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2018年NBA總決賽第二戰,出現在我臺鏡頭裡的嘉賓,是已經41歲的文斯·卡特,當今聯盟年紀最大的球員。這個安排,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畢竟,這塊球場最近一次給卡特留下的記憶並不美好。當地時間3月31日勇士主場對國王,卡特對麥考的犯規導致後者重傷被抬出場,一度還傳出賽季報銷甚至可能癱瘓的消息。幸好,這個22歲的年輕人休戰了兩個月後在西部決賽第六場復出,沒有錯過總決賽,如此結局也讓卡特略感寬慰。

而對我來說,這座城市,這座球館,這個人,都有著特別的意義。

我第一次親眼見卡特的時候,就是他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候——2000年金州全明星週末扣籃大賽。

那時候我20歲,頭一回離開中國,頭一回站在NBA賽場邊兒,揹著個怒大的包兒,包兒裡全是資料,怪沉的。走到解說席的時候,包兒墜得我一個小趔趄,穩住,還是有點兒不敢信自己眼前發生的是真的。就在距離我五米開外的場地中央,頭一回參加扣籃大賽的卡特穿著特好看的紅白相間的AND 1太極鞋,氣定神閒地拍著球,和麥迪不時說笑著,我很難想到他那時剛剛23歲。當然,無論誰也不會預想到那之後一小時的時間裡發生的一切,儘管在這之前卡特已經無數次展現了自己的飛翔能力和無與倫比的扣籃想象力,但這一小時會成為扣籃大賽歷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小時,還是沒有人能想到。

來到美國前,我基本收集“齊”了卡特的資料,嗯,估計你們看到這兒會笑——沒錯,那個時代比起現在來說就像上古一樣遙遠,NBA的官網都做得很簡單。信息不那麼發達全面,我們家連電腦都不襯,出國前去了趟網吧(時代產物),幾乎對著屏幕抄了一宿——後來網吧老闆覺得我實在太慘,把打印機騰出來給我用,才算是不用像個紅眼兒兔子似的回家。那時候網絡上沒有視頻,比賽直播也少,不像現在漫天蓋地,一搜索到處都有,當時能看到的就是《籃球公園》,就這樣卡特還滿世界飛呢,就覺得他特厲害,但那時候沒怎麼見過麥迪和弗朗西斯扣籃,所以先把我驚著的是他們倆,我從當時到現在的理解都是:因為這倆人足夠好,把卡特逼出來了。您想啊,本來使個六七分力就能幹成的事兒,非有倆七點五或者八覺得自己更厲害,那對不住了,全力是十。

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卡特那五個扣籃,其實個個都能給滿分,因為實在太好看。在當時比他年輕三歲的我看來,真的沒挑了,他的扣籃讓我覺得語言和文字的匱乏,什麼都不足以完全形容他扣籃帶來的震撼。當然,也讓我意識到旁邊的美國同行語言更匱乏,基本上嚷嚷了一場“unbelivable”、“unstoppable”、“amazing”、“are you kidding me”……什麼嘛,貧不貧呢真是的……當然,說人家這是開玩笑,我記得那時節韓喬生老師給了我充分的機會,讓我直接和蘇群老師說,現在想想,我好像把自己能用的詞兒全都說出來了,一時間只覺得口乾舌燥,還覺得沒把所有的感情和狀態都表達出來,有些時候——真的,我相信你們能理解——看著飛龍在天般的卡特出神,心裡就一個念頭兒:是人麼這個?!給他行跪拜禮的老伊塞亞-托馬斯管他叫“half-man-half-amazing”,大夥兒直譯“半人半神”,我覺得按咱們的語言習慣,就應該叫“驚為天人”。待到 2000年夏天他去悉尼打奧運會,場均14.8分全隊最高,對陣法國越過中鋒韋斯那一記死亡之扣,探身風雷動,抬頭天宇驚。整個世界,都拜倒在他的腳下。

大概是由於身體太過出色,卡特的打法除了反擊時來個驚豔的讓人出乎意料的扣籃,就是三威脅之後持球強行靠速度突破,一旦碰到人緊貼施壓讓他沒法順暢突破,他就開始各種沒譜的投射,你也知道,他全面的突破技巧,無論面筐還是靠身位強壓基本都是在五年之後轉投新澤西籃網才有精進的,中遠距離投射穩定性也是逐漸穩定,除了2001年5月12日對陣阿倫·艾弗森的費城76人隊東部決賽第三場。

那一天,這條飛龍第一次投射三分命中時,還沒有人會想到自己大概能夠見證什麼記錄,但這之後當他確認自己手感火燙,第一節三個三分全中,第二節扔進五個三分,半場34分,全場50分!這是把偉大的邁克爾·喬丹和雷吉·米勒都拋到身後的紀錄!而卡特仍然繼續著一年前在金州扣籃大賽後接受採訪的論調:“聯盟歷史上優秀扣將很多,但我希望自己更全面,中投、遠投、罰球……我一定會讓自己成為全面的巨星。”

但隨後的兩個賽季,傷病縛住了他的雙翅,沒有進步,遠離賽場抑或在場上不屑一顧,孤芳自賞。直到他去了新澤西。我始終堅持,卡特是多倫多猛龍隊史最偉大的球員,儘管他真正的好成績出現在新澤西時代。

卡特的籃網時代,某種程度上說是不折不扣的巨星狀態,儘管很多人因為這段時間佔據大家核心視野的湖人馬刺太陽活塞科比納什姚明詹姆斯韋德安東尼……而不再把卡特當作必看之選,但無論是個人能力(完全豐富了進攻技巧,面筐揹筐,持球無球,突分投射……幾乎都已經成熟且精妙)還是個人擔當(2005以及2006季後賽是和基德一樣的球隊領袖,五年裡年年“20+5+5”),這都是卡特職業生涯最好的五年。舉倆例子:第一個是2007年4月8日,卡特和基德同時得到三雙,率領籃網歷經加時以120-114力擒奇才。這是歷史上第2次在同支球隊中同時有2人得到三雙,第1次是1989年邁克爾·喬丹和斯科特·皮蓬創造的;第二個2008年11月22日,在新澤西網隊客場以129比127戰勝多倫多猛龍的比賽中,卡特上演了不可思議的雙絕殺。在常規時間還剩2.9秒時,卡特在距離三分線兩步的超遠距離,面對帕克的貼身防守後仰三分,將比賽拖入加時。加時賽還剩最後0.5秒,卡特接西蒙斯邊線球反跑空中接力反扣絕殺。籃網最終完成絕地逆轉,這也是NBA中唯一一次反扣絕殺。此役卡特共砍下39分9籃板6助攻。

卡特那會兒真橫,也真自信。我採訪過他兩次,第一回是金州的一所高中,問及他會向J博士、喬丹這樣的前輩學到什麼,他很直白地說:“不是很多,我跟他們不是一個類型的球員,我有我自己的風格”,同去的美國同行迅速掏出速記本開始記錄,在業內,這就算是新聞點了;第二回是來中國做品牌活動,問他NBA史上最好的三個扣將是誰,他略作遲疑說:“J博士、喬丹,還有……我吧?”隨行人員一片驚呼,擱現在,這就算攤上事兒了。再後來我作為央視工作人員去洛杉磯轉播全明星,晚上工作結束得晚沒有地兒住,就去姚明酒店房間的外間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下樓吃早餐,然後繼續去斯臺普斯球館看訓練,電梯里正好遇上卡特,他說“我看著你眼熟,在哪兒見過”的時候,我還略激動,回憶了個大概齊之後,他倍兒高興地和我一擊掌,哈,也算我走面兒成功。

說真的,因為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國內,我並不瞭解卡特在黑人球員心目中究竟產生的是什麼級別的影響力。直到今年最為簡單粗暴快的狀態出現在我眼前:爵士新秀、新科扣籃王米切爾,用一個逆向轉體360扣籃成功向卡特致敬,接受採訪的他特別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們那批人朝思暮想完成的扣籃,這次是我頭回成功”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卡特帶來的震撼,真是穿透時代的,嗯,比如米切爾可以管我叫叔兒這件事兒……哈哈。

金州,卡特,好久不見

這些年NBA球星迭起層出不窮,說實話卡特所效力球隊也都不算我特別青睞的。可在解說的時候,我總是時不常會關注卡特的動向。籃網之後,尤其當他到了小牛的那三季,無論身邊的哪一個人折騰多大的情緒和鬧劇,他也一直兢兢業業地當好球隊的第二或第三進攻點,甚至還在為小牛出戰的季後賽絕殺了馬刺,事後接受採訪時他說:“我一直在想,在我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候,在猛龍隊的時候,我如果能在訓練裡刻苦些、認真些,也許我的個人成就會比現在高一些。”想起他2003年時一度嘴硬不給喬丹讓出全明星首發的舌戰群雄的狀態,再想想在小牛的這次採訪,真能看到歲月在一個人身上的鉛華洗盡,頓生光彩。當然,人家2003年最後不是也讓首發了嘛?

所以現在無論什麼時候轉播薩克拉門託國王隊的比賽,我都衷心地盼著卡特能夠出場亮相。甚至是在賽前的熱身裡來個“老大爺扣籃”,或者腳上穿著元年的VC SHOX球鞋準備出場——這些細節都會讓我心頭一熱,其實,我也可能未必是向老而彌堅的卡特致敬,而是向自己的青春致敬的理由,比如那個在網吧熬整宿的夜晚,現在或許不值一提。想起那些日子,我總會想起卡特比之現在的勒布朗、杜蘭特、鬍子登、威少爺們確實已經是過去時了,但來過,奮鬥過,齊了,不用那麼在乎結局——

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