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線教育發展強勁 細分領域陸續進場

K12在線教育發展強勁 細分領域陸續進場

今年4月,各在線教育巨頭陸續公佈年度或季度財報。從數據來看,在線教育領域有人歡喜有人憂。其中,傳統教培機構雙巨頭,新東方、好未來報告期內線上線下均迎來營收大增股價上漲,同時旗下K12業務也加速擴張。同時,專注成人學歷培訓的尚德機構、深耕K12高端一對一的精銳教育陸續登陸美股,卻在開盤首日遭到“破發”,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跌幅分別為3.48%和1.82%。

但資本對在線教育的熱情卻並未消退。數據顯示,2018年前3個月,國內一級市場中教育行業發生143起投融資。2018年Q1教育行業的投融資數量是去年Q1的近2.5倍,佔2017全年的35%;投融資金額為2017年Q1的3倍左右,約佔2017年全年的37%。與此同時,國內泛教育類上市公司的財報也釋放出利好信號。

不過,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相比,K12階段的在線教育滲透率依舊在低水平徘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普及,K12在線教育細分市場與用戶規模正在迅速壯大,在線教育低齡化擴張或成趨勢。

A 美股

教培雙巨頭齊增收 新玩家開盤日遭“破發”

4月,國內教育培訓巨頭之一新東方發佈了2018財年Q3財報。數據顯示,新東方2018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為6.18億美元,同比增長41%;歸屬新東方上市部分的淨利潤為6838萬美元,同比增長1.1%。值得一提的是,新東方2018財年Q2淨利潤為427.9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滑58.7%。Q3淨利潤的增長率雖不算高,但相較Q2時淨利潤的“腰斬”級下滑,終於可以稍稍鬆一口氣。

據公佈的財報,報告期內新東方K12業務實現加速擴張,同比去年增長約51%。其中,優能中學在Q3取得同比約51%的收入增長;泡泡少兒的收入則同比增長約50%,K12板塊的兩大業務營收增長率都高於整體營增速度,進入高增長區間。同時,新東方在K 12領域的老對手好未來也隨後公佈了財報。4月27日,好未來公佈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和2017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好未來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5.04億美元,同比增長59.4%;淨利潤6950萬美元,同比增長102.9%。

在線教育也是兩家教培巨頭的重點關注領域,並且早有佈局。新東方旗下的“新東方在線”受到母公司大力支持。財報顯示,新東方在線期內收入同比增長約63%,註冊用戶增加約88%,付費用戶增加約70%。另一方面,好未來Q4的在網校收入同比增長158.6%,入學人數同比增長227.2%。

不過,同樣是美股上市,今年3月陸續登陸紐交所的兩家後輩並未有如此好運氣。今年3月的最後2周,尚德機構、精銳教育分別登陸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尚德機構和精銳教育分別面向成人學歷教育、中小學一對一兩個教育市場,卻都遭遇了開盤日破發的窘境。尚德機構當天收盤價為11.1美元,較11.50美元的發行價下跌3.48%。精銳教育當天收盤價為10.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82%。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赴美上市教育企業股價下跌,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全球各大股市全線下跌的影響。

B 國內

在線教育一季度融資搶眼 泛教育類上市公司財報利好

VC Saas數據顯示,2018年前3個月,國內一級市場共計錄得1422起投融資事件,其中教育行業發生143起投融資,佔比10.06%。不過,同比去年,2018年的融資無論金額還是數量都更加搶眼。對比可見,2018年Q1教育行業投融資數量為2017年Q1的近2.5倍,佔2017全年的35%;投融資金額為2017年Q1的3倍左右,約佔2017年全年的37%。從投資領域來看,除應試教育、在線輔導外,教育細分領域也獲得資本青睞。比如兒童有聲故事品牌“凱叔講故事”(B+)、在線真人樂器陪練平臺“VIP陪練”(B輪)、垂直教輔品牌“洋蔥數學”(C輪)等細分領域教育公司正在陸續進入一級市場。不過,整體數據來看,Q1季度的投融資大多數集中在天使輪、A輪等早期融資,被投企業也以初創型團隊居多。

與此同時,已經在領域內有所積累的泛教育類上市公司則透露出利好訊號。今年4月,國內泛教育類上市公司的紛紛發佈財報。在累計384份財務報告中(包括318份年報,66份第一季報),淨利潤為負值有86份,約佔22%;營收上億元的有189份,約佔49.2%。而且,這些淨利潤虧損的企業中,除了贏鼎教育虧損超過2億元外,其他虧損在千萬、百萬級別。這個虧損率和虧損額,與教育行業動輒上億美金的融資相比,只是九牛之一毛。

公開信息顯示,虧損最多的贏鼎教育專注於高考提分與高考報考領域,提供報考和培訓服務。2017年,贏鼎教育營收2900萬,較上年同期減少84.10%;報告期內淨利潤虧損2.1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15.30%。對於淨利潤的大幅度下滑,贏鼎教育把原因歸結為,商業模式的迭代升級、新產品上市帶來的廣告宣發服務費、研發費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泛教育類公司也包括教育出版、教育電子產品生產、教育信息技術服務等的領域公司,與專注於提供在線教育產品的公司並不完全重合。

分析

K12領域用戶群體近5年年均增速超三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普及,在線教育已跨越技術、地域、年齡門檻,滲透到教育行業各個細分板塊。從教育階段來看,在線教育企業覆蓋胎教幼教、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各個階段。從教育分類來看,包括語言培訓、應試輔導、興趣培養、IT技能等多種門類。

不過,在線教育的三大板塊:高等教育、K-12教育和職業教育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滲透率已較高,而K-12階段的滲透率依舊在低水平徘徊。傳統教培機構從業者也從學員的角度,指出線上授課的弊端。比如K12年齡段的學生自律性差,在線教育的完成率低等。以在網校領域探索已久的新東方在線為例,其“優能中學”板塊營收還不能與線下業務相抗衡。

不過,處於投資風口的在線教育卻一再刷新前人的融資紀錄,強勁的投融資數據無一例外體現著資本對在線教育的信心。一位國內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告訴南都記者,相比於傳統教育機構的網端佈局,他們更看好天生互聯網基因的在線教育機構。

“傳統教育機構的佈局其實還是線下的模式,比如由老師直播或錄播某一版本教材的課程,把課堂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但是純在線教育重在“1對1”和“在線”模式,可以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對各地區各級別的學生都能授課,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而且教育市場的線下拓展有地域空間限制,每個地區也有區域龍頭的壟斷情況,但線上沒有限制,想象空間也大,所以資本給的估值也高。

2017年,中金公司發佈的一份行研報告也披露了在線教育細分市場與用戶規模。數據顯示,在高等學歷、職業培訓、中小學、企業E-Learning、學前這五大細分領域的在線教育市場中,中小學在線教育的規模佔比日趨擴大,從2013年的23%發展到2017年的33%,預計2019年在整體在線教育市場中佔比40%。而且,K-12領域的用戶群體增長最快,從2013年近千萬的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到2018年近4200萬用戶,複合年化增長率達到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