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樓市之殤,哭了炒房客坑了本地人

三四線樓市之殤,哭了炒房客坑了本地人

無論一二線房價如何暴漲,最終都會有人能夠買得起,畢竟國人有錢的不在少數。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講,房價持續上漲但卻沒有了買房的理由。我們都知道三四線城市房價暴漲的原因除了棚改和去庫存之外,炒房客也是一大助力。例如丹東幾天內就暴漲50%以上,就是炒房團的功勞。但是,隨著調控政策的收緊,大量投資客被套牢,而房價卻居高不下,炒房最終落了個害人害己的局面。

無人問津的市場

雖然三四線城市新房市場還相對較好,但是二手房全面預冷,大量中介紛紛關門,業主自動降價幾十萬也難以銷售,在這個預期為主導的市場裡,當新房火熱掩蓋了二手房的寒冷,當大家都被買房賺錢的行為洗腦時,最終只會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買房賺錢的邏輯前提是能夠變現,如果你去看一下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就會發現,成交全面下滑,半個月都不見得能夠賣出一套房產。但是對於買房人來講,似乎自己都是幸運的,自己的房子似乎總能夠出售。

本地人紛紛觀望

目前,大部分剛需購房者都進入了觀望狀態,或者說不買房的狀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價上漲過高,即使是掏空六個錢包也不一定能湊齊首付,即使是湊齊了,未來的生活壓力也會很大。所以,觀望情緒持續升溫。

房價居高不下,讓我們痛恨炒房客的同時,也為本地購房者擔憂。本來平靜的市場讓三四線城市居民生活幸福度很高,不高的房價,穩定的收入,寬鬆的工作狀態都是一二線城市所不能媲美的。但是隨著房價的上漲,收入和房價開始拉大,大批房奴湧進市場,消費能力開始下降,工作積極性大幅下降,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房子和月供上。

幸福度降低的三四線居民

目前,三四線的年輕人呈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結婚年齡越來越大,一種是新生兒持續走低。或許我們不能簡單的將這種現象全部歸結於高房價之下,但是生活壓力的增加,確實導致了這兩種情況的發生。

生活是租不來的也是買不來的,但是如果沒有房子,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都會感覺居無定所,尤其是對於需要結婚的年輕人來講,買房成了比結婚還要重要的事情。

三西線樓市還將持續走高一段時間,而這也讓大批投資客收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對於本地購房者來講,誰又將彌補他們受傷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