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未來能否成爲教育的主要形式?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用戶隨時隨地閱讀成為現實。它不僅改變了用戶習慣,更是把想象變成了現實,甚至它推動著許多行業改革。

在線教育成為這波改革中的優勝者之一,它也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是一個民族的幸事。在線教育不僅改變了教育的模式,更是改變了傳統教育十年如一的套式。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用電視及互聯網等傳播媒體的教學模式日趨火爆,它突破了時空的界線,有別於傳統的在校住宿的教學模式;招生對象不受年齡和先前學歷限制;由於不需要到特定地點上課,因此可以隨時隨地上課。

所有人離不開教育:早期教育、課外輔導、少兒英語、職業教育、出國留學、商學院、移民服務……而在信息化爆發式發展的趨勢下,厭倦了傳統線下教育的人們越來越追求趣味化的教育方式,在線教育越來越凸顯出優勢:

在線教育未來能否成為教育的主要形式?

1、在線教育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了學習效率;

2、在線教育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平等分配,使教育資源共享化,降低了學習的門檻。

基於在線教育的特點和優勢,網絡學校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各類新興的網校及相關網站也越來也不斷湧現。顯然,這代表著網校已經逐漸走進大眾的生活併成為一種學習的主流趨勢。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在線教育,特別是白領一族和大學生們。

在線教育與線下授課最大的區別在於互動場景的缺失。線下授課更多體現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上,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與學生產生互動。據瞭解,國外早就實現了無紙化辦公,老師學生都集體使用Pad上課。並且國外對孩子教育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學生通過移動端上課,然後在移動端完成作業,老師隨時可及時查收!於此同時如果學生有出現什麼問題,家長隨時可查收到孩子的最新消息。因此,在線教育常見的直播課程與錄播課程中,毫無疑問用戶更加青睞可以實時討論與互動答疑的直播課程。

國外的在線教育成功個人覺得也是基於這點:他們都是聯網上課,能很好的統計到學生的問題及興趣點優勢,同時家校互通,能對孩子做好有力的監督和引導。據我所知,目前國內為數不少的在線教育公司都在積極籌備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努力的優化算法。

在線教育未來能否成為教育的主要形式?

現代網絡教育具有學生學習自由靈活性,師生及學生之間交流方便性。網絡教育正以其獨特的優越性成為新世紀高等教育市場的主力軍,但網絡教育存在著專業設置過於集中、比例不均衡、教育費用過高、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因而亟待構建相應的教學服務支持體系、質量保障和評估體系、課程資源體系,完善相關的網絡教育法規與制度環境。

未來理想的狀況,所有的服務都可通過系統來支持實現。每個學員因為個人智商、掌握知識的基礎、學習能力的高低、自學習約束能力的高低都有不同,所以必定是一個個性化服務。但是,這種個性化是建立在標準化基礎上,依靠系統算法、數據挖掘來實現的,這樣就可以避免造成人工服務所帶來的規模不經濟的局面。比如,視頻課件是標準的,學前、學中、學後的測試都是標準的,但是針對每個學員的測試結果,經分析判斷出學員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然後推送出對應的試題解析、知識點視頻課件、講義等。

在線直播平臺將教師與學生的視頻、語音、講稿、板書、提問聯繫起來,把授課過程逼真地搬到網絡上。功能模塊包含直播教學、課程錄播授課、課程題庫、互動管理等。在線直播可以實現師生在線實時互動討論,錄播可以回放觀看進行重點複習加強記憶。在線課程題庫幫助教育機構建立試題庫,並能夠根據題型,範圍,難度,題目數量等條件,考察全學員的學習反饋情況。

從幾年的高校網絡教學情況來看,“網絡(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網絡(教學) 和課堂(教學) 互相滲透”已經逐步成為共識,網絡教學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與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線教育只有在課程設計、輔導內容、教學互動等多方面採取針對性、個性化的在線學習方案,改變傳統教育的低效率學習模式,才能快速獲得互聯網用戶的認可。

學習觀念轉變、教師角色的轉換、自主學習資源的深度精度開發以及網絡教學評價反饋系的建立都作為高校網絡教學的重要因素,處理好這幾方面的問題對於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在高校中的積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的網絡教育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是隨著實踐的深入,各種教學方法和措施都將逐漸湧現。通過多年來的摸索和實踐,我國的網絡教育將朝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