • 杨江永是山西省河津县小梁村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初,家中殷实,年少时曾在西安上学,后从运城职业中学毕业,分配到东毌庄小学教书。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全国一片抗日呼声,年轻气盛的杨江永毅然投笔从戎,被冯钦哉将军送到军校,经过升造担任副连职,至1937年初已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7路军直属工兵营副营长。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张孝贞(中排右三)、杨志高(后排右三)、杨志高的爷爷(中排右四)1963年全家合影。

  • 27路军由陕西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河北省保定,到了保定下了火车,直属部队集合在车站外,炸坏的机车头和火车让刚参军的新兵胆怯,老兵们虽然多次参战,但还没有遇过航空炸弹,心里也胆怯。冯钦哉将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冯将军为了打消士兵们的胆怯心理,讲话时问大家:“弟兄们,天上老鸦多还是飞机多?” “老鸦多”大家答到。冯将军又问:“老鸦巴到谁头上了,请举手!”没有人举手,冯将军又说:“所以说大家不要怕飞机炸弹,老鸦那么多都巴不到你头上,飞机又没有老鸦多,炸弹就炸不着你”。冯将军正在讲话,日军飞机从头上飞过,冯不动,士兵们也不敢动。这时远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炸弹击中,连根拔起,冯将军拴在树上的白马也被炸死。
  • 有的士兵开玩笑:“冯军长的马被飞机巴的屎炸死了。”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抗日烈士杨江永的妻子张孝贞。

主动请缨 血战旧关

  •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发动7·7事变,7月12日,27路军总指挥冯钦哉将军领衔致电卢沟桥前线的将领:“本路将士,愿作后盾,同仇敌忾,灭此朝食。”
  • 7月17日,国民政府蒋介石委员长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谈话:“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杨江永军装照

  • 27路军8月从陕西开赴华北前线河北省保定地区,与友军一起构筑工事,准备在保定决战。时值中国军队向南退却,27路军作为掩护部队,在定县、安国、深泽一带,力阻敌人,掩护自己部队撤退。8月底 第二十七路军被第一战区配置于石家庄西北的平山和以东的藁城附近,设防阻击日军。9月,冯钦哉被任命为14军团军团长。
  • 12日傍晚,日军突破第1 7师右翼刘家沟附近阵地之后向西进攻,又相继占领长生口、大龙窝,于1 3日晨进至核桃园,逼近旧关。13日凌晨5时20分,冯钦哉指挥他所能指挥的工兵营、特务营驰赴旧关,阻止日军西进。冯钦哉的指挥部在磨河滩,离旧关十二三公里。而12日晚击溃17师97团的日军,从核桃园到旧关只不过五公里的大道。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八旬老人杨志高站在家门前

  • 自27路军由陕西来到华北参战以来,工兵营承担修建工事、埋设地雷的任务。大军向晋北转移时,工兵营担负在滹沱河上架没浮桥、掩护大军过河的任务。看着日军猖狂的样子,杨江永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劲,当冯钦哉告诉工兵营“鬼子逼进旧关威胁新关”时,杨江永积极主动请战,带领特务连(手枪连)直接冲向敌阵,血战中身负重伤,面临被俘,后被辎重连从敌人手中抢过来,和其他伤员一同被送上火车,运到太原第二十九路军后方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10月29日晚10时牺牲。埋葬在太原小北门外西北角义坟。
  • 三次跳井 抗议逼嫁
  • 杨江永的妻子叫张孝贞,与杨江永同岁,27路军出征抗日前,冯钦哉命随军家属全部返回原籍,上面那张照片就是杨夫人返乡时所带,杨志高懂事后听母亲讲:杨志高生下第八天,其父便奔赴抗日前线,在临走的前夜,杨江永抱着杨志髙一会走到院子,一会回到屋里,整夜都没放手,直到凌晨出征号响起,才恋恋不舍放下儿子,向母子告别,没想到这竟然成了诀别。
跳井三次抗议逼嫁,贤妻为抗战亡夫守望荣光

冯寄宁(中)2017年8月13日采访杨志高

  • 以前我说杨志高是杨江永牺牲后出生,是根据工兵营长丁志轩的儿子丁秦生所推测,因为杨志高一生磨难太多,少言寡语,接受我采访时,他从不主动讲多余的话,更没提过他出生八天父亲就开赴战场的故事。2015年清明节,我们一同去长治祭奠抗战中牺牲的98军军长武士敏将军时,杨志高十分恐惧,不敢在英雄雕塑前照相留影,还说:若是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是要被整的。在一位记者的开导下,他才讲出令人心酸的“八天离”的故事。杨志高生于民国26年阴历七月十五日,时间非常吻合。
  • 张孝贞母子回到山西河津县小梁村老家,河津不久便被日军占领,由于张孝贞从小缠脚不能干农活,其小叔子(杨江永二弟)很是嫌弃,多次逼张孝贞改嫁,张孝贞说:我夫打鬼子为国而死,我改嫁便是对夫君的辱没。于是她恪守妇道,决不屈从。为此三次跳井寻死,对小叔子的狭隘和短视以示抗议。张孝贞一直保留着结婚时杨江永给她做的衣服。杨志高上学的时候交不起学费,张孝贞便忍痛卖了这些衣服,供杨志高上了两年学。张孝贞这位伟大的母亲一生纺线织布,勤俭持家,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深受村人爱戴,63岁那年(1974年),走完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 新中国建立后,杨志高当上了他们村的会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如今杨志高年逾八旬,身骨硬朗,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作者为冯钦哉嫡孙 冯寄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