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

雞身上到底哪些部位不能吃?

土雞比肉雞營養價值更高?

只喝雞湯不吃雞肉?

別瞎琢磨了

聽聽營養科專家怎麼說!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鄧波介紹,雞的脖子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這些淋巴跟腺體一般都集中在雞皮底下,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所以在吃的時候最好把雞皮撕掉。

雞脖子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的脖子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這些淋巴跟腺體一般都集中在雞皮底下,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所以在吃的時候最好把雞皮撕掉。

雞屁股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屁股上有

“尾脂腺”和”“腔上囊”,上面佈滿了各種腺體或淋巴組織,食用後對人體有害。

“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兩枚,在雞屁股背側呈對稱分佈。雞會用喙來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為自己的羽毛“上油”,以對羽毛起到隔離、保護作用。

由於活雞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環境開放,且被雞啄來啄去,容易引發腺體的阻塞或者雞的炎症等,因此吃的時候還是摘除為好。

“腔上囊”位於雞直腸的上部,是體液免疫的中樞淋巴器官。不僅是針對雞,所有動物的大型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臟)都不建議食用,因為那裡往往包含大量沒來及分解的病原體及細胞殘骸、代謝廢物等異物。

若是真的很想吃雞屁股,吃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這兩個腺體切掉後再吃。

雞翅尖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有人說,雞翅尖部位是雞打針的部位,是雞的淋巴所在地,積累了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吃。

鄧醫生解釋,打針的部位並不是雞翅尖,雞的皮下注射給藥部位,多選在皮下組織豐富,也就是皮較“松”的地方。所以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選取翼下而不是翼尖,比如疫苗的皮下刺種。

雞身上還有其他種種注射部位,打針之後藥物會迅速擴散到全身,所以“打針的地方不能吃”只是想當然,僅僅抓住“注射部位有殘留”這一點是片面的。

需要注意的是,雞翅尖是雞淋巴豐富的地方,天天吃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所以鄧醫生建議,要少吃雞翅尖。

雞內臟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雞肝、雞心、雞胗等雞內臟富含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鐵、鋅等,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但由於雞內臟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不宜多吃,正常人每週最多食用一次,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更要控制雞內臟的攝入量,而對於

高尿酸血癥患者來說,應禁止食用雞內臟。

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嘌呤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癥。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遺傳、性別、年齡、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目前我國約有高尿酸血癥者1.2億,約佔總人口的10%,高發年齡為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但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要想吃雞的這些部位,以下4點需要謹記:

一是量,有的人天天吃頓頓吃,肯定傷身體。

二是味,有人喜歡買味重的,不僅刺激腸胃,還不易判斷食物質量。

三是衛生,應該到正規的衛生條件好的店家購買,不能到小攤圖便宜。

四是熟,最好能加熱熟透再吃。此外,吃的同時最好搭配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儘量“平衡”。

土雞、肉雞、烏雞,營養有差別嗎?

鄧醫生指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肉雞、土雞,還是烏骨雞,各種類型的雞在水分、脂肪、口感等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差異,但它們在營養價值方面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土雞和肉雞區別在哪裡?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土雞和肉雞的養殖方式不同。土雞又稱散養雞,顧名思義,多在林間或果園放養,密度低,成熟時間較長,而肉雞在雞舍中籠養,規模更大出籠更快。目前,我國肉雞生產技術規程中,規定了肉雞在六週齡(42天),體重達到近5斤時出籠。

因此,40多天的“速成雞”並非很多人認為的“打激素針”的作用。正相反,使用激素刺激肉雞成熟第一成本過高,第二並無必要。

據鄧醫生透露,肉雞之所以長得快,一是育種的不斷優化,二是飼料配方科學營養均衡。鄧醫生表示,除了口感上的差別,其實土雞和肉雞在營養成分上的差別微乎其微。

為什麼土雞“更好吃”?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我們偏愛土雞,主要是因為有嚼頭、風味濃。相比起來,肉雞缺少“雞味”。鄧醫生告訴我們,所謂“雞味”,主要和呈味核苷酸這種物質有關。雞味重不重,與養殖時間長短有關。肉雞出籠快,肉質富含水分多,而土雞飼養密度相對低、時間長,呈味核苷酸沉積就多,這是就是土雞味道鮮美的秘訣。

烏雞比其他雞肉更滋補?

雞頭、雞脖子、雞屁股到底能不能吃?好雞友們注意了!

鄧醫生解釋,烏雞在蛋白質的含量上和土雞或肉雞差異並不大,烏雞之所以滋補,主要是由於它的牛磺酸含量遠高於白肉雞。牛磺酸是一種營養素,屬於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降血壓的作用。但是鄧醫生提醒大家,一般人並不缺乏牛磺酸,對於需要補充牛磺酸的人群來說,服用提煉後的藥品才有作用,光靠吃烏雞效果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