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医院 . 挂号 . 就医 . 不排队 . 免费预约

“站着像生煎,走着像油炸,在床上是红烧,下床后是清蒸,我们是奔跑的五花肉……”进入伏天后,全国各地持续高温,造成门诊接待中暑患者急剧增加。夏季到底该如何预防中暑?今天,我就来教您如何不被高温“烤倒”。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简单地说,身体产热太多,又散不出去,就会引起各种身体不适,就是中暑。当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大家就要谨防中暑了。

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中暑也分阶段

中暑来的突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症状判断处于哪个阶段,从而采取有效救治。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先兆中暑:高温情况下,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必须赶紧多喝水,到阴凉的地方休息,症状可自行消除。

轻度中暑:体温>38.5℃,心跳增快、恶心、呕吐,出现这些情况后再休息、喝水,逆转病情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需要去医院。

重度中暑: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比如神经系统处在谵妄、昏迷状态,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等,必须及早就医。

如何预防中暑?

家中常备中暑药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未雨绸缪能有效防中暑,夏季家中可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片)等。不过,一般中暑后,身体都有自行调节能力,当出现早期症状后再吃药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片)、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不建议两种药同时服用。体弱多病、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先兆中暑的情况,在吃完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后,间隔半个小时症状没有缓解,就不要继续吃药了,建议到医院就诊。

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防中暑,饮食有讲究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关于冷饮,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降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可进行少量多次补水,千万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尤其不能喝冰水或饮料)。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身体过热时,不要喝冰水。对胃肠、血管收缩都有影响,建议补充温水。除了适量喝水,还要补充电解质,比如淡盐水。如果想喝功能性饮料,建议看看配料表,选择含糖量较少的。

给身体做物理降温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身体过热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正确做法是:扇扇子,或把衣领解开,用温水擦拭身体大血管部位,比如颈部(不建议同时擦拭两侧)、腋窝、股动脉(大腿根)、脸、额头。此外,如果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拨打120就医。

中暑应如何应对

专家说,如果有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很可能就是中暑了。此时,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