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洛阳营建好之后,周公把成王迎接到了新都。值此之际,周公把政权交还给了成王,并对成王说了一些劝诫的话,教导成王不要贪图安逸,要勤政爱民。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周公说:“君子不能只贪图安逸,要先知晓种庄稼的艰难,如此就知道百姓们是如何生活的。看那些百姓们,父母辛勤劳作,但他们的子孙却不知道种庄稼的艰难,以至于骄奢淫逸,行为粗野,还欺诈父母,如果被揭穿还会恶言相向,说:‘你们这些老年人一点见识都没有!’”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我听说:当年商朝的中宗,严肃恭敬,十分的敬畏上天,治国理政,管理百姓都按照典籍制度运行,不敢贪图安逸、荒废国政。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到了高宗的时候,由于曾经在民间待过,深感民间疾苦。等到高宗继位后,却沉默不语,三年都不发一言。可是,等到他一发言,群臣们都非常的赞同。高宗在位,也不敢贪图安乐,荒废政务,将商朝经营的蒸蒸日上。无论诸侯官吏还是黎民百姓,都毫无怨言。因此,高宗享国五十九年。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祖甲还没有当王时,认为废掉他的兄长立他为君主是不义之举,便隐居到民间,过着平民的生活。也正因为此,他才知道黎民百姓生活的艰辛。继位之后,对百姓们都平等相待,施加恩惠,不轻视那些鳏寡孤独的人。所以,祖甲享国三十三年。

自祖甲以后的商王,一出生就在安逸的环境之中,不知道种庄稼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不知道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只知道纵情声色,耽于游乐!所以,那些商王们都不长寿,有的在位十年,有的在位七八年,有的在位五六年或者三四年。”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想我周太王、王季,克勤克俭,恭敬慎重。到了文王时,努力开疆拓土,让百姓安居乐业,完成了伟大的功绩。谦恭宽厚,安抚百姓,施德孤寡。从早到晚,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都在管理百姓,使他们和谐相处。文王不敢时时游猎,勤勤恳恳,为天下诸侯做出了表率。文王中年即位,享国五十年。”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你现在继位为王,不要耽于声色,不要贪图安逸,不要纵情游乐,不要率众游猎,要为天下万民着想。不要说‘我就玩这么一次吧!’这样的话,那不是在教导民众,也不是顺应上天,那是非常大的罪愆!不要像纣王一样被情色迷惑,被酒色迷惑。”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我听说:古代的人都互相训导,互相爱护,互相教诲,以至于人们不会有相互欺骗的事情出现。对于别人的教导,不要不听,否则官吏们就会失去先王的法度,百姓们就会怨声载道。”

“商朝的中宗、高宗、祖甲和我朝的文王,这四个人都是哲人。有人告诉他们‘有人骂你们呢!’他们反倒更加检点自身,即便不是自己的过错,也会说‘这是我的过错!’那个时候,百姓们没有谁会抱怨。如果他们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就会导致无辜的人蒙冤,这样的话,百姓们就更加的怨恨了!”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王上,你要以此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成王幼年即位,不能处理国事,周公代成王摄政,是刚刚建立的周朝逐渐稳固。尽管被管叔、蔡叔他们误解,从而引起了三监之乱,但周公始终秉持本心,等到成王成年以后,坚持将国政还给成王。但他依然担心成王会被酒色所迷惑,因此,周公借殷商的灭亡对成王的劝诫,希望他要勤于政事,而不是贪图安逸。

《尚书》·无逸:君子无逸,乃知稼穑之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