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主角差点被射死,而曹操不用火箭确实明智

在夜中作战,两个军队之间隔着浓雾,这本来就互相看不到对方,基本上就是属于用弓箭乱射。但是如果岸上用火把照明放箭,那战场上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亮点,而这时水中的部队是藏在黑暗中的,因此这就相当于一个眼睛很好的人和一个瞎子打架。庞涓的失败不就是因为他举起火把把部队暴露给黑暗中的敌军吗,那就直接成为别人的活靶子了。

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主角差点被射死,而曹操不用火箭确实明智

如果在晚上敌军偷袭过来,慌乱中来不及制作火箭,而且火箭反而没有平常的箭效果好,反而还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这样看来,一个指挥官不选择使用火箭还是很合理的。从小说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三国的真实故事中并没有这一个片段,小说中的这个草船借箭这个情节十分的精彩,也从侧面很好的表现出诸葛亮的才略。但是真实的草船借箭不是这样的。

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主角差点被射死,而曹操不用火箭确实明智

史书中记载,曹操带着部队继续南下攻打东吴,孙权和曹操两个部队隔着长江已经对峙了一个多月了,然而并没有分出胜负。有一天孙权坐船到江边看看曹军的情况,结果被曹军的弓箭手一顿猛射,差点葬命于此,曹军这下也是花了大本钱,用了很多的箭支。但是孙权并没有想要借箭,乘坐的更不是草船,他只是来看看敌军的情况。谁曾想船的一面被射了太多,有点偏沉,船有要翻的意思,这时孙权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他命令把船掉了一个头,让船的另一面也被射一些箭,这样一来两边的重量差不多,孙权也是平安的回到了军营。

先不说这个,说说用草船借箭是不是有可能。小说中说,诸葛亮用20余条草船靠近曹军,还故意弄出声响吸引曹军的注意,曹操听到消息后,由于江面有浓雾,所以命令部队不要出击。他命令只用弓箭射击,这就有一些地方值得怀疑了。当时的弓箭就相当于是今日的枪支,使用的地方很多,那都看不见敌军,曹操怎么舍得乱射呢?古代的弓箭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到二百米左右,距离越远箭的威力越小,诸葛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所处的位置应该在箭所能射到的极限位置。那为何曹操当时不命令部下用火箭射击呢?

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主角差点被射死,而曹操不用火箭确实明智

首先,当时的环境并不适宜用火箭射击,火箭的射程不高,而且当时还是逆风,万一把自己的营寨点着了呢?再说当时有浓雾,根本看不清人,那射击火箭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

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主角差点被射死,而曹操不用火箭确实明智

再而,曹操那时候、可能并没有火箭。我们有关火箭的最早的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是公元228年魏军射击蜀国军队时所出现。但是曹操死于公元220年,因此他那时可能并没有火箭这个东西。不过也不能凭借这个就判断曹操没有,因为火箭毕竟不是什么很高科技的东西,主要还是因为点火一方容易成为别人的活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