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環境下有這些症狀就可能是「中暑」了!急救措施看這裡

近期,華北等地區持續高溫,氣象臺連發高溫預警信號,6月27日,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區中暑風險等級為Ⅱ級,其中保定東南部、石家莊東部、衡水西北部等地區中暑風險等級甚至達到І級,極易發生中暑,那麼中暑後有哪些症狀,又該怎麼急救,這些常識務必瞭解。

高溫環境下有這些症狀就可能是“中暑”了!急救措施看這裡

中暑後有哪些症狀表現?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中暑的症狀可分為先兆、輕度和重症中暑三類。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胸悶等症狀。除以上症狀外,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脈率增快、血壓下降、皮膚溼冷等;重症中暑除輕度中暑表現外,還有痙攣、腹痛、高熱昏厥、昏迷、虛脫或休克,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熱射病主要表現為:因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而產生高熱,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熱痙攣主要表現為:由於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好發於四肢肌肉,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主要表現為:起病迅速,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溼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一旦發生中暑怎麼急救?

出現中暑症狀時,首先要迅速從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喝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如淡鹽水、綠豆湯等;可在太陽穴塗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如果體溫升高,可用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膚髮紅;如果出現重症中暑症狀,一定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及時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權威信息發佈中心、歷史文化傳承基地、百萬網友互動平臺,歡迎關注“石家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